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Aenith-avatar

Aenith

2020-11-05T19:55:49+00:00

骨科,神外,心外,颅脑外科,这些科室的材料都是贵的吓死人,出厂成本价是售价的10%都是药商有良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并不是黑心商人赚黑心钱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大概概括一下主要有四个原因:
1.医生收入太低。
二三线普通三甲医生账面上的明面工资一般也就两万多(城市不一样,医院不一样,科室不一样,差距很大,两三万算是取个中位数),欧美日本的医生收入有多高看病有多贵大家都有耳闻,我国的医疗资源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要贯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所有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压力自然就来到了医保和医院这边,医保亏空、公立医生收入低的情况只能算是时代的牺牲品,这是政治任务,为了国家和人民你必须奉献。
成绩优异,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每天累得跟条狗一样结果拿的还没码农多,自然就会心生不满,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医生就容易被药代之类的蛊惑,拿拿回扣什么的也就是顺水推舟。
当务之急是提高医生待遇,医药分家,这一点美国做的很好,医生只看病开处方,你拿着处方自己随便找药店买,想买啥牌子买啥牌子。

2.药代的作用太大。
同一种药几十个牌子摆在你面前,你医院就是财神爷,谁中标了谁就能源源不断的赚票子,中国基本上没啥原研药,大家都是做仿制药/器材的,除了原版,凭什么选你?还不就靠各位药代各显神通啰,药商的营销成本是非常高的,这笔钱各家都舍得出,就是用钱砸,反正日后都能连本带利赚回来。药商在定价的时候就已经把这部分成本计算进去了。

3.国内厂家的生存环境恶劣。
国内几个巨头,除了国字头有政策扶持,其他的几个民营巨头能活到今天还越做越大基本上都是尸山血海爬出来的(比如恒瑞),研发太烧钱而且回报周期长很容易把自己作死,做做仿制药/器材,中成药低风险高收益何乐而不为,产品质量跟国外比可能差一点,主要还是营销为王,只要质量没问题卖的出去就是胜利,剩下的躺着数钱就行。

4.国外厂家定价权
以前很多器材和设备需要进口,外国人就欺负你中国人没有,漫天要价,一台进口呼吸机百八十万,国产的直接干到30万以下还能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