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蛋蛋真是见多识广

.Milk-avatar

.Milk

2021-03-02T16:33:13+00:00

我是想不到有人能这么离谱[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1/ekQj0o-3sefK27T3cSmw-sg.jpg.medium.jpg[/img]
jedi-avatar

jedi

小孩子要玩具见过吧?我就要我就要!!
部分给岳飞罗织搞笑罪名的心态。
P e r a-avatar

P e r a

我看到过一种说法,说岳飞的行营后护军是分成十二军,所以是十二道金牌。等于是完全跳过了岳飞直接给下面的统制发令。
所以就是对岳飞的不信任,同时十二军各自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协同:万一友军奉令撤了怎么办?我该不该撤?
至于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Milk-avatar

.Milk

我以为说岳飞情商低迎回二圣已经够离谱了
dansgeR🍄-avatar

dansgeR🍄

[quote][pid=499266660,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6650899]never880325[/uid] (2021-03-11 00:53):

我看到过一种说法,说岳飞的行营后护军是分成十二军,所以是十二道金牌。等于是完全跳过了岳飞直接给下面的统制发令。
所以就是对岳飞的不信任,同时十二军各自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协同:万一友军奉令撤了怎么办?我该不该撤?
至于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quote]是的

岳飞的军队番号叫神武后军,下面12个统制(巅峰期好像扩充到22个统制)


还有,有兴趣去看看淮西之战

你就知道,岳飞“北伐”没多久(不到一年),金完颜宗弼自己带着9w主力部队,主动挑起淮西之战,为此不惜杀了主和派的大臣,靠自己的威望压下反对意见(赵构没得选,守江必守淮)

顺带说说完颜宗弼死后,金主战派被主和派清洗,蛮惨的

淮西之战后,南宋损失惨重,只剩下相当于割据的吴氏兄弟,半割据的岳飞,韩世忠部队(一直磨磨蹭蹭,刚到亳州就跑路了),以及张俊这些人的残兵败将

然后你指望这些部队去北伐,克定中原?对付完颜宗弼的主力?

想什么呢

从淮西之战来看, 南宋野战军团还真打不过金军主力

我上次与别人讨论时候

还特意举了,类似的例子:陈庆之、尔朱荣

陈庆之北伐第一座城是梁国城,《南史》记载梁国城有守军七万,梁国城属于北魏的梁郡,根据《魏书·地理志》的记载,梁郡人口为两万九千五百九十五,整个郡只有两万多人,小小一座城驻扎守军七万人?

《魏书·尔朱荣传》记载尔朱荣以七千人的部队击败了葛荣的百万大军

赵翼评论南朝史:有美必书,有恶必为之讳。其实用在其他地方也不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1/ekQbslj-klbK1uT3cSsg-fx.jpg[/img]

其实,你对照历史记录,把地图位置标出来,然后按时间顺序排下来

你会发现,一直是金国往南宋推进,并不是南宋推进金国

双方实力在陕西-湖北-江淮一带拉锯

1141年正月,完颜宗弼占寿春;淮西之战爆发。

正月末二月初,关师古、刘錡放弃庐州,南退向东关;

正月二十九,南宋朝廷向岳飞发诏希望岳飞移师江州

二月初三,完颜宗弼占领庐州;

二月初四,岳飞给朝廷发奏折,建议移师蕲、黄。

二月初七,朝廷发诏催促岳飞出发,发诏让韩世忠部从楚州移师淮西(此后韩世忠部基本没怎么动,“逗遛违诏”安在韩世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南宋朝廷想杀韩世忠,让他背锅的原因);

二月初九,岳飞回复说于十一日前往蕲、黄;

二月十一日,岳飞向蕲、黄移师;

二月十七日,朝廷得到岳飞在二月初四发出乞求移师蕲、黄的奏折,并对岳飞进行嘉许;

二月十八日,张俊、王德、杨沂中在拓皋大败完颜宗弼;完颜宗弼退向紫金山;张俊没有乘胜进攻紫金山,而是前往庐州方向;

二月十九日,朝廷得知岳飞军已于十一日出发,发诏对岳飞嘉许;

二月二十日,张俊收复庐州(此后十几天,张俊也在庐州境内一动不动);

