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nxeu
2021-07-01T12:47:37+00:00
王琼在《双溪杂记》里面讲道:“国初定制,百官俸给皆支本色米石,如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足勾养廉用度。”
理论上官员的俸禄已经够吃饭了,如果一个月能足额领到七石米,完全是够全家人吃的
但是发展到明朝官员不贪吃不上饭的原因是什么呢?
“[/b]后改四品以上,三分本色,七分折色;五品以下,四分本色,六分折色。后又改在外官,月支本色米二石,其余俱支折色。其折色以钞为则[/b],每米一石折钞十五贯或二十贯,每布一匹折米二十石。京官折俸四五年不得一支,外官通不得支。此贪婪之难禁也。”
问题就出在这个折色上面,后来有了折色这东西以后,每个月发俸禄的时候,就按照比例折算成钞票发下来,一开始大明的宝钞还算坚挺
但是
越到后来者钞票贬值的越厉害,到了后期就跟金圆券差不多,拿出来上街就是废纸,根本买不到东西
那不贪,一家老小还怎么吃饭啊[s:ac:哭笑][s:ac:哭笑]
理论上官员的俸禄已经够吃饭了,如果一个月能足额领到七石米,完全是够全家人吃的
但是发展到明朝官员不贪吃不上饭的原因是什么呢?
“[/b]后改四品以上,三分本色,七分折色;五品以下,四分本色,六分折色。后又改在外官,月支本色米二石,其余俱支折色。其折色以钞为则[/b],每米一石折钞十五贯或二十贯,每布一匹折米二十石。京官折俸四五年不得一支,外官通不得支。此贪婪之难禁也。”
问题就出在这个折色上面,后来有了折色这东西以后,每个月发俸禄的时候,就按照比例折算成钞票发下来,一开始大明的宝钞还算坚挺
但是
越到后来者钞票贬值的越厉害,到了后期就跟金圆券差不多,拿出来上街就是废纸,根本买不到东西
那不贪,一家老小还怎么吃饭啊[s:ac:哭笑][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