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zzyGlazer
2025-07-13T14:43:18+00:00
个人试驾感觉(试驾车标准版橙色)
天际屏噱头多于实际,确实在太大阳下也能清晰看到,但说比普通的仪表盘好多少没感觉出来
轮毂是大大的减分项,只有漩涡轮毂是没有塑料片挡着的,光环和钻石轮毂都有塑料片,丑到爆炸,选配光环轮毂的应该是怨种中的怨种了
前挡风玻璃内饰反光这事没感觉出来,可能因为我是蓝内饰的关系,仔细看当然有,但什么车仔细看都会有,这是物理规律,反正完全不影响开车
驾驶体验,挺好挺顺滑,开的舒适模式,动能回收不开。 中间体验了一下运动模式,说实话没感觉到差别,但动能回收给我拉满后我坐滴滴车的感觉瞬间上来了,有点晕车
非常满意的点是驾驶位的坐姿设计很舒服,我人比较矮但也有足够的视野和舒服的操作空间。反例就是飞度的座椅调到我最舒服的姿势后,方向盘会把时速表挡住,设计师真是该死
后排空间完全足够,黑后排空间狭小的完全是乱黑,当然你们那人均身高190往上的话,那你有道理
其实说要在20分钟的试驾时间感受到什么很能吹的点,那是没有,一台25万的车能玩出什么花来,没有明显缺点就是最大优点
至于车辆安全性,耐用性,稳定性这些,至少雷军已经用su7的成功和24小时耐力测试把我说服了,日后是否有变数那也得开了再说
总的来说,小米车主+1
-----------------------一些逼逼叨叨可以不看----------------------------------------------------------------------------------------------------------------------------------------
说说我自己,典型的亚空间用户,十年驾龄,主要开的是福特福克斯,偶尔开开我妈的飞度和我爸的日产,朋友的别克,亲戚的大众之类的也开过。
驾龄和年龄原因,不信任电车,不信任智驾,2024年之前电车在我这里还是直接等同于一键火化机,而智驾到今天在我看来都等同于把命压上赌桌
作为一个普通打工人,说我对车毫无了解肯定是不对的,你说什么单电机双电机,800V400V我还是懂。但说很了解也不可能,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意愿去研究,这个架构那个技术标准的在我这纯扯淡,能知道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安全一些就已经很努力了
2023年开始考虑换车,一开始头脑发热奔着是macan去的,23年的macan已经落伍了至少保时捷牌子还撑着,后面因为房子之类其他因素,脑子清醒些了把预算压到30万以内
后来考虑奥迪Q5,宝马等,选择面也挺多开始纠结住了,而且老福特刚过十年,各方面状况都还可以还是将就着开了
小米SU7上线后我是当笑话看的,前有一堆造车新势力死在沙滩上,再加上我本身就对小米没多少了解,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就是价格便宜,质量一般,对品质无所谓的可以买。真要说的话我还买过华为的保时捷手机,但华为后面在NOVA系列的骚操作也让我脱粉了
但后面无论是su7的销量,还是全网追着黑su7的新闻,都让我对小米汽车改观了,因为我对车辆最重要的安全性打分,小米居然是差点满分(电车永远不可能满分),而且su7从来没爆发过像特斯拉那种刹不住车,和其他杂牌车的莫名其妙自燃事故新闻,鬼火少年车主上绿化带和自动泊车撞墙,我的评价就是车主傻逼,智驾和用智驾的都是傻逼,对于黑料基本集中在车主,而非车质量这件事情。让我有意愿和动力真正去了解一下小米汽车的客观水平到底如何
了解之后,YU7就成为我换车的唯一电车选项,当时看完配置公布的心理预算是25万以内,因为送了座椅所以还是挺满意,当晚卡点就锁单成功了,买的就是最普通的钛金属银+蓝内饰 ,17周交车。
但我直到今天去试驾之前,都没有把这车完全锁死,始终打算的是如果试驾不满意就换别的,5000定金还是损失得起
今天试驾后就放心了,就这个不换了。至于其他友商的竞品电车,从头到尾都不在我考虑范围内,我要是不买yu7,还是只会回去买油车