二月二十多日,岳飞进驻舒州。

三月初一,朝廷发诏令岳飞到庐州与张俊会和。岳飞回复,希望能在舒州原地驻守。

二月末三月初,完颜宗弼让小部分金军渡淮北上,佯装大部分撤退,而主力军队埋伏在濠州郊区,伺机进攻濠州;期间濠州的守城官兵也担心濠州城在金军退兵的必经之路上,会不会遭到围攻,因此多次向张俊求救。

三月初三,韩世忠发兵前往寿春了(已经留了二十多天)。

三月初五,张俊得知了“金军北遁”的消息,让刘錡南下回太平洲。张俊想和杨沂中包揽战功,“耀兵淮上”。

三月初六,得到金兵围攻濠州的消息,张俊急忙派人去追赶刘錡返回。

三月初九,张俊进军到黄连埠,距离濠州尚有六十里,同日得到濠州城破的消息,同日杨沂中轻进,被败,张俊、刘錡、王德败退,到了长江附近。

三月十日,南宋朝廷收到岳飞回复的奏折,此时也知道了濠州被围攻的消息,因此回复诏书,这封诏书的内容如下:

[quote]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此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拓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付飞。御押 。[/quote]三月十一日,南宋朝廷再发奏折,催促岳飞行军,内容如下:

[quote]兀术再窥濠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琦皆已提军到淮上。以卿忠智许国,闻之必即日引道。切须径赴庐州,审度事势,以图寿春。庐州水运,而诸路漕臣皆萃于彼,卿军至,粮草不乏,又因以屏蔽江上,军国两济,计无出此。已行下诸漕,为卿一军办粮草,不管阙乏。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一日未时。付飞。御押。[/quote]三月十二日,南宋朝廷再发奏折,此时已经知道岳飞出兵了,内容如下:

[quote]得卿奏,卿闻命,即往庐州。遵陆勤劳,转饷艰阻,卿不复顾问,必遄其行。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据探报,兀术复窥濠州,韩世忠八日乘捷至城下,张俊、杨沂中、刘琦先两日尽统所部,前去会合。更得卿一军同力,此贼不足平也。中兴勋业,在此一举,卿之此行,适中机会。览奏再三,嘉叹不已,遣此奖谕,卿宜悉之。付飞。御押。[/quote]同日(三月十二),韩世忠军抵达濠州,没打就跑了。

岳飞死罪定罪的第一条就是在淮西之战中“逗遛违诏”、“辞以乏粮”、“不携重兵”、“缓於救濠”。

淮西之战,岳飞受赵构御札15封,亲自派了御使两拨到岳飞军中,催他全军上前线

近2个月时间。岳飞一会说没粮,一会说不知道金军主力动向,一会说要直捣河洛,就是不上前线。最后还只带八千骑兵拖拖拉拉没到。

会战失利,杨沂中部团灭。只能签订绍兴和议了。

本来罪不致死,按宋朝老套路。交兵权,领散职就完事。他又不想放兵权。搞七搞八,又是讲话,又是移书张宪,差点引起兵变。这就让赵构杀心炽起了。

还有,赵构收兵权,中兴四大将都先后搞定,就是不敢动川陕吴氏。因为吴氏是真有割据的实力和底气的。

川陕谁敢在吴氏兄弟面前跳?


1、从历史资料分析,得益于南宋的地理优势,国力不足的金国不具备彻底打垮南宋政权并维持统治的能力,事实上,金打下中原没多久,还特意扶持了伪齐回去了,无他,当时的实力吃不下中原

后来,金主和派一度想把河南还给南宋,还是这个原因,自身实力限制了扩张范围

2、岳飞没你们看的史官记录或者说信息媒体里的那么强

3、史官写的贤君名臣能吏良民是政治宣传,请要理清现实情况,思考政治历史,请带入政治逻辑,不要带入感情


如果张俊(收复庐州后十几天,张俊在庐州一动不动)、韩世忠(从楚州移师淮西后,一动不动二十多天,历史记录来看三月初三到三月十二,韩世忠抵达濠州前线只用了9天)不磨磨蹭蹭,与刘錡、王德、杨沂中一起死掐寿春濠州一带的完颜宗弼9w主力,不计伤亡代价,20w耗9w,耗个几十天毫无问题

