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Zim
2020-04-07T00:04:44+00:00
[url]http://mjy.snnu.edu.cn/info/1008/1789.htm[/url]一妻多夫婚姻形态在藏族社会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成为独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藏族社会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的支持,并且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存、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一种生存性智慧。
“没有一个人能以纯净而无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他看见的是受一套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所修改过的世界。个人的生活史,首先就是适应他的社区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行为模式和准则的历史。一个人从诞生的时刻起,他出生后所处的风俗习惯就给他的经历和行为定了型[20]。” 我们很难完全抛开既有文化观念的束缚,以他种文化系统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对象文化,但这种尝试本身,对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刘正寅,扎洛,方素梅.族际认知[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276 2009: 0-1.
[2] Edward Westermark, A Short History of Marriage[M].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30:251~254.253~254.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第三册,1987: 207
[5] 索珍. 西藏一妻多夫婚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9.
[6] 马戎.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J],民族研究.2000.( 6) .
[7] 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417.
[8] 郭学娟. 对西藏地区一妻多夫婚姻的思考[J]. 学理论, 2011, (12): 131-132.
[9] 陈庆英.何锋.《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2).1
[10] 严汝娴.藏族的着桑婚姻[J].社会科学战线,1985(3) .
[11] 张建世,《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载《西藏研究》,2000,(1)
[12] 娄云生著.《雪域高原的法律变迁》,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2).43
[13] 徐平.《藏族的婚姻规则和道德观念》,载于《中国西藏》2001,(2)
[14]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15][美]B·米勒.西藏的妇女地位.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 第三辑)[C].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16] 吕志祥著.《藏族习惯法:传统与转型》.民族出版社.2007.(1). 6
[17] 一雄.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制[J].东方学( 第七十辑) .1985( 7) .
[18] 徐扬.尚会鹏.藏族一妻多夫婚俗: 一项文化人类学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9( 1) .
[19] 许烺光.亲属、社会与文化[A]/[C].台北南天书局,2002:269~270.272.271.292.
[20] 坚赞才旦.论兄弟型限制性一妻多夫家庭组织与生态动因以真曲河谷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西藏研究, 2000, (3): 9-22.
[21][美]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没有一个人能以纯净而无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他看见的是受一套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所修改过的世界。个人的生活史,首先就是适应他的社区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行为模式和准则的历史。一个人从诞生的时刻起,他出生后所处的风俗习惯就给他的经历和行为定了型[20]。” 我们很难完全抛开既有文化观念的束缚,以他种文化系统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对象文化,但这种尝试本身,对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刘正寅,扎洛,方素梅.族际认知[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276 2009: 0-1.
[2] Edward Westermark, A Short History of Marriage[M].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30:251~254.253~254.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第三册,1987: 207
[5] 索珍. 西藏一妻多夫婚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9.
[6] 马戎.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J],民族研究.2000.( 6) .
[7] 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417.
[8] 郭学娟. 对西藏地区一妻多夫婚姻的思考[J]. 学理论, 2011, (12): 131-132.
[9] 陈庆英.何锋.《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2).1
[10] 严汝娴.藏族的着桑婚姻[J].社会科学战线,1985(3) .
[11] 张建世,《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载《西藏研究》,2000,(1)
[12] 娄云生著.《雪域高原的法律变迁》,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2).43
[13] 徐平.《藏族的婚姻规则和道德观念》,载于《中国西藏》2001,(2)
[14]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15][美]B·米勒.西藏的妇女地位.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 第三辑)[C].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16] 吕志祥著.《藏族习惯法:传统与转型》.民族出版社.2007.(1). 6
[17] 一雄.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制[J].东方学( 第七十辑) .1985( 7) .
[18] 徐扬.尚会鹏.藏族一妻多夫婚俗: 一项文化人类学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9( 1) .
[19] 许烺光.亲属、社会与文化[A]/[C].台北南天书局,2002:269~270.272.271.292.
[20] 坚赞才旦.论兄弟型限制性一妻多夫家庭组织与生态动因以真曲河谷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西藏研究, 2000, (3): 9-22.
[21][美]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