天际屏噱头多于实际,确实在太大阳下也能清晰看到,但说比普通的仪表盘好多少没感觉出来
轮毂是大大的减分项,只有漩涡轮毂是没有塑料片挡着的,光环和钻石轮毂都有塑料片,丑到爆炸,选配光环轮毂的应该是怨种中的怨种了
前挡风玻璃内饰反光这事没感觉出来,可能因为我是蓝内饰的关系,仔细看当然有,但什么车仔细看都会有,这是物理规律,反正完全不影响开车
驾驶体验,挺好挺顺滑,开的舒适模式,动能回收不开。 中间体验了一下运动模式,说实话没感觉到差别,但动能回收给我拉满后我坐滴滴车的感觉瞬间上来了,有点晕车
非常满意的点是驾驶位的坐姿设计很舒服,我人比较矮但也有足够的视野和舒服的操作空间。反例就是飞度的座椅调到我最舒服的姿势后,方向盘会把时速表挡住,设计师真是该死
后排空间完全足够,黑后排空间狭小的完全是乱黑,当然你们那人均身高190往上的话,那你有道理
其实说要在20分钟的试驾时间感受到什么很能吹的点,那是没有,一台25万的车能玩出什么花来,没有明显缺点就是最大优点
至于车辆安全性,耐用性,稳定性这些,至少雷军已经用su7的成功和24小时耐力测试把我说服了,日后是否有变数那也得开了再说
总的来说,小米车主+1
-----------------------一些逼逼叨叨可以不看----------------------------------------------------------------------------------------------------------------------------------------
说说我自己,典型的亚空间用户,十年驾龄,主要开的是福特福克斯,偶尔开开我妈的飞度和我爸的日产,朋友的别克,亲戚的大众之类的也开过。
驾龄和年龄原因,不信任电车,不信任智驾,2024年之前电车在我这里还是直接等同于一键火化机,而智驾到今天在我看来都等同于把命压上赌桌
作为一个普通打工人,说我对车毫无了解肯定是不对的,你说什么单电机双电机,800V400V我还是懂。但说很了解也不可能,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意愿去研究,这个架构那个技术标准的在我这纯扯淡,能知道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安全一些就已经很努力了
2023年开始考虑换车,一开始头脑发热奔着是macan去的,23年的macan已经落伍了至少保时捷牌子还撑着,后面因为房子之类其他因素,脑子清醒些了把预算压到30万以内
后来考虑奥迪Q5,宝马等,选择面也挺多开始纠结住了,而且老福特刚过十年,各方面状况都还可以还是将就着开了
小米SU7上线后我是当笑话看的,前有一堆造车新势力死在沙滩上,再加上我本身就对小米没多少了解,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就是价格便宜,质量一般,对品质无所谓的可以买。真要说的话我还买过华为的保时捷手机,但华为后面在NOVA系列的骚操作也让我脱粉了
但后面无论是su7的销量,还是全网追着黑su7的新闻,都让我对小米汽车改观了,因为我对车辆最重要的安全性打分,小米居然是差点满分(电车永远不可能满分),而且su7从来没爆发过像特斯拉那种刹不住车,和其他杂牌车的莫名其妙自燃事故新闻,鬼火少年车主上绿化带和自动泊车撞墙,我的评价就是车主傻逼,智驾和用智驾的都是傻逼,对于黑料基本集中在车主,而非车质量这件事情。让我有意愿和动力真正去了解一下小米汽车的客观水平到底如何
了解之后,YU7就成为我换车的唯一电车选项,当时看完配置公布的心理预算是25万以内,因为送了座椅所以还是挺满意,当晚卡点就锁单成功了,买的就是最普通的钛金属银+蓝内饰 ,17周交车。
但我直到今天去试驾之前,都没有把这车完全锁死,始终打算的是如果试驾不满意就换别的,5000定金还是损失得起
今天试驾后就放心了,就这个不换了。至于其他友商的竞品电车,从头到尾都不在我考虑范围内,我要是不买yu7,还是只会回去买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