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ti
2020-08-11T08:38:06+00:00
第一,福禄寿不是小姑娘,91年的,今年29了。
第二,福禄寿也不是只唱了20多场出道两年的新人,从小就一起演出,2012年以“冰雪飞”名字在选秀综艺里面出道,演出的场次搞不好不逊于81年的茂涛和85年的仁科。
第三,跑了几个综艺都不红之后18年签了北河三重新包装以“福禄寿”之名继续奋战。
四岁开始学钢琴,十岁师从央音教授学作曲,从小到大比赛演出无数。
贴两段大家体会下:
襁褓中听《宝贝》孪生三姐妹同流泪
还在襁褓时的三姐妹,是在妈妈的哼唱中长大的。一次,妈妈唱起了马来西亚摇篮曲《宝贝》,哀怨、伤感。唱着唱着妈妈惊奇地发现,睡在摇篮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流下了眼泪。妈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定睛细看,眼泪打湿了三姐妹的脸颊。莫非她们对音乐有着极度的敏感?妈妈高兴极了,发现三胞胎对音乐的感知力很强。
一次,妈妈买来了花儿,无意中,三姐妹将那些花扔在桌子上,叮叮咚咚。她们发现,长短不一的花茎有着不同的音高。于是她们把花茎按长短排放整齐,居然能敲出一首歌来。后来,她们又发现小瓶里盛放不同容量的水,也能发出各种不同悦耳的声音。
因为喜欢音乐,四岁时,外婆给三姐妹买了一架钢琴。摆放在面前的黑色大玩具如魔力一般吸引着她们。她们摸来摸去摸不够,直把黑白琴键敲得乒乓作响。还没有学钢琴,却已经过足了一把瘾。
练琴对许多孩童来说,不亚于遭遇一场酷刑。总觉得学琴很苦很惨,可对三姐妹来说,却快乐无比。音乐发自她们喜悦的内心,每一天练琴,她们面对的是喜欢的心情。“别人在玩我们没有玩,琴声在我们指间,比玩儿还高兴。”她们幸福地陶醉在音乐的王国里。
1991年,三姐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悉心关爱。能歌善舞的母亲给她们以影响和呵护,父亲也倾力支持。三姐妹从4岁学习钢琴,10岁师从徐之彤老师学作曲。
有一次,她们的作业本找不到了,三个人就一边找一边哼,情不自禁地把找作业本串成了唱词,你唱一句,我接一句,唱着唱着居然唱出了《作业本之歌》,还带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简直神奇极了。她们不仅会弹琴,还有创作歌曲的能力,妈妈意识到这是三姐妹创作的潜能,于是鼓励姐儿仨去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有一次,外公带三姐妹到北京中山音乐堂,雪儿一下子注意到像弓箭一样高大的金色竖琴,那是她在童话世界里见到的仙女所抚弄的乐器之王。她想像着自己像仙女一样穿着裙子,站在金色的竖琴边弹拨勾挑,那是一件多么称心如意的美事。妈妈常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支持雪儿没有二话,妈妈满足了雪儿选择竖琴专业的愿望。可冰儿也喜欢竖琴,妈妈是不是偏心眼?为什么雪儿妹妹能学,我不能学?她和妈妈争了起来。妈妈说:“冰儿、飞儿的潜质在作曲上,以后你可以给雪儿写竖琴的曲子,你是姐姐你能指挥她呀。”为此,冰儿还生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气呢。
雪儿参加竖琴专业考试真是过五关斩六将。备考的前两天,她的手不小心被门轧出了血,半个指甲盖青紫,她咬着牙不说,家里马上带她去医院作了简单的处理,她硬是坚持考完,还获得了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这仨,第一,自己的经历隐瞒着不说,冒充新人,不能说是真诚吧?29岁的还在装嫩?装演出20多场的青涩小姑娘骗人?
第二,贴个图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17/-cckxQ5-7l31ZrT3cSbs-eq.png[/img]
这就是五条人“英雄救美”之后她们的表情,或者说其中一位的表情。
不好意思,就冲这个表情,如果当面我会一啤酒瓶子呼她头上。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17/-cckxQ5-98viZnT3cSc9-cs.png[/img]
还有这个,是没人上台PK她们时候的表情,配上“她们不会怕了我们吧”,绝赞。
我其实挺好奇,有多少人真的会喜欢这种四岁开始重金砸出来的做题专家,内卷老将,比赛高手?
或者喜欢29岁出道八年二十多场演出经验羞涩稚嫩的小姑娘?
