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产能不足呗。。。
而且14nm芯片面积大,不容易积热,10nm移动端反正不能上水冷,积热问题不大
Intel 10nm频率一直上不去,笔记本端低压用用还能凑合,上台式大概率开倒车[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7a0ee49.png[/img]
移动端对功耗更敏感。桌面弄个200w的也捏着鼻子用了,移动端可不敢。
Reply to [pid=515325359,26718583,1]Reply[/pid] Post by [uid=62443631]奥里给是无敌的[/uid] (2021-05-12 13:02)
10nm可以塞进更多的核心呀,那功耗不是更高了
产能不足。Intel对产品的优先级是服务器>移动端>桌面端。
一个是产能,一个是新制程开始imc和主频提升都比较困难需要打磨,移动端刚好对这两项没桌面要求这么严苛。
你看10nm已经3个加好号了。
之前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昨天Intel已经不打太极正面回答了
Q:为什么没有把 H45 的 Die 放到桌面端?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成本还是产能?
A:如果说哪一个 OEM 厂商想把这个产品推到 95W 或者是 100W 以上的 TDP,让它持续工作,这种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因为高端台式机是为这样的高功耗的设计点来设计和调优的。像这样的笔记本 CPU 是不能够在那种工况下连续工作的。
新工艺一般先做超低压,核心少面积小,基频和全核都低,应对良率低的现状。良率上来以后搞服务器处理器,基频低全核频率也低。工艺打磨到能稳定上高频,功耗控制住以后才是桌面消费级。
可能是因为Intel有拿移动端试水的惯例?初代量产型14nm就是用在Broadwell-U上的(五代低压,发布于15年第1季度)[s:ac:愁]
[quote][pid=515336571,26718583,1]Reply[/pid] Post by [uid=60103426]小大熊猫[/uid] (2021-05-12 13:50):
可能是因为Intel有拿移动端试水的惯例?初代量产型14nm就是用在Broadwell-U上的(五代低压,发布于15年第1季度)[s:ac:愁][/quote]当年台式机奔4网络爆发架构,移动端的奔m迅驰平台就已经酷睿架构了
本质说桌面不太在意功耗,所以会更需要工艺性能,单就说工艺性能来说14+++肯定比10强得多。10从初代砍掉的10,到10+到10SF进度是落后的,工艺性能也追不上14+++,所以桌面来不及上了,桌面要等到年底的10ESF才能用。
14+++最大的问题其实在密度太低导致没办法做大缓存[s:ac:哭笑]所以IPC能做上去,但游戏打不过人隔壁32MB L3。
intel移动处理器市场份额83.5%,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份额49.8%,哪个先发还有悬念吗?
h45的核显是32eu和16eu,pcie4.0通道20条,缓存24m,内存控制器一样的分频机制,怎么看着比桌面11代更像桌面11代呢[s:ac:哭笑]
[quote][pid=515368499,26718583,1]Reply[/pid] Post by [uid=26558596]psps3[/uid] (2021-05-12 15:52):
h45的核显是32eu和16eu,pcie4.0通道20条,缓存24m,内存控制器一样的分频机制,怎么看着比桌面11代更像桌面11代呢[s:ac:哭笑][/quote][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核显解码都砍了,IPC追上zen3 APU(貌似),共44pcie通道,还真能放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