岳飞服从计划,而不是让赵构发了十五道诏令,扯皮那么长时间,一开始就急袭完颜宗弼大本营寿春

就算留不下完颜宗弼9w主力,至少能大伤其元气

可惜了,赵构搞不动手下军头啊

还有、岳飞在湖北,行贿、吃空饷、以及拒绝朝廷下派来的官僚这些事情上,与楚州韩世忠、陕西吴玠、吴璘兄弟这些高级军官没区别
noskillplayer-avatar

noskillplayer

Reply to [pid=499333938,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42033944]qiaoqiao0051[/uid] (2021-03-11 10:51)
首先,在知乎上看到了你这段史料几乎一模一样的记录,然而观点和你基本相反,不知道你们是心有灵犀,还是谁抄了谁。
然后,基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当皇帝和一线将领在某个事实上有异议的时候,可以认为一线将领的可信度更高。因此,岳飞说没粮皇帝说有粮,除非有客观物证或者大量旁证,否则可以认为岳飞说的是真的,皇帝说的是他的妄想。
再然后,从你的“拖拖拉拉”用词中可以看出,你的言论充斥着你的大量主观喜好。至于全军出击这种事,大概也只有你这位上帝才能看清战场迷雾并作出如此决断了。

岳飞的几项罪名有很多人都批判过。
“逗遛违诏”如果排除“皇帝比一线将领更知道战局”这种妄想,就是不成立的,岳飞的所有行动都和朝廷有奏折诏书交流,完全可以视为一线将领的临机决断权。也只有某些把自己代入皇帝还以为自己在打全局战略游戏的人,才会以为诏书就是真理。
“辞以乏粮”是张俊对岳飞的回复,岳飞上奏过“张俊回臣虏已渡淮前途乏粮。故臣现已在池州就粮,以便听从朝廷意旨”。亦有史载“初,张俊以诸军至黄连埠,士皆乏食”,可见缺粮不是岳飞一家之言。哪怕皇帝说了我要给你解决,姑且不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能解决,至少奏折诏书来回就花了很多时间。
“不携重兵”是扯淡,敌情不明后勤不济,岳飞发的是精锐,莫非岳飞手里有几万精锐?“而况背嵬之士,先臣之亲军也,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而八千余骑亦不可谓寡矣”。
“缓於救濠”更是胡说八道。第一封要岳飞出兵救濠州的诏书是三月十日发出的,三月十一日杨沂中就中伏战败了。算算时间,等诏书到岳飞手里的时候,濠州都打完了。事实上,从后来的诏书来看,岳飞早在第一封诏书发出前几天就已经出兵了,至于是因为什么敌情或者计划就不知道了。

观点当然可以有争议,有异议。然而你扯什么“你们看的史官记录或者说信息媒体”“请带入政治逻辑,不要带入感情”,说白了,就是你觉得所有和你不同意见的人都是被史官或者信息媒体骗了,都不懂政治逻辑带入感情了。请问你是不是带入了“只有我聪明,别人全傻逼”的感情呢?
某些对岳飞这段时间到底在做什么的估计当然可能有误,例如古代山路到底行军速度如何,岳飞从哪个节点开始就不能全速行军必须稳扎稳打,这都是可以讨论的。然而我不觉得你有讨论的意思,你只知道“不计伤亡代价、20w耗9w、一开始就急袭”和“你们看的史官记录或者说信息媒体”。你不是来讨论的,你就是来秀优越的。
slasher-avatar

slasher

[quote][pid=499333938,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42033944]qiaoqiao0051[/uid] (2021-03-11 10:51):

是的

岳飞的军队番号叫神武后军,下面12个统制(巅峰期好像扩充到22个统制)


还有,有兴趣去看看淮西之战

你就知道,岳飞“北伐”没多久(不到一年),金完颜宗弼自己带着9w主力部队,主动挑起淮西之战,为此不惜杀了主和派的大臣,靠自己的威望压下反对意见(赵构没得选,守江必守淮)

顺带说说完颜宗弼死后,金主战派被主和派清洗,蛮惨的

淮西之战后,南宋损失惨重,只剩下相当于割据的吴氏兄弟,半割据的岳飞,韩世忠部队(一直磨磨蹭蹭,刚到亳州就跑路了),以及张俊这些人的残兵败将

然[/quote]你当打仗是玩星际吗?千里之外微操?大队长也还知道微操用电报呢
pieck-avatar

pieck

[quote][pid=499370078,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398616]养只小萝莉[/uid] (2021-03-11 12:52):

