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z
2022-05-10T08:43:25+00:00
引言: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本田是个偏执的技术狂,既能研发出类似VTEC这样享誉全球的尖端技术,又偏要去钻牛角尖去弄平行轴8dct这种体积庞大费力不讨好的东西。
主要车型:2014款飞度。
发动机使用1.5l混动专用发动机,不多言,重点在于那台i-DCD混动变速箱,变速箱结构为双离合变速箱,离合器片为干式单片离合器,最大承受扭矩180nm,总体一般,变速箱速比为7速结构,无太大亮点,重点在于变速结构,其采用了极其少见的行星排+同步器双换挡结构。
如图所示:[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7/-7da9Qn9yp-3hhdKeT1kScr-8t.jpg[/img]
显然是特别奇葩的结构,一般的双离合变速箱结构为双输出轴在两侧,发动机动力从两个输出轴的中间轴输入,并从最底部的输出轴输出到差速器,而本田i-DCD的发动机动力则是从最上边输出轴输入,并从中间轴输出到差速器,并且这部分只有6个速比。
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本田还想在变速箱的同轴再放入一个电机,这里就引申到第二个部分即驱动电机,i-DCD的驱动电机采用p2.5结构,最大功率22kw,最大扭矩160nm,电机最高转速2000转,参数平平无奇,但这个时候本田的偏执狂又发作了,鬼才般的想出了一个设计——驱动电机和变速器同轴设计。一般的横置平台混动变速箱为了保证整体轴向尺寸不超标,一般采用驱动电机平行轴设计,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减少变速箱的横向体积,让其能适配更多的车型,典型的比如比亚迪6HDT45、吉利7dctH390、麦格纳HDT400等,哪怕没有那么多变速齿轮的双电机混动系统的变速箱绝大多数也是平行轴,比如ths2、dmi、柠檬dht、gm-c、e-power等等。而本田一心只想把电机以同轴的方式塞入变速箱内,如果在7速全部保留同步器换挡的方式的前提下将驱动电机塞入变速箱内的话,变速箱横向长度显然将会极度臃肿,这是不符合本田对于这套混动系统放入小型车的设计目标的。
这个时候本田使用了一个巧妙的设计:它将变速箱的1挡及其对应的一套减速齿轮和同步器全部取消了,而是做成了一组行星排,并在行星排的外侧放入驱动电机。如图所示:[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7/-7da9Q8ncl-a947K1lT3cSjg-gu.jpeg[/img]
这样本田就成功的将一挡和电机一起整合在了一起,不仅保留了原档位,还成功的放入了电机,很关键的是节省了宝贵的变速箱横向空间!并且驱动电机可以利用1、3、5、7四个档位进行变速和增扭,和一般p2.5构型变速箱只能利用2、4、6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其采用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驱动电机也成为了可能。
通过这一套操作,本田完成了i-DCD变速箱的构建。但是很不幸,作为本田第一套混动双离合变速箱,其质量并不算好,主推车型也是命运多舛,经常因为变速箱问题出现召回的情况。无奈之外本田只好启动了两套计划——第一套:对该箱子进行升级,优化机电单元结构,升级湿式离合器,承受扭矩由180nm增加到370nm,驱动电机功率改为34kw,但扭矩降到148nm,原因未知,该套系统后来成为SH-AWD高端混动系统的一部分被用到讴歌rlx和mdx上。第二套:immd小型化,本田展出了小型immd,并计划搭载在小型车上,很明显,这就是奔着取代i-DCD的步子来的,更进一步的,本田提出了将i-DCD、i-MMD、SH-AWD合三为一的计划,这对于i-DCD显然宣告了其命运的终结。
总之:i-DCD的设计很巧妙,命运却很波折。
预告:本田SH-AWD混动系统
主要车型:2014款飞度。
发动机使用1.5l混动专用发动机,不多言,重点在于那台i-DCD混动变速箱,变速箱结构为双离合变速箱,离合器片为干式单片离合器,最大承受扭矩180nm,总体一般,变速箱速比为7速结构,无太大亮点,重点在于变速结构,其采用了极其少见的行星排+同步器双换挡结构。
如图所示:[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7/-7da9Qn9yp-3hhdKeT1kScr-8t.jpg[/img]
显然是特别奇葩的结构,一般的双离合变速箱结构为双输出轴在两侧,发动机动力从两个输出轴的中间轴输入,并从最底部的输出轴输出到差速器,而本田i-DCD的发动机动力则是从最上边输出轴输入,并从中间轴输出到差速器,并且这部分只有6个速比。
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本田还想在变速箱的同轴再放入一个电机,这里就引申到第二个部分即驱动电机,i-DCD的驱动电机采用p2.5结构,最大功率22kw,最大扭矩160nm,电机最高转速2000转,参数平平无奇,但这个时候本田的偏执狂又发作了,鬼才般的想出了一个设计——驱动电机和变速器同轴设计。一般的横置平台混动变速箱为了保证整体轴向尺寸不超标,一般采用驱动电机平行轴设计,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减少变速箱的横向体积,让其能适配更多的车型,典型的比如比亚迪6HDT45、吉利7dctH390、麦格纳HDT400等,哪怕没有那么多变速齿轮的双电机混动系统的变速箱绝大多数也是平行轴,比如ths2、dmi、柠檬dht、gm-c、e-power等等。而本田一心只想把电机以同轴的方式塞入变速箱内,如果在7速全部保留同步器换挡的方式的前提下将驱动电机塞入变速箱内的话,变速箱横向长度显然将会极度臃肿,这是不符合本田对于这套混动系统放入小型车的设计目标的。
这个时候本田使用了一个巧妙的设计:它将变速箱的1挡及其对应的一套减速齿轮和同步器全部取消了,而是做成了一组行星排,并在行星排的外侧放入驱动电机。如图所示:[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7/-7da9Q8ncl-a947K1lT3cSjg-gu.jpeg[/img]
这样本田就成功的将一挡和电机一起整合在了一起,不仅保留了原档位,还成功的放入了电机,很关键的是节省了宝贵的变速箱横向空间!并且驱动电机可以利用1、3、5、7四个档位进行变速和增扭,和一般p2.5构型变速箱只能利用2、4、6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其采用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驱动电机也成为了可能。
通过这一套操作,本田完成了i-DCD变速箱的构建。但是很不幸,作为本田第一套混动双离合变速箱,其质量并不算好,主推车型也是命运多舛,经常因为变速箱问题出现召回的情况。无奈之外本田只好启动了两套计划——第一套:对该箱子进行升级,优化机电单元结构,升级湿式离合器,承受扭矩由180nm增加到370nm,驱动电机功率改为34kw,但扭矩降到148nm,原因未知,该套系统后来成为SH-AWD高端混动系统的一部分被用到讴歌rlx和mdx上。第二套:immd小型化,本田展出了小型immd,并计划搭载在小型车上,很明显,这就是奔着取代i-DCD的步子来的,更进一步的,本田提出了将i-DCD、i-MMD、SH-AWD合三为一的计划,这对于i-DCD显然宣告了其命运的终结。
总之:i-DCD的设计很巧妙,命运却很波折。
预告:本田SH-AWD混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