𝙃𝙪𝟭𝙣𝙜 ᓍ
2021-05-05T03:09:23+00:00
例如当年的清华正在学习理工科知识,许多工程师都是清华培养出来的,可以说,为什么清华学生不闹,而北大闹,就是因为文科找不到工作,学校也会被关,学生没前途自然有时间与能力去斗争,而理工科的清华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工程师,出国留学与在国内都有工作,有前途,自然不会去闹,工程师就是这样,在那时,工程师很吃香,国内外都需要,文科就不是这样了,那个年代文科很容易找不到工作。
我不是觉得革命的人都是找不到工作,许多领头人都是放弃了优厚待遇与美好的生活为了国家民族奋斗的,但追随他们的大部分人真的就是找不到工作,因此寻求改变,希望能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不是很正常的吗?现如今,阿拉伯之春,莫斯科游行,土耳其政变,这些都是受了教育,却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导致的,如果没有学生寻求改变的土壤,那些政治家再怎么煽动,也不会有人跟随,我对于清华的判断是因为我的母校当时就是工科学校,在那个年代,抗争的人数很少,为什么,因为是毕业后是工程师,有工作,所以革命的少,平时课也多,没时间去各种游行,抗议,发传单之类,这本就是很正常的,大部分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发现自己毕业吃不上饭了,才会成为革命的进步青年。
后附资料
民国以来,国内外大学专门毕业学生,岁以数千计,各省中学毕业学生,岁以数万计……然国内外大学毕业生,除有父兄及其他特别关系者,欲循正当轨道,以求容纳于社会者,百不得一。若夫中学毕业生,除一部分进入专门大学者外,更为消纳之处。
试问此每年递增之数万以上之毕业生,欲求学不可得,欲做事不可能,生机断绝,路路不通,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其心理若何?其愤慨若何?近来南北学生,纷纷投效革命军,冒白刃而不辞者,为数日多。吾人一考其动机,实不胜同情之感,而深为国家社会惜者也。
作者前溪:《知识阶级与革命》,载《国闻周报》,1926年11月14日。
我不是觉得革命的人都是找不到工作,许多领头人都是放弃了优厚待遇与美好的生活为了国家民族奋斗的,但追随他们的大部分人真的就是找不到工作,因此寻求改变,希望能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不是很正常的吗?现如今,阿拉伯之春,莫斯科游行,土耳其政变,这些都是受了教育,却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导致的,如果没有学生寻求改变的土壤,那些政治家再怎么煽动,也不会有人跟随,我对于清华的判断是因为我的母校当时就是工科学校,在那个年代,抗争的人数很少,为什么,因为是毕业后是工程师,有工作,所以革命的少,平时课也多,没时间去各种游行,抗议,发传单之类,这本就是很正常的,大部分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发现自己毕业吃不上饭了,才会成为革命的进步青年。
后附资料
民国以来,国内外大学专门毕业学生,岁以数千计,各省中学毕业学生,岁以数万计……然国内外大学毕业生,除有父兄及其他特别关系者,欲循正当轨道,以求容纳于社会者,百不得一。若夫中学毕业生,除一部分进入专门大学者外,更为消纳之处。
试问此每年递增之数万以上之毕业生,欲求学不可得,欲做事不可能,生机断绝,路路不通,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其心理若何?其愤慨若何?近来南北学生,纷纷投效革命军,冒白刃而不辞者,为数日多。吾人一考其动机,实不胜同情之感,而深为国家社会惜者也。
作者前溪:《知识阶级与革命》,载《国闻周报》,1926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