你当打仗是玩星际吗?千里之外微操?大队长也还知道微操用电报呢[/quote]看史书看傻了呗,当年元廷也懒得改史估计原样用的自吹自擂的各种挫怂档案,挫怂的诗词歌赋可以认真研究一下其余的真实度削减50%不过分。
dansgeR🍄-avatar

dansgeR🍄

[quote][pid=499364730,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41329741]我是BAICHI[/uid] (2021-03-11 12:31):

首先,在知乎上看到了你这段史料几乎一模一样的记录,然而观点和你基本相反,不知道你们是心有灵犀,还是谁抄了谁。
然后,基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当皇帝和一线将领在某个事实上有异议的时候,可以认为一线将领的可信度更高。因此,岳飞说没粮皇帝说有粮,除非有客观物证或者大量旁证,否则可以认为岳飞说的是真的,皇帝说的是他的妄想。
再然后,从你的“拖拖拉拉”用词中可以看出,你的言论充斥着你的大量主观喜好。至于全军出击这种事,大概也只有你这位上帝才能看清战场迷雾并作出如此决断了。

岳飞的几项罪名[/quote]观点不一样,因为他在拿张俊、韩世忠给岳飞洗

我看到的是

1、那时候的赵构还真不一定能命令张俊(拖延)、韩世忠(拖延)、岳飞(拖延),唯一听他的也就杨沂中(殿前军,赵构的亲军)

2、杨沂中殿前军数万主力被一万金军全歼,韩世忠到亳州直接跑路,张俊战败,南宋野战是不如金军

哦,如果你们认为岳飞北上河南(朱仙镇一带)大破完颜宗弼的主力是真的(1140),但是1141年正月宗弼又怎么把主力拉到寿春打淮西之战?秽土转生么?


完颜宗弼鏖战淮西的时候,赵构喊岳飞去袭击寿春,后来又喊岳飞去支援前线,赵构颁了15道诏令,还有2个使者去岳飞军营,让岳飞走长江水道,并主动去解决岳飞行军后勤粮草问题,然后还是磨磨蹭蹭,也就快结束时候,才带着部分部队抵达。

题外话,基本上,宋金大会战,地点都是金军选的,这证明了金军有绝对的战略主动,但是金没有稳固的统治能力。

这就是金一度设立伪齐,伪楚,以及金主和派想把河南还给赵构的原因

高宗一朝,除了和尚原大战,金史记载了金军大败,兵多没,兀术受伤。

其余南宋的胜仗,都是金军走了,宋军就占空城收复失地。然后上报朝廷大捷。

还有人说地图xxoo

怎么说呢,守江必守淮听说过吗?

濠州不拿到手里,江淮防线形同虚设,赵构不打也得打

还是那句话,金军有绝对的战略主动。
cool heckermen-avatar

cool heckermen

emmmm我怀疑蛋蛋看到的是我们群里的那位,丫的就是因为我在群里推绍宋的时候他在群里喷绍宋然后用这个理由说岳飞该杀,然后被叉出去了。游戏群之前他游戏玩的还不错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也没啥,但是岳飞这次他屁股坐的实在太恶心了
LUCA-avatar

LUCA

[quote][pid=499414593,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42033944]qiaoqiao0051[/uid] (2021-03-11 15:45):

观点不一样,因为他在拿张俊、韩世忠给岳飞洗

我看到的是

1、那时候的赵构还真不一定能命令张俊(拖延)、韩世忠(拖延)、岳飞(拖延),唯一听他的也就杨沂中(殿前军,赵构的亲军)

2、杨沂中殿前军数万主力被一万金军全歼,韩世忠到亳州直接跑路,张俊战败,南宋野战是不如金军

哦,如果你们认为岳飞北上河南(朱仙镇一带)大破完颜宗弼的主力是真的(1140),但是1141年正月宗弼又怎么把主力拉到寿春打淮西之战?秽土转生么?


