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kzuttv
2022-06-08T05:24:20+00:00
现在正值六月份,是吃荔枝的好时节。但是受科技和交通水平所限,古人并不能像现代人一样尽情的享受这南国佳果,哪怕你是九五之尊也不行。
主要是因为荔枝鲜果保质期极短,据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所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像古代只能靠马匹运输,所以进贡成本极高,张岱《夜航船》中就提到:“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涪州岁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
正因为此,康熙五十三年曾经下旨:“停送荔枝,如若需要,另行降旨”。不过在雍正二年就再次重开,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事先知道雍正爱吃鲜荔枝,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于是上奏称:““荔枝盛产于福建地方,小树插桶内种植者,官民家中皆有,其味不亚于大树所产者,此等小树木载运船至通州甚易,并不致使官民劳累,亦无需运工,为此,臣等仅出租船费用,因不需太多费用。”
这雍正一看,大乐,于是朱批写道:“朕甚是喜好吃荔枝,圣祖皇考先前亦知情,虽然如此,仅是水果而已,并非饭茶,不能充饥,虽可解馋,实与尔等费力,再沿途滋生事端强行、众人指责议论而分心,实不相符,既然尔等已令启程,尽量少些,无需多捎。”
自从满保大人想出此等妙计,之后的福建官员,没有不依样画葫芦的。
但是即便如此,福建上贡的鲜荔枝还是十分珍贵的,根据清宫档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每天只有皇太后能吃两个,其他后宫嫔妃保底一个而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0/-sea3Q2q-jrn8ZcT3cSk0-x5.jpg[/img]
乾隆吃了荔枝还时不时的写一下食后感:
《荔支至颁赐朝臣因而有感》
闽中佳实秋前到,相对年年有所思。
酬节秪供原庙荐,承恩非复寝门时。
飞来岭外炎风送,斜倚栏边揭露垂。
料得擎归旧鸳侣,几多欢喜几多悲。
由此看来,如果想随随便便就“日啖荔枝三百颗”,还是得活在现代社会[s:pg:转身]
主要是因为荔枝鲜果保质期极短,据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所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像古代只能靠马匹运输,所以进贡成本极高,张岱《夜航船》中就提到:“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涪州岁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
正因为此,康熙五十三年曾经下旨:“停送荔枝,如若需要,另行降旨”。不过在雍正二年就再次重开,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事先知道雍正爱吃鲜荔枝,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于是上奏称:““荔枝盛产于福建地方,小树插桶内种植者,官民家中皆有,其味不亚于大树所产者,此等小树木载运船至通州甚易,并不致使官民劳累,亦无需运工,为此,臣等仅出租船费用,因不需太多费用。”
这雍正一看,大乐,于是朱批写道:“朕甚是喜好吃荔枝,圣祖皇考先前亦知情,虽然如此,仅是水果而已,并非饭茶,不能充饥,虽可解馋,实与尔等费力,再沿途滋生事端强行、众人指责议论而分心,实不相符,既然尔等已令启程,尽量少些,无需多捎。”
自从满保大人想出此等妙计,之后的福建官员,没有不依样画葫芦的。
但是即便如此,福建上贡的鲜荔枝还是十分珍贵的,根据清宫档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每天只有皇太后能吃两个,其他后宫嫔妃保底一个而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0/-sea3Q2q-jrn8ZcT3cSk0-x5.jpg[/img]
乾隆吃了荔枝还时不时的写一下食后感:
《荔支至颁赐朝臣因而有感》
闽中佳实秋前到,相对年年有所思。
酬节秪供原庙荐,承恩非复寝门时。
飞来岭外炎风送,斜倚栏边揭露垂。
料得擎归旧鸳侣,几多欢喜几多悲。
由此看来,如果想随随便便就“日啖荔枝三百颗”,还是得活在现代社会[s:pg: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