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11c_
2022-02-08T01:14:54+00:00
原文[url]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691320[/url]
这篇14年发表的文章提前反应出了归化问题与其原因,此文很长需要耐心阅读,解释了规划运动员的性质特点、历史上规划运动员对民族国家的影响、国内或地区联赛与代表国家比赛的区别、‘外包’的底线等现在突出问题
2L会贴出全文
[导读]体育人才的全球流动,是当今时代的显著趋势。然而,“运动无国界,运动员却有祖国。”这句话在以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为代表的国际体育赛事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也正因其民族性因素,这些赛事往往极具吸引力。而由于这类赛事带有“为国争光”的荣誉追求,外籍或归化的体育人才往往更容易引发争议。近期冬奥会上,就有一些归化运动员和跨国执教的教练员被推入舆论漩涡之中,同时引发国内和国际的大范围争议,甚至遭遇网络暴力。
本文指出,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壮大,亟需合理分析运动员跨国流动与“荣誉外包”现象,探寻民族情绪与荣誉追求的平衡之道。作者认为,应区分以商业利益为中心的职业体育,和以高度竞争为特征的精英体育。在职业体育中,联赛“雇佣兵”模式及其全球发展,已获普遍共识。但精英体育更多选拔代表国家最高竞技水平的本国公民参赛。以奥运会和世界杯为代表的精英体育赛事所承载的民族与文化涵义,与职业赛事截然不同。在精英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代表一个国家参赛的动机,要建立在对文化团结、爱和自豪的祖国真实感觉之上。而出于功利意识,直接雇佣外援来“为国争光”的模式,不仅容易引发争议,也可能对政治文化生态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指出,“唯荣誉论”和“唯奖牌论”并不是看待归化运动员的理性方式。关键是如何融入国家边界意识,并平衡民族情绪、化解社会争议。在各种是是非非之外,我们更要看到国家边界意识的能动性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且思考:移民时代,如何定义一个国家的边界。
本文原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转自“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特此编发,供读者思考。
这篇14年发表的文章提前反应出了归化问题与其原因,此文很长需要耐心阅读,解释了规划运动员的性质特点、历史上规划运动员对民族国家的影响、国内或地区联赛与代表国家比赛的区别、‘外包’的底线等现在突出问题
2L会贴出全文
[导读]体育人才的全球流动,是当今时代的显著趋势。然而,“运动无国界,运动员却有祖国。”这句话在以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为代表的国际体育赛事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也正因其民族性因素,这些赛事往往极具吸引力。而由于这类赛事带有“为国争光”的荣誉追求,外籍或归化的体育人才往往更容易引发争议。近期冬奥会上,就有一些归化运动员和跨国执教的教练员被推入舆论漩涡之中,同时引发国内和国际的大范围争议,甚至遭遇网络暴力。
本文指出,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壮大,亟需合理分析运动员跨国流动与“荣誉外包”现象,探寻民族情绪与荣誉追求的平衡之道。作者认为,应区分以商业利益为中心的职业体育,和以高度竞争为特征的精英体育。在职业体育中,联赛“雇佣兵”模式及其全球发展,已获普遍共识。但精英体育更多选拔代表国家最高竞技水平的本国公民参赛。以奥运会和世界杯为代表的精英体育赛事所承载的民族与文化涵义,与职业赛事截然不同。在精英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代表一个国家参赛的动机,要建立在对文化团结、爱和自豪的祖国真实感觉之上。而出于功利意识,直接雇佣外援来“为国争光”的模式,不仅容易引发争议,也可能对政治文化生态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指出,“唯荣誉论”和“唯奖牌论”并不是看待归化运动员的理性方式。关键是如何融入国家边界意识,并平衡民族情绪、化解社会争议。在各种是是非非之外,我们更要看到国家边界意识的能动性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且思考:移民时代,如何定义一个国家的边界。
本文原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转自“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特此编发,供读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