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tline
2021-11-08T15:08:37+00:00
(来源:宁波晚报)
41岁的孙女士是个全职妈妈,自从女儿出生后,就从职场回归家庭。
去年9月,女儿如愿进入一所优质初中,并选择了寄宿。
孙女士本想着,女儿寄宿后,多年被困在家庭的自己可以“解放”了。
没想到,女儿读初中后,第一个月,她的开销有点大,用了4万多。
第二个月,开销更大了。很快,每个月的开销稳定在15-20万。
而女儿读初中前,孙女士每月支出的家庭开销在1万元左右。
买的最多的就三样:化妆品、衣服、日用品。
化妆品中,买的最多的是口红。
一年也化不了几次妆,可是,每次经过化妆品柜台时,不知道怎么,就会拐过去,对着镜子试色,又买一支。
她也分辨不清,今天买的这支和前几天买的这支有什么细微差别。
今年6月,她在几天里,先后买了100多袋大米,每袋有20斤。这远远超过了小家庭的需求。为了不让家人发现,她特地把米存放在名下的3处房子中。
“我也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这样买下去不是办法。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孙女士说,自己每天都很烦,很空虚,一烦就想买东西,不买东西就更烦。
买了当时会舒服一些,但过一会,又会后悔为什么又买东西,内心更烦躁。
她陷入这样的死循环,找不到出口。
丈夫给她挂了医生的号。
他说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
一是妻子高昂的家庭花销让他在经济上难以承受。
二是妻子脾气越来越差,特别容易发火,除了买东西积极,平时都很懒散。
女儿也赞同父亲的观点,觉得妈妈变了一个人,本来很温和的人,现在变得很容易发怒。
经过诊断,孙女士被确定患了“购物成瘾障碍、焦虑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为什么买口红?她给的答案是:涂口红年轻,我怕自己老了。
为什么买日用品?她回答:可能觉得自己这样是更称职的主妇吧。
女儿寄宿后,好像我这个全职主妇就是个闲人,没什么价值。
购物可以让我短暂的快乐,缓解紧张和焦躁,却陷入长久的痛苦和自责。
针对孙女士的焦虑情绪,医生开了药物,用以缓解焦虑情绪。针对购物行为,医生也给出了建议。
首先,逐步减少购物的预算。
其次,记录一下购物清单、花费,改变购物相关的想法和感受。买东西前,先冷静考虑一下,确定是否需要。多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用到这个东西,还是为了靠这个来缓解焦虑。
另外,学习识别和处理情绪,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把购物当成主业,不要通过购物来解决问题。
孙女士的丈夫也领到了两项任务。
一是多和妻子交流。女儿寄宿后,妻子少了个交流对象,夫妻间也应该多沟通。
二是多肯定她作为全职太太的价值。哪怕女儿寄宿了,妻子在这个家还是创造了很多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近,孙女士来复诊,她说自己松了一口气——情绪平和了很多,买的少多了,现在每个月花销在两万左右,和以前基本持平。
她还学会了游泳,跟朋友开始学摄影。
医生说,从业以来,像孙女士这样共病焦虑症的购物成瘾障碍案例,他在门诊碰到的不太多。
躁狂发作期间的过度挥霍较为常见,患者情绪高涨,从而出现过度消费的挥霍行为。
他有个患者,没有遵医嘱服药,躁狂发作期一天内用了150多万,疯狂购物,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透支了信用卡。
当天,她一口气买了套单身公寓,把家电全部换成新的,买了一辆车,又赶去买了首饰。
“购物会给人带来快感,能让人身心愉悦,能安抚一些不良情绪,但过分沉迷购物,购买明显不符合财务状况的消费,那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需要心理干预。”
宁波市康宁医院副院长禹海航介绍,在一些躁狂症患者身上常常会有过度购物的表现。
他遇到过一位患者,发病的时候喜欢买东西,虽然家人发现后追回了一些不合理购物消费,但还有不少无法追回,这些年来她已经挥霍了上百万元,其中同一款钻戒就连续买了好几个一模一样的。
“出现过度购物问题,不要光从购物本身找原因。”
禹海航说,像这样的情况,需要寻找患者生活中有没有过于压抑的现实问题。
比如工作的不愉快,家庭关系的矛盾等等,很多人是因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不能得到满足,或人际关系的不顺所以采取购物的方式来纾解压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寻找背后的原因,购物成瘾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41岁的孙女士是个全职妈妈,自从女儿出生后,就从职场回归家庭。
