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经济的严峻形势,是不是已经接近了29大萧条

albirdTOE-avatar

albirdTOE

2022-04-29T23:54:14+00:00

有了过去数次的经验,提前开闸放水,依然走出了一个全球疲软的结局,
热钱多,流动差,无形的手都推不动经历了,只能进一步入局调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过冬
战争手段由于核威胁,没办法做到一战二战的规模,带动经济的水平有限,
全球会进入一个人类黑暗的时代吗?算了一下从50年代冷战到今天,已经高速发展了一甲子……要开始新周期了吗……
варежка из под пива-avatar

варежка из под пива

稳 中 向 好

懂 不 懂 ?
hecyta-avatar

hecyta

你现在敢说29,以后想说啥我都不敢想[s:ac:哭笑]
SamJam-avatar

SamJam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MatasKebabas-avatar

MatasKebabas

50世纪?你是穿越回来的?
Catknip-avatar

Catknip

[quote][pid=607295531,31712214,1]Reply[/pid] Post by [uid=64149531]霖沐细雨[/uid] (2022-05-01 07:55):

稳 中 向 好

懂 不 懂 ?[/quote]Yygq尼玛呢,你的美爹也在倒退啊。全球性衰退你懂?
ArcherSpeed-avatar

ArcherSpeed

二楼四楼呢[s:ac:汗]
Kaoshi-avatar

Kaoshi

[quote][pid=607297031,31712214,1]Reply[/pid] Post by [uid=60245551]食猪而肥[/uid] (2022-05-01 08:12):

50世纪?你是穿越回来的?[/quote]上个世纪50年代呀……
$ebas-avatar

$ebas

[s:ac:茶]历史周期
BeeYann-avatar

BeeYann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什么?他们想拿了瓜还让人种?哦吼,不玩。
N1k-avatar

N1k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1910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场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时,这一比例已低于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Ubapinga-avatar

Ubapinga

现在比三大时期好哪去了,实在不行就再来次进厂上山下乡——现在看起来国家还真就是这个意思,有针对性地给城市减负 甩包袱
donhalt-avatar

donhalt

就我看还差不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还没来,标志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破产现在还没大规模出现,但是目前确实没看到这次的出路在哪里
MatasKebabas-avatar

MatasKebabas

[quote][pid=607297134,31712214,1]Reply[/pid] Post by [uid=63716489]逻辑小怪菜[/uid] (2022-05-01 08:13):

上个世纪50年代呀……[/quote]吓我一跳 我以为50世纪又要冷战了呢
Fl3m-avatar

Fl3m

[quote][tid=31712214]Topic[/tid] Post by [uid=64102570]你的小天使112233[/uid] (2022-05-01 07:54):

有了过去数次的经验,提前开闸放水,依然走出了一个全球疲软的结局,
热钱多,流动差,无形的手都推不动经历了,只能进一步入局调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过冬(美欧日韩)
战争手段由于核威胁,没办法做到一战二战的规模,带动经济的水平有限,
全球会进入一个人类黑暗的时代吗?算了一下从50世纪冷战到今天,已经高速发展了一甲子……要开始新周期了吗?[/quote]没,后面有个柯立芝繁荣,随后大萧条
buncon-avatar

buncon

萧条啥 你收入减少了啊
$ebas-avatar

$ebas

[quote][pid=607297390,31712214,1]Reply[/pid] Post by [uid=62850426]iuzksja223[/uid] (2022-05-01 08:16):

现在比三大时期好哪去了,实在不行就再来次进厂上山下乡——现在看起来国家还真就是这个意思,有针对性地给城市减负[/quote][s:ac:茶]刚搞完城镇化 在上山下乡?是打算960万平方公里都盖上房子还是去当山顶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