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el Noah
2021-07-25T03:29:24+00:00
毕业后作为管培生进了一家大型连锁教育机构k12部门带小班。机构真的是大机构,美国上市的那种,全国都有分校,看着极其正规。
首先是面试环节,由于当初是疫情,是线上面试,讲了段课就给过了,所以门槛有多低你们也能想象得到。但当时我觉得大机构嘛,还是得看学历成绩啥的,我自认为我在这方面不算差,好歹也是个211,高考也是全市前五百。然而正式进公司后才发现十几个新人只有两位本一的……
更无语的是,分配给我们的“师傅”,或者叫“培训师”,还有民办三本毕业的,而且只来了一年。后来经观察,我们这个部门入职年数超过三年的寥寥无几,在这呆满一年你就成“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
作为管培生,培训阶段就被所谓的“校长”各种pua。培训期间录制上课视频满规定次数才能走,每天发个几十块餐补,早上八九点干到晚上八点左右。如果任务重的话,干到十二点也是有可能的。培训阶段就已经如此了,正式上班就更不必说了。
正式上班,第一次带课就是衔接暑假课,所谓的暑假课和健身房的体验课差不多,说是“免费”(当然教材费还是要收的,至于教材值不值那么多钱我持怀疑态度),其实就是把孩子先弄进来,然后掌握他和家长的情况,好让他能用正常价格续下个季度的班。
在这提一句,我们在正式上课前特地穿了正装去拍了职业照,结果第二天我去看宣传海报傻眼了,竟然把我这个普通学校毕业的新人描述成“三年教学经验,海外名校归来”,其他人也是能吹就吹,写宣传词的时候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要是遇到个什么熟人看见海报我岂不是当场社死。领导也是多次嘱咐我们上课时不要“露馅”。
暑假课我们自然是认认真真准备的,但是教材真的是一言难尽,语文教材错字百出,数学教材题目全是网上一搜就有的,我严重怀疑教研部的人是有多摸鱼,不过后来当我知道他们的工资有多低后我反而有些理解他们了。我自认为一个教育机构的核心就该是教研,吃透考点和教材才能上好课嘛,但是没想到教研部的人平时又要上课又要编教材,时间紧任务重,结果基础工资还没前端销售和班主任高。一个教育机构把核心放在了卖课的部门,资本有多恶心我想大家应该都了解了。
做好各种准备终于开始上课了,由于是“免费体验课”,我们并不能拿到他当初承诺的完整的课时费,只能拿七成(听说以前甚至是五成)。后面有某个标准的人数以正常价格续班我们才能拿到完整的钱,目的也是在于让我们老师也多多参与卖课。
宣传说是一个小班不超过十个人,但是也不知道上面给那帮前端销售定了什么样的业绩目标,我平均一个班竟然有16个人,然而教室只是临时加了几张桌子,暑假这么热的天要不是没有空调我真怕孩子们中暑。不过空调也是经常会在高峰期跳闸的……就这他们竟然还敢宣扬“教育环境优越”,我是真的服气。
很多人都以为教育机构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下班后最多答答疑批批作业,其实并不是。我们在上完一整天的课以后,还要给家长打电话,说是询问孩子对老师的印象,其实就是趁机打探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对于续班的态度,并且要邀请他们开家长会。“家长会”,美其名曰帮忙分析孩子问题,其实就是把家长召集在一起好集体卖课。上头规定我们老师必须每天和多少家长打电话,家长不接电话的一定要打到他接为止,这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和骚扰电话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下课后我们在公司的时间,大部分花在了和家长打电话、“铺垫”课程上面,真正批作业答疑分析孩子问题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公司规定早上八点上班五点下班,其实不完成“打电话沟通”的任务你肯定回不成家。就如其他资本企业一样,你晚迟到几分钟打卡,就扣你工资,但你工作到深夜十一点打卡,都不会多给你钱的。如果你真心为孩子好,负责任地一个个批作业,那么你只能牺牲睡觉时间了。但那么晚你给家长微信发批好的作业,会有几个家长能准时看到呢?这不也是变相在打扰他们吗?这就是很矛盾的一点了。