去年9月,女儿如愿进入一所优质初中,并选择了寄宿。
孙女士本想着,女儿寄宿后,多年被困在家庭的自己可以“解放”了。
没想到,女儿读初中后,第一个月,她的开销有点大,用了4万多。
第二个月,开销更大了。很快,每个月的开销稳定在15-20万。
而女儿读初中前,孙女士每月支出的家庭开销在1万元左右。
买的最多的就三样:化妆品、衣服、日用品。
化妆品中,买的最多的是口红。
一年也化不了几次妆,可是,每次经过化妆品柜台时,不知道怎么,就会拐过去,对着镜子试色,又买一支。
她也分辨不清,今天买的这支和前几天买的这支有什么细微差别。
今年6月,她在几天里,先后买了100多袋大米,每袋有20斤。这远远超过了小家庭的需求。为了不让家人发现,她特地把米存放在名下的3处房子中。
“我也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这样买下去不是办法。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孙女士说,自己每天都很烦,很空虚,一烦就想买东西,不买东西就更烦。
买了当时会舒服一些,但过一会,又会后悔为什么又买东西,内心更烦躁。
她陷入这样的死循环,找不到出口。
丈夫给她挂了医生的号。
他说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
一是妻子高昂的家庭花销让他在经济上难以承受。
二是妻子脾气越来越差,特别容易发火,除了买东西积极,平时都很懒散。
女儿也赞同父亲的观点,觉得妈妈变了一个人,本来很温和的人,现在变得很容易发怒。
经过诊断,孙女士被确定患了“购物成瘾障碍、焦虑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为什么买口红?她给的答案是:涂口红年轻,我怕自己老了。
为什么买日用品?她回答:可能觉得自己这样是更称职的主妇吧。
女儿寄宿后,好像我这个全职主妇就是个闲人,没什么价值。
购物可以让我短暂的快乐,缓解紧张和焦躁,却陷入长久的痛苦和自责。
针对孙女士的焦虑情绪,医生开了药物,用以缓解焦虑情绪。针对购物行为,医生也给出了建议。
首先,逐步减少购物的预算。
其次,记录一下购物清单、花费,改变购物相关的想法和感受。买东西前,先冷静考虑一下,确定是否需要。多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用到这个东西,还是为了靠这个来缓解焦虑。
另外,学习识别和处理情绪,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把购物当成主业,不要通过购物来解决问题。
孙女士的丈夫也领到了两项任务。
一是多和妻子交流。女儿寄宿后,妻子少了个交流对象,夫妻间也应该多沟通。
二是多肯定她作为全职太太的价值。哪怕女儿寄宿了,妻子在这个家还是创造了很多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近,孙女士来复诊,她说自己松了一口气——情绪平和了很多,买的少多了,现在每个月花销在两万左右,和以前基本持平。
她还学会了游泳,跟朋友开始学摄影。
医生说,从业以来,像孙女士这样共病焦虑症的购物成瘾障碍案例,他在门诊碰到的不太多。
躁狂发作期间的过度挥霍较为常见,患者情绪高涨,从而出现过度消费的挥霍行为。
他有个患者,没有遵医嘱服药,躁狂发作期一天内用了150多万,疯狂购物,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透支了信用卡。
当天,她一口气买了套单身公寓,把家电全部换成新的,买了一辆车,又赶去买了首饰。
“购物会给人带来快感,能让人身心愉悦,能安抚一些不良情绪,但过分沉迷购物,购买明显不符合财务状况的消费,那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需要心理干预。”
宁波市康宁医院副院长禹海航介绍,在一些躁狂症患者身上常常会有过度购物的表现。
他遇到过一位患者,发病的时候喜欢买东西,虽然家人发现后追回了一些不合理购物消费,但还有不少无法追回,这些年来她已经挥霍了上百万元,其中同一款钻戒就连续买了好几个一模一样的。
“出现过度购物问题,不要光从购物本身找原因。”
禹海航说,像这样的情况,需要寻找患者生活中有没有过于压抑的现实问题。
比如工作的不愉快,家庭关系的矛盾等等,很多人是因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不能得到满足,或人际关系的不顺所以采取购物的方式来纾解压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寻找背后的原因,购物成瘾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