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ac
2021-08-12T13:44:21+00:00
刚才有个帖子[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8150140][讨论]原来陕西的拼音不是shanxi[/url]提到发现上海陕西路站的拼音写的是shaanxi,跟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
这确实是为了和山西作区分而保留的不同,不过这个拼写也不是生造的。这里小小科普一下这个shaan的来历:国语罗马字。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种印象:“民国的时候没有汉语拼音,大家用的是新华字典后面那个注音符号。”实际上这种印象,对也不对。
注音符号确实是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使用的,它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颁布使用,后来被台湾省继承,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不过实际上清末民国时期诞生了非常多的汉字注音方案,比如威妥玛拼音、邮政式拼音、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北拉)等等,也包括贡献了shaan这个拼写的国语罗马字。
国语罗马字由林语堂倡议,赵元任作主要研究,最终于1928年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这套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拼写,而不是附加符号表示声调。
具体是这么表示的:
一声
一般来说一声保持原样,不变
但如果声母是m n l r之一的话,就在声母后加h,诸如mha妈,nhau孬,lhau捞,rheng扔
特别韵母:“知蚩诗日资呲丝”的韵母,不像今天写作i,而是写作y
(知蚩诗 的声母跟 鸡期西 的声母在国罗里是一样的,都拼作j ch sh)
二声
如果声母是m n l r之一的话,就保持原样
如果韵母以i u开头(国罗没有ü这个字母,拼成iu,看作是以i开头)
就把i u改成y w,比如yan炎,wei围,chyuan全(一声的话就是 ian烟,uei威,chiuan圈)
如果是单韵母i,u的话,拼成yi,wu
比如 chyi席 lwu炉
除了这种之外,比如韵母以a,o,e开头,或是单独的y,就在最后一个元音字母后加r,
从a ai au an ang o e ei ou en eng el
变成ar air aur arn arng or er eir our ern erng erl ir ur yr
(au, el相当于汉语拼音ao, er)
特别韵母:“知蚩诗日资呲丝”的韵母,二声同a,o,e写作yr
三声
同样分开说,
如果韵母以i u开头,后面还有元音,就改成e o,比如 jean碱 goan管 eu语
除了上面这种,其它的,包括韵母以a,o,e开头,或是元音只有单独的i,u,y,就双写第一个字母
比如标题里提到的shaan陕,就是根据这个规则双写出来的
其它的比如 tzuu祖 tsyy此 piin品 eel耳
四声
四声用改韵尾表示
如果韵母以a,o,e,y结尾或者是d单独的,加h
如果韵母以i,u结尾,就改成y,w
如果韵母以n,ng结尾,就改成nn,nq
如果韵母是el(“二”的韵母),就写成 ell二
总之……这套规则是挺麻烦的,确实能写,但相当不好学,所以基本只有28年以后的民国字典在用。
后来台湾省想在注音符号之外搞一套拉丁字母的拼音的时候,就想着借这个方案去,但也嫌这套规则实在是太冗长了,就学汉语拼音也改成了符号标调……
总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参考的前辈之一。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新中国又搞的,突出贡献是搞出了z c s; zh ch sh; j q x这三组歪果仁完全不会念的字母用法(不过这也不重要,咱中国人能懂就行了)
最后,我刚才也提到了,shaanxi这个拼法只有前半段是来自于国语罗马字,因为国罗里“西”的声母是写成sh的,“黑”的声母才是x,“陕西”应该拼成shaanshi。现代只是把这个半截残留搬出来区分两个同音不同调的省。
这确实是为了和山西作区分而保留的不同,不过这个拼写也不是生造的。这里小小科普一下这个shaan的来历:国语罗马字。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种印象:“民国的时候没有汉语拼音,大家用的是新华字典后面那个注音符号。”实际上这种印象,对也不对。
注音符号确实是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使用的,它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颁布使用,后来被台湾省继承,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不过实际上清末民国时期诞生了非常多的汉字注音方案,比如威妥玛拼音、邮政式拼音、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北拉)等等,也包括贡献了shaan这个拼写的国语罗马字。
国语罗马字由林语堂倡议,赵元任作主要研究,最终于1928年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这套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拼写,而不是附加符号表示声调。
具体是这么表示的:
一声
一般来说一声保持原样,不变
但如果声母是m n l r之一的话,就在声母后加h,诸如mha妈,nhau孬,lhau捞,rheng扔
特别韵母:“知蚩诗日资呲丝”的韵母,不像今天写作i,而是写作y
(知蚩诗 的声母跟 鸡期西 的声母在国罗里是一样的,都拼作j ch sh)
二声
如果声母是m n l r之一的话,就保持原样
如果韵母以i u开头(国罗没有ü这个字母,拼成iu,看作是以i开头)
就把i u改成y w,比如yan炎,wei围,chyuan全(一声的话就是 ian烟,uei威,chiuan圈)
如果是单韵母i,u的话,拼成yi,wu
比如 chyi席 lwu炉
除了这种之外,比如韵母以a,o,e开头,或是单独的y,就在最后一个元音字母后加r,
从a ai au an ang o e ei ou en eng el
变成ar air aur arn arng or er eir our ern erng erl ir ur yr
(au, el相当于汉语拼音ao, er)
特别韵母:“知蚩诗日资呲丝”的韵母,二声同a,o,e写作yr
三声
同样分开说,
如果韵母以i u开头,后面还有元音,就改成e o,比如 jean碱 goan管 eu语
除了上面这种,其它的,包括韵母以a,o,e开头,或是元音只有单独的i,u,y,就双写第一个字母
比如标题里提到的shaan陕,就是根据这个规则双写出来的
其它的比如 tzuu祖 tsyy此 piin品 eel耳
四声
四声用改韵尾表示
如果韵母以a,o,e,y结尾或者是d单独的,加h
如果韵母以i,u结尾,就改成y,w
如果韵母以n,ng结尾,就改成nn,nq
如果韵母是el(“二”的韵母),就写成 ell二
总之……这套规则是挺麻烦的,确实能写,但相当不好学,所以基本只有28年以后的民国字典在用。
后来台湾省想在注音符号之外搞一套拉丁字母的拼音的时候,就想着借这个方案去,但也嫌这套规则实在是太冗长了,就学汉语拼音也改成了符号标调……
总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参考的前辈之一。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新中国又搞的,突出贡献是搞出了z c s; zh ch sh; j q x这三组歪果仁完全不会念的字母用法(不过这也不重要,咱中国人能懂就行了)
最后,我刚才也提到了,shaanxi这个拼法只有前半段是来自于国语罗马字,因为国罗里“西”的声母是写成sh的,“黑”的声母才是x,“陕西”应该拼成shaanshi。现代只是把这个半截残留搬出来区分两个同音不同调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