完颜宗弼鏖战淮西[/quote]绍兴十年宗弼真的难受,因为宗弼困于内斗拉不出多少兵,说岳飞绍兴十年没有打爆宗弼就是扯淡
《金史》: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
上面这个假的么?
另,《金史·移剌成传》:“宗弼再取河南,成及萧怀忠等八猛安先渡。”
看到这一条就知道宗弼为啥狼狈了
《金史张通古传》诏宗弼复取河南,通古请先行至汴谕之。比至汴,宋人已去矣。或谓通古曰:“宋人先退,诈也,今闻将自许、宿来袭我。”
还有这一条,岳飞退军金人中还有不信的,还怕岳飞从许宿袭金军
ashlyn-avatar

ashlyn

这种说法十几年前很流行吧,零几年那会初中高中不很多都是这么认为的。
LUCA-avatar

LUCA

[quote][pid=499414593,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42033944]qiaoqiao0051[/uid] (2021-03-11 15:45):

观点不一样,因为他在拿张俊、韩世忠给岳飞洗

我看到的是

1、那时候的赵构还真不一定能命令张俊(拖延)、韩世忠(拖延)、岳飞(拖延),唯一听他的也就杨沂中(殿前军,赵构的亲军)

2、杨沂中殿前军数万主力被一万金军全歼,韩世忠到亳州直接跑路,张俊战败,南宋野战是不如金军

哦,如果你们认为岳飞北上河南(朱仙镇一带)大破完颜宗弼的主力是真的(1140),但是1141年正月宗弼又怎么把主力拉到寿春打淮西之战?秽土转生么?


完颜宗弼鏖战淮西[/quote]缩头湖假的么?
《金史·太宗本纪》
辛亥,蒲察鹘拔鲁、完颜忒里讨张万敌于白马湖,陷于敌。
石州之战假的么?
《金史·完颜突合速传》:
孛堇乌谷攻石州,屡败,亡其三将,军士殁者数百人。突合速谓乌谷曰:“敌皆步兵,吾不可以骑战。”
Harper-avatar

Harper

能给赵构洗地我是真没想到,谁来艾特下蛋蛋加入战斗[s:ac:哭笑]
hat-avatar

hat

[@liudanpashui]
noskillplayer-avatar

noskillplayer

Reply to [pid=499431277,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36998472]a383809663[/uid] (2021-03-11 16:42)
我猜这帖子里的所有东西,蛋灵帝想写绍宋的第一天就查过了。
大多数争议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鲜的只有不断加入的“哎这个说法没听说过好像有道理耶”的人。
LUCA-avatar

LUCA

[quote][pid=499414593,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42033944]qiaoqiao0051[/uid] (2021-03-11 15:45):

观点不一样,因为他在拿张俊、韩世忠给岳飞洗

我看到的是

1、那时候的赵构还真不一定能命令张俊(拖延)、韩世忠(拖延)、岳飞(拖延),唯一听他的也就杨沂中(殿前军,赵构的亲军)

2、杨沂中殿前军数万主力被一万金军全歼,韩世忠到亳州直接跑路,张俊战败,南宋野战是不如金军

哦,如果你们认为岳飞北上河南(朱仙镇一带)大破完颜宗弼的主力是真的(1140),但是1141年正月宗弼又怎么把主力拉到寿春打淮西之战?秽土转生么?


完颜宗弼鏖战淮西[/quote][s:ac:茶]在顺昌大战拖到夏季(夏季淮河涨水,金末金军就尝到了淮河涨水滋味)后宗弼退军,南宋四路毕进,张俊,韩世忠,杨沂中,李兴
结果李兴被李忠吊打,韩世忠可能是只有三万人的原因,逡巡不前,张俊直接卖了岳飞,而刘琦虽守下顺昌,但是自己也就两万人了
岳飞前期四路毕进的时候还能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在其他几路炸了的情况下在颍昌大战惨胜,不得不撤退,从顺昌大战直到颍昌大战撤退,主动权一直都在宋人手里(因为绍兴十年十一年金人南下主要是为了干韩世忠的老家楚州)你连金人目标都不知道却说什么所谓的主动权在金人手里,不是搞笑么?《金佗粹编·照四太子勾诸处军马攻打楚州省札》:闻得头目官员说国王指挥过淮打掳。如江无军马,尽回至楚州,合并攻楚州。如有军马,却遣人来唤人马。
dansgeR🍄-avatar

dansgeR🍄

[quote][pid=499446054,25858806,1]Reply[/pid] Post by [uid=61709141]后唐明宗李嗣源[/uid] (2021-03-11 17:29):

