拖地随想:关于乡村小学食堂,一刀切政策,“皇权不下村”

JitteryAFz-avatar

JitteryAFz

2020-06-13T04:20:25+00:00

经常干家务活的老哥应该都知道,干活时要么脑袋放空啥都不想,要么放飞思绪,胡思乱想,不然就容易厌倦,疲惫。今天在家闲得无聊,干脆把地拖拖,拖地时忍不住想起泥潭老哥讨论的娱乐审核政策,有的老哥抱怨啥都“一刀切”,楼主宅男一个,对这个感受不深,但由这个话题不由想到了乡村小学的食堂。
说起这个食堂,那真是学生不爱吃,老师不想吃,但大家都不得不吃,毫无办法。国家给一个学生每天补贴六块钱的营养餐费,因此学生中午必须在食堂吃营养餐,学生不回家,那老师也得留校啊,但国家没给教师午饭补贴,所以教师吃食堂得交饭钱,学生都在学校,也不能一直打闹到下午上课啊,所以中午加一节课,国家没提这节课的事,所以从上到下都装聋作哑,除了一开始有脸皮薄的小领导说以后给补贴,到现在连老师自己也默认了,也不提了,就是排课时中午这节课大家都想推掉。
说回食堂,按说一个小学一两百人,扩展到全镇,全县,那人多了去了,饭菜成本应该压得很低,饭菜质量应该能维持在不错的水平,但到现在为止,我没听说过哪个乡村小学食堂的营养餐师生都爱吃的。
说到底无商不奸,送菜公司为了压缩成本,送的菜米质量倒是没问题,但陈米剩菜品种单调还尽捡便宜的送,任你是烹饪高手也难以做出可口的饭菜。
那学校师生不满意就没有办法了吗?毫无办法。一则送菜的公司不是学校选的,没有选择权,二则即使有选择权,天下乌鸦一般黑,换个送菜公司也一样。三则正是跟泥潭老哥话题有关的“一刀切”。
按理说,乡村嘛,还能缺新鲜菜吃?找个大爷大娘都能要一把时令菜,可如今政策就是啥都要正规化,证据化,有据可查,采购要发票,没有发票报不了帐。兄弟们哪,别说农村,你就是一线城市,你到菜市场买个菜,人家给你开发票吗?这就好了,能开发票的,就是正规的送菜公司,可就这正规的送菜公司心最黑,你不用他的米菜,你就没发票报不了帐,你用他的米菜,食堂营养餐就永远那个德行,国家补贴大头就进了这些黑心公司的口袋。
那说起来,领导们知道这个情况吗?仔细想想,一部分可能不知道,因为他们孩子不在农村上学,一部分知道,想维持现状,反正不出事就是最好的事。因此楼主又想到了过去所谓的“皇权不下村”,制订政策的领导们远离农村,制订出来的政策真的符合农村实际吗?还是说农村小学实际上早就被遗忘在角落里了。
还有乡村小学的微机室,多媒体,政策一下,全部安装到位,几年一过,计算机坏一半,多媒体坏完,多媒体一个灯泡一千多,得了,不修了,到处都要钱,不用最省钱。反正各学区先把中心学校给弄好,各种师资配齐,撑起脸面,其他的乡村小学,嗯,自己看着办吧。
地拖完了,感想也结束了。明天还得上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