一期暑假课十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能单凭这十节课找出解决几十个学生学习问题的方法,我只能说这种人真的是厉害,百里挑一的那种。所以也别提什么补课能更加个性化制定学习方案了,和上头“招越多人越好”的“初心”就是完全矛盾的,补课老师不是人啊?更何况补课老师水平还不如学校老师呢。
暑假课快结束时就是续班窗口了,续班率直接决定你的工资,所以“沟通电话”要打得更勤快,并且要知道家长到底会不会报课。有的家长含糊其辞,就销售老师班主任一直打,打到他说出“报或不报”为止。有的家长直接拒绝,就微信写小作文持续贩卖焦虑,写到他拉黑你为止。有的家长望价格却步,就怂恿他借钱。这和那些中介有什么区别啊?这尼玛是为了教好孩子吗?这对一些家长来说和骚扰推销电话有何异啊?更绝的是,续班期销售们直接把没续班的人的名字一个个写在黑板上,让老师一个个打电话,报一个划掉一个名字,确定不报的销售就说“这个人死了”,我是真的看不下去。
然后就要吐槽同事们了,随着入职时间越来越长,我也更加了解机构里这帮“老教师”。有人不想着钻研教材,整天花心思学做好看的ppt学讲段子;有人身为“语文学科负责人”,连《且介亭杂文》是谁写的都要百度;有人为了和孩子打好关系让他们和家长说自己的好话,公然带他们一起打王者荣耀;有人天天摸鱼,但是热衷于打小报告搞小团体讨好领导。哦对了,他们大多数没有教资。还好我的师傅很负责,是真心为孩子着想,但是一个月前他跑路了,因为工资实在是太低,自己每天勤勤恳恳干活,到手工资还没到负责忽悠贩卖焦虑的销售的八成。然后上个礼拜我也因为准备进国企跑路了。[s:ac:哭笑]
其实就算把班主任、销售、老师的“课时费”全加一块儿,都不到机构从家长那收的课时费的六成,这种资本主导的机构注定了唯利是图,所谓的教育初心基本没有。把孩子交给这种机构,家长们真的放心嘛?所以国家出面打击这种资本主导的教培机构,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首先是面试环节,由于当初是疫情,是线上面试,讲了段课就给过了,所以门槛有多低你们也能想象得到。但当时我觉得大机构嘛,还是得看学历成绩啥的,我自认为我在这方面不算差,好歹也是个211,高考也是全市前五百。然而正式进公司后才发现十几个新人只有两位本一的……
更无语的是,分配给我们的“师傅”,或者叫“培训师”,还有民办三本毕业的,而且只来了一年。后来经观察,我们这个部门入职年数超过三年的寥寥无几,在这呆满一年你就成“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
作为管培生,培训阶段就被所谓的“校长”各种pua。培训期间录制上课视频满规定次数才能走,每天发个几十块餐补,早上八九点干到晚上八点左右。如果任务重的话,干到十二点也是有可能的。培训阶段就已经如此了,正式上班就更不必说了。
正式上班,第一次带课就是衔接暑假课,所谓的暑假课和健身房的体验课差不多,说是“免费”(当然教材费还是要收的,至于教材值不值那么多钱我持怀疑态度),其实就是把孩子先弄进来,然后掌握他和家长的情况,好让他能用正常价格续下个季度的班。
在这提一句,我们在正式上课前特地穿了正装去拍了职业照,结果第二天我去看宣传海报傻眼了,竟然把我这个普通学校毕业的新人描述成“三年教学经验,海外名校归来”,其他人也是能吹就吹,写宣传词的时候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要是遇到个什么熟人看见海报我岂不是当场社死。领导也是多次嘱咐我们上课时不要“露馅”。
暑假课我们自然是认认真真准备的,但是教材真的是一言难尽,语文教材错字百出,数学教材题目全是网上一搜就有的,我严重怀疑教研部的人是有多摸鱼,不过后来当我知道他们的工资有多低后我反而有些理解他们了。我自认为一个教育机构的核心就该是教研,吃透考点和教材才能上好课嘛,但是没想到教研部的人平时又要上课又要编教材,时间紧任务重,结果基础工资还没前端销售和班主任高。一个教育机构把核心放在了卖课的部门,资本有多恶心我想大家应该都了解了。
