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tline
2021-09-28T00:58:55+00:00
媒体报道,因寝室床上放了一包零食,13岁女孩戚夏(化名)在被学生会“学姐”和生活老师罚做了150个下蹲,造成终身残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8/-7Qd7qg-8eh9ZjT3cSnl-u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8/-7Qd7qg-1x2pZlT3cSrs-oo.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8/-7Qd7qg-94smZgT3cSrs-fm.jpg[/img]
根据李雪在多家医院治疗时的相关病例资料,四川泸州科正司法鉴定中心认定为关节功能丧失80%,评定为9级伤残,终身行动受限。
另一家司法鉴定机构四川博宇司法鉴定所,于今年5月作出鉴定报告:戚夏的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50%以上,伤残程度为10级。
学校承认有一定的责任,在赔偿费用方面,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此前,当地教体局回应此事称,将责成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力度。
戚夏就读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职业中学,事发至今已经过去一年。回顾当时的场景,她直言“想死”。
床上的那包零食并不是她的,但作为楼长的“学姐”和在场的生活老师,并不听她的解释,也不顾她两个月前脚踝受伤的隐患,硬是罚她做150个下蹲,导致她的左踝关节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被鉴定为九级、十级伤残,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后续的康复费用更是个无底洞。
尽管学校垫付了10万余元医疗费用,但对这个天降横祸的家庭来说,恐怕只是杯水车薪。13岁的戚夏更是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暴击,如今她身陷抑郁,多次流露出轻生想法,手腕上有多道划伤的痕迹。
据戚夏的一位同学反映,那次她也被罚了300个下蹲,另加10圈鸭子步。当时生活老师坐在门口说“使劲整、使劲整”。如今戚夏落下终身残疾,楼长学姐是始作俑者,但生活老师难辞其咎。
即便没有人受伤,动辄150个下蹲的处罚,显然远远超出了惩戒的尺度,跟体罚无异。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此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杜连森老师发表的论文,就描述过相关问题。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入职校调查,发现“学生的规训与管理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与之相比,技能培养反而退居较为次要的位置。”
之所以这样,一是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比较低,希望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在一个地方规规矩矩地待着,不出事、不惹事就好。
二是,现在的工厂大部分是自动化生产,对工人的要求不高。学生“皮毛式”的技能水平,足以应付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在学校看来,即便花精力培养学生各种技能,他们出去后也难有用武之地,不如着重养成他们的纪律性,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守规矩的打工人。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职校都爱在查寝问题上吹毛求疵,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养成教育。
有职校老师说,职校就像一个托儿所,即便纪律严格,但违纪行为仍屡见不鲜,对于这些尚未成年、又比较反叛的学生,只能用高中一样的教育方式。
更有职校校长坦言,“多办一所我们这样的学校,少办一所监狱”。
而学生则抱怨,日益空洞的职业教育很难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只能在无聊和乏味中度过五年的光阴。可以预见,只要职校轻技能重管理的培养模式不改变,张美玉学姐的角色依然会层出不穷,戚夏遭遇的体罚手段还会上演。
受产业环境的限制,短期内,职校的生存逻辑很难改变,但对于就读的学生而言,人生没有多少个五年可以浪费,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托管所,而是真正的可以改变人生的教育。
职业学校不能偏离重心,更不能为了管理不择手段,给学生带去身心伤害,让他们过早地中断向上的梦想,失去人生的希望。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8/-7Qd7qg-8eh9ZjT3cSnl-u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8/-7Qd7qg-1x2pZlT3cSrs-oo.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8/-7Qd7qg-94smZgT3cSrs-fm.jpg[/img]
根据李雪在多家医院治疗时的相关病例资料,四川泸州科正司法鉴定中心认定为关节功能丧失80%,评定为9级伤残,终身行动受限。
另一家司法鉴定机构四川博宇司法鉴定所,于今年5月作出鉴定报告:戚夏的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50%以上,伤残程度为10级。
学校承认有一定的责任,在赔偿费用方面,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此前,当地教体局回应此事称,将责成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力度。
戚夏就读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职业中学,事发至今已经过去一年。回顾当时的场景,她直言“想死”。
床上的那包零食并不是她的,但作为楼长的“学姐”和在场的生活老师,并不听她的解释,也不顾她两个月前脚踝受伤的隐患,硬是罚她做150个下蹲,导致她的左踝关节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被鉴定为九级、十级伤残,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后续的康复费用更是个无底洞。
尽管学校垫付了10万余元医疗费用,但对这个天降横祸的家庭来说,恐怕只是杯水车薪。13岁的戚夏更是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暴击,如今她身陷抑郁,多次流露出轻生想法,手腕上有多道划伤的痕迹。
据戚夏的一位同学反映,那次她也被罚了300个下蹲,另加10圈鸭子步。当时生活老师坐在门口说“使劲整、使劲整”。如今戚夏落下终身残疾,楼长学姐是始作俑者,但生活老师难辞其咎。
即便没有人受伤,动辄150个下蹲的处罚,显然远远超出了惩戒的尺度,跟体罚无异。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此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杜连森老师发表的论文,就描述过相关问题。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入职校调查,发现“学生的规训与管理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与之相比,技能培养反而退居较为次要的位置。”
之所以这样,一是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比较低,希望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在一个地方规规矩矩地待着,不出事、不惹事就好。
二是,现在的工厂大部分是自动化生产,对工人的要求不高。学生“皮毛式”的技能水平,足以应付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在学校看来,即便花精力培养学生各种技能,他们出去后也难有用武之地,不如着重养成他们的纪律性,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守规矩的打工人。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职校都爱在查寝问题上吹毛求疵,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养成教育。
有职校老师说,职校就像一个托儿所,即便纪律严格,但违纪行为仍屡见不鲜,对于这些尚未成年、又比较反叛的学生,只能用高中一样的教育方式。
更有职校校长坦言,“多办一所我们这样的学校,少办一所监狱”。
而学生则抱怨,日益空洞的职业教育很难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只能在无聊和乏味中度过五年的光阴。可以预见,只要职校轻技能重管理的培养模式不改变,张美玉学姐的角色依然会层出不穷,戚夏遭遇的体罚手段还会上演。
受产业环境的限制,短期内,职校的生存逻辑很难改变,但对于就读的学生而言,人生没有多少个五年可以浪费,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托管所,而是真正的可以改变人生的教育。
职业学校不能偏离重心,更不能为了管理不择手段,给学生带去身心伤害,让他们过早地中断向上的梦想,失去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