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zondir
2024-04-21T08:55:51+00:00
如果是那种线下看车时候,销售了解到消费者定了其他车企的车,然后私下跟消费者说可以补偿定金,没有大规模传播开,那我觉得可以理解。
但是这种在线上大规模传播开来的,如果AB俩顾客,A定了其他车企的订单,B没有定。
销售给A优惠了5000,B得知后同样要求门店优惠5000,门店给不给与优惠,如果不给优惠,B当着门店的面下定了其他车企的订单让门店优惠5000,那门店那边承不承认这种形式的定金。
如果给与优惠,那A得知了B这种其他消费者都能得到这种优惠,他会不会觉得门店这边并没有真正的给到自己优惠,只是把本来就该给到的优惠换了个抵消定金的噱头,进而要求门店给与更大力度的优惠,那门店这边又该怎么操作?
怎么感觉这样下去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但是这种在线上大规模传播开来的,如果AB俩顾客,A定了其他车企的订单,B没有定。
销售给A优惠了5000,B得知后同样要求门店优惠5000,门店给不给与优惠,如果不给优惠,B当着门店的面下定了其他车企的订单让门店优惠5000,那门店那边承不承认这种形式的定金。
如果给与优惠,那A得知了B这种其他消费者都能得到这种优惠,他会不会觉得门店这边并没有真正的给到自己优惠,只是把本来就该给到的优惠换了个抵消定金的噱头,进而要求门店给与更大力度的优惠,那门店这边又该怎么操作?
怎么感觉这样下去陷入了一个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