做好各种准备终于开始上课了,由于是“免费体验课”,我们并不能拿到他当初承诺的完整的课时费,只能拿七成(听说以前甚至是五成)。后面有某个标准的人数以正常价格续班我们才能拿到完整的钱,目的也是在于让我们老师也多多参与卖课。
宣传说是一个小班不超过十个人,但是也不知道上面给那帮前端销售定了什么样的业绩目标,我平均一个班竟然有16个人,然而教室只是临时加了几张桌子,暑假这么热的天要不是没有空调我真怕孩子们中暑。不过空调也是经常会在高峰期跳闸的……就这他们竟然还敢宣扬“教育环境优越”,我是真的服气。
很多人都以为教育机构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下班后最多答答疑批批作业,其实并不是。我们在上完一整天的课以后,还要给家长打电话,说是询问孩子对老师的印象,其实就是趁机打探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对于续班的态度,并且要邀请他们开家长会。“家长会”,美其名曰帮忙分析孩子问题,其实就是把家长召集在一起好集体卖课。上头规定我们老师必须每天和多少家长打电话,家长不接电话的一定要打到他接为止,这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和骚扰电话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下课后我们在公司的时间,大部分花在了和家长打电话、“铺垫”课程上面,真正批作业答疑分析孩子问题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公司规定早上八点上班五点下班,其实不完成“打电话沟通”的任务你肯定回不成家。就如其他资本企业一样,你晚迟到几分钟打卡,就扣你工资,但你工作到深夜十一点打卡,都不会多给你钱的。如果你真心为孩子好,负责任地一个个批作业,那么你只能牺牲睡觉时间了。但那么晚你给家长微信发批好的作业,会有几个家长能准时看到呢?这不也是变相在打扰他们吗?这就是很矛盾的一点了。
一期暑假课十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能单凭这十节课找出解决几十个学生学习问题的方法,我只能说这种人真的是厉害,百里挑一的那种。所以也别提什么补课能更加个性化制定学习方案了,和上头“招越多人越好”的“初心”就是完全矛盾的,补课老师不是人啊?更何况补课老师水平还不如学校老师呢。
暑假课快结束时就是续班窗口了,续班率直接决定你的工资,所以“沟通电话”要打得更勤快,并且要知道家长到底会不会报课。有的家长含糊其辞,就销售老师班主任一直打,打到他说出“报或不报”为止。有的家长直接拒绝,就微信写小作文持续贩卖焦虑,写到他拉黑你为止。有的家长望价格却步,就怂恿他借钱。这和那些中介有什么区别啊?这尼玛是为了教好孩子吗?这对一些家长来说和骚扰推销电话有何异啊?更绝的是,续班期销售们直接把没续班的人的名字一个个写在黑板上,让老师一个个打电话,报一个划掉一个名字,确定不报的销售就说“这个人死了”,我是真的看不下去。
然后就要吐槽同事们了,随着入职时间越来越长,我也更加了解机构里这帮“老教师”。有人不想着钻研教材,整天花心思学做好看的ppt学讲段子;有人身为“语文学科负责人”,连《且介亭杂文》是谁写的都要百度;有人为了和孩子打好关系让他们和家长说自己的好话,公然带他们一起打王者荣耀;有人天天摸鱼,但是热衷于打小报告搞小团体讨好领导。哦对了,他们大多数没有教资。还好我的师傅很负责,是真心为孩子着想,但是一个月前他跑路了,因为工资实在是太低,自己每天勤勤恳恳干活,到手工资还没到负责忽悠贩卖焦虑的销售的八成。然后上个礼拜我也因为准备进国企跑路了。[s:ac:哭笑]
其实就算把班主任、销售、老师的“课时费”全加一块儿,都不到机构从家长那收的课时费的六成,这种资本主导的机构注定了唯利是图,所谓的教育初心基本没有。把孩子交给这种机构,家长们真的放心嘛?所以国家出面打击这种资本主导的教培机构,我举双手双脚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