[s:ac:茶]在顺昌大战拖到夏季(夏季淮河涨水,金末金军就尝到了淮河涨水滋味)后宗弼退军,南宋四路毕进,张俊,韩世忠,杨沂中,李兴
结果李兴被李忠吊打,韩世忠可能是只有三万人的原因,逡巡不前,张俊直接卖了岳飞,而刘琦虽守下顺昌,但是自己也就两万人了
岳飞前期四路毕进的时候还能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在其他几路炸了的情况下在颍昌大战惨胜,不得不撤退,从顺昌大战直到颍昌大战撤退,主动权一直都在宋人手里(因为绍兴十年十一年金人南下主要是为了干韩世忠的老家楚州)你连金人目标都不知道却说什么所谓的主动权在金人[/quote]岳珂写的《鄂国金佗稡编》啊



飞方至陈州,而俊已定宿、亳,遂还寿春,引兵南渡而归。金人探知,於是并力出兵以御飞。飞兵不能支,几败

刘政在郑州被金军全歼,杨再兴在小商桥被金军全歼

岳云、王贵守颖昌

而岳飞本部精锐从北伐一开始到北伐结束都在郾城

倒是岳珂写的杨再兴等人宰了大几千金兵,一堆千户百户万户

岳飞自己发的报告里,郾城之战击退完颜宗弼前锋,夺军马二百匹,互相伤亡不详,颖昌大捷,杀敌五百人,己方伤亡不详

颖昌之战后,完颜宗弼在岳飞右侧与当时的岳飞主力在郾城,临颍,颖昌一线对峙,开封的边都没摸到

最后刘錡出兵太康,岳飞就撤了,就这样,仍有部分军队出现溃退局面,别说的好像不退兵就可以灭金国一样

哦,题外话,绍兴十年第四次北伐只是名字叫北伐,实际上还是金军发动的进攻,宋是防守方,

是金军先南侵,包围顺昌。然后赵构先是命令岳飞进入河南牵制,后来直接改为命令岳飞救援顺昌

赵构要岳飞“措置陈、蔡”。岳飞自己改变计划,把进攻方向从陈州移至许州(郾城、颖昌)。当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也不知道岳飞看到什么样的局势,改变进攻计划的

接着就是完颜宗弼顺着陈州切入郾城和颖昌之间的临颍,把岳飞部切割为两段。

而刘琦出兵太康,正好和郾城、颖昌构成一个三角包围圈对临颍的金军造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超过90%的名将都会选择后撤,更何况是完颜宗弼、

实话吧,完颜宗弼自顺昌之战后,已经北撤。

南宋诸军(包括岳飞)乘虚而入,顺利攻陷大量城池,但都没有和完颜宗弼主力发生直接交战。

岳飞18日言后撤时,杨沂中在14日才刚刚越过长江,向淮河以北进发;而韩世忠又重新恢复了在淮东的攻势。八月中旬,杨沂中惨败于亳、宿;韩世忠一直持续到九月。

简单的说,岳飞是绍兴十年,除张俊以外,第一支从战场后撤的部队。

抛开语言辞藻修饰,冷冰冰的事实就是这样子

至于绍兴十一年的淮西之战(与绍兴十年北伐时间间隔是不到半年),完颜宗弼率领9w人从寿春渡淮河,陷庐州,逼和州。这种视两翼为无物(湖北岳飞和楚州韩世忠),中央冒进的战略,实属兵家大忌。

如果你觉得淮西之战是为了打驻扎在楚州的韩世忠,那么为什么要打庐州,而不是直接打楚州?

至于完颜宗弼为什么要发动淮西之战(王曾瑜考证说金军也就十万左右),你看郦琼(率部叛金,使得南宋淮西防线出现大漏洞)的计策就知道了

拿淮西防线(守江必守淮)当诱饵,完颜宗弼可以诱张俊、韩世忠军团过来,然后歼之,这是完颜宗弼对自己主力部队野战能力的绝对自信

事实上杨沂中(赵构嫡系)数万人直接被完颜宗弼一万人给全歼了,韩世忠磨磨蹭蹭那么多天,刚抵达亳州就直接跑路,因为他知道打不过

其实金国一开始想的是猛攻川陕,拿下川陕后,顺流而下,南宋必亡。参见吴和南北朝。

只不过吴氏兄弟给力,和尚原之战重创金军

不然,南宋早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