PS:挺好奇放桌上叮叮咚咚还能敲个曲子的是啥花,是不是能得个诺贝尔奖啥的
第二,福禄寿也不是只唱了20多场出道两年的新人,从小就一起演出,2012年以“冰雪飞”名字在选秀综艺里面出道,演出的场次搞不好不逊于81年的茂涛和85年的仁科。
第三,跑了几个综艺都不红之后18年签了北河三重新包装以“福禄寿”之名继续奋战。
四岁开始学钢琴,十岁师从央音教授学作曲,从小到大比赛演出无数。
贴两段大家体会下:
襁褓中听《宝贝》孪生三姐妹同流泪
还在襁褓时的三姐妹,是在妈妈的哼唱中长大的。一次,妈妈唱起了马来西亚摇篮曲《宝贝》,哀怨、伤感。唱着唱着妈妈惊奇地发现,睡在摇篮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流下了眼泪。妈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定睛细看,眼泪打湿了三姐妹的脸颊。莫非她们对音乐有着极度的敏感?妈妈高兴极了,发现三胞胎对音乐的感知力很强。
一次,妈妈买来了花儿,无意中,三姐妹将那些花扔在桌子上,叮叮咚咚。她们发现,长短不一的花茎有着不同的音高。于是她们把花茎按长短排放整齐,居然能敲出一首歌来。后来,她们又发现小瓶里盛放不同容量的水,也能发出各种不同悦耳的声音。
因为喜欢音乐,四岁时,外婆给三姐妹买了一架钢琴。摆放在面前的黑色大玩具如魔力一般吸引着她们。她们摸来摸去摸不够,直把黑白琴键敲得乒乓作响。还没有学钢琴,却已经过足了一把瘾。
练琴对许多孩童来说,不亚于遭遇一场酷刑。总觉得学琴很苦很惨,可对三姐妹来说,却快乐无比。音乐发自她们喜悦的内心,每一天练琴,她们面对的是喜欢的心情。“别人在玩我们没有玩,琴声在我们指间,比玩儿还高兴。”她们幸福地陶醉在音乐的王国里。
1991年,三姐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悉心关爱。能歌善舞的母亲给她们以影响和呵护,父亲也倾力支持。三姐妹从4岁学习钢琴,10岁师从徐之彤老师学作曲。
有一次,她们的作业本找不到了,三个人就一边找一边哼,情不自禁地把找作业本串成了唱词,你唱一句,我接一句,唱着唱着居然唱出了《作业本之歌》,还带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简直神奇极了。她们不仅会弹琴,还有创作歌曲的能力,妈妈意识到这是三姐妹创作的潜能,于是鼓励姐儿仨去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有一次,外公带三姐妹到北京中山音乐堂,雪儿一下子注意到像弓箭一样高大的金色竖琴,那是她在童话世界里见到的仙女所抚弄的乐器之王。她想像着自己像仙女一样穿着裙子,站在金色的竖琴边弹拨勾挑,那是一件多么称心如意的美事。妈妈常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支持雪儿没有二话,妈妈满足了雪儿选择竖琴专业的愿望。可冰儿也喜欢竖琴,妈妈是不是偏心眼?为什么雪儿妹妹能学,我不能学?她和妈妈争了起来。妈妈说:“冰儿、飞儿的潜质在作曲上,以后你可以给雪儿写竖琴的曲子,你是姐姐你能指挥她呀。”为此,冰儿还生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气呢。
雪儿参加竖琴专业考试真是过五关斩六将。备考的前两天,她的手不小心被门轧出了血,半个指甲盖青紫,她咬着牙不说,家里马上带她去医院作了简单的处理,她硬是坚持考完,还获得了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这仨,第一,自己的经历隐瞒着不说,冒充新人,不能说是真诚吧?29岁的还在装嫩?装演出20多场的青涩小姑娘骗人?
第二,贴个图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17/-cckxQ5-7l31ZrT3cSbs-eq.png[/img]
这就是五条人“英雄救美”之后她们的表情,或者说其中一位的表情。
不好意思,就冲这个表情,如果当面我会一啤酒瓶子呼她头上。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17/-cckxQ5-98viZnT3cSc9-cs.png[/img]
还有这个,是没人上台PK她们时候的表情,配上“她们不会怕了我们吧”,绝赞。
我其实挺好奇,有多少人真的会喜欢这种四岁开始重金砸出来的做题专家,内卷老将,比赛高手?
或者喜欢29岁出道八年二十多场演出经验羞涩稚嫩的小姑娘?
PS:挺好奇放桌上叮叮咚咚还能敲个曲子的是啥花,是不是能得个诺贝尔奖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