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合资品牌对纯电都不上心啊

SoulRevolver_-avatar

SoulRevolver_

2020-05-02T04:48:36+00:00

纯电发展这么多年了,合资品牌一点都不上心,稍微上点心,弄个月销5000+的纯电,不难吧。

稍微过得去的合资纯电,我知道的,就别克微蓝一个,死贵,也就能月销1000辆,在合资纯电里已经是佼佼者了。

其他要么没销量(因为产品力太差)。比如续航200+的那些不就是老头乐么?

要么像奔驰奥迪的纯电55万起,谁买?月销过50辆都算成功了。
weiss-avatar

weiss

。。。。。。。。。不是有个纯电很成功吗。。。

日产聆风。。。。。

只是要安全成本压不下去而已。
Zuko-avatar

Zuko

说起来你不信,宝马i3只比特斯拉model s晚几个月
SoulRevolver_-avatar

SoulRevolver_

[quote][pid=419005125,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13201233]flyinloong[/uid] (2020-05-04 12:55):

说起来你不信,宝马i3只比特斯拉model s晚几个月[/quote]宝马i3谁买啊,那么小。
SoulRevolver_-avatar

SoulRevolver_

[quote][pid=419004838,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42068637]大鬼13[/uid] (2020-05-04 12:54):

。。。。。。。。。不是有个纯电很成功吗。。。

日产聆风。。。。。

只是要安全成本压不下去而已。[/quote]国内林风卖的不怎么样吧?国内产品力不行。
TheMailman-avatar

TheMailman

主要是传统车企不思进取


这个在中学就学过了

资本家为了避免自己手里的生产资料过气贬值

会故意阻碍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和采用

电车是未来,如果他们现在大规模投产电车,以后谁还买他们的油车?最后油车生产线不就全赔进去了?
GhostEagle-avatar

GhostEagle

油车产品力犹存,有的车型生命周期才刚刚开始,全力电车才怪,而且电车门槛相对于油车低,PPT造车都能玩明白的,传统车企不可能搞不出来,眼前利益不足以全力以赴而已了,真到了油车产业末期,到了危机存亡的时刻,自然就上心了。
BreadedLemon-avatar

BreadedLemon

最早看别克微蓝,都说是荣威ei5换壳,现在雪佛兰畅巡,也是ei5换壳。北京现代昂希诺,油改电。本田ve-1,油改电。丰田chr-ev,油改电。欢迎补充。
ᶜʰʳᶤˢ-avatar

ᶜʰʳᶤˢ

电车不怎么需要保养,推纯电4S怎么活?
weiss-avatar

weiss

Reply to [pid=419005922,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40748511]UnholyPresence[/uid] (2020-05-04 12:58)不是产品力得问题。这东西在美国不算税也要23W.只是成本在你不在意的地方
Zeegermax-avatar

Zeegermax

最主要的原因是传动主机厂有一个部门是做传统意义上的整车电气安全/高压安全/功能安全的……在设计所有的纯电平台和所谓“油改电”平台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意见最大而且效率最低的……

每次benchmark新势力或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都会蒙的一比……

特斯拉和比亚迪牛逼就牛逼在还没有evs-gtr包括国内gb/t 18384-2015系列电气安全标准的时候,车就已经大批量的卖了,导致了一堆不安全的问题……

举个小栗子,直到今天,我们自己的国标电动车,充电口都不能符合ipxxb这么明显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在闭合车辆电池包dc接触器k5/k6之后,如果出现某些粘连/短路等一次故障,用户接触充电口周围还是很有可能发生400Vac左右的出点故障的……直接的后果是,我们自己gbt接口的充电桩和车辆,其实是在ece市场/美国/韩国禁售和禁止出口的,iec 61851-1也明确规范系统bb(国内系统)只能在中国进行使用,因为不安全。

合资车企大规模决定上电动车也是2016年的事了。那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如果不上就没法卖车了。慢慢的经过被国内政策一番才了解到,安全是目前消费者考虑最少的东西,内饰炫和续驶里程才是王道。这才有了x1 ncm811电芯为了达到100+ phev纯电续驶里程的神项目。所有的从业者,包括国内的主机厂/零部件厂商和设备制造商其实都特别疑惑,为啥国内用户如此不在意安全………
Marelmorales-avatar

Marelmorales

[quote][pid=419004838,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42068637]大鬼13[/uid] (2020-05-04 12:54):

。。。。。。。。。不是有个纯电很成功吗。。。

日产聆风。。。。。

只是要安全成本压不下去而已。[/quote]我在大街上就没见过这款车[s:a2:lucky]
凱蟄-avatar

凱蟄

50w对比2200w的市场规模,傻子都会选吧
みくろ-avatar

みくろ

我觉得,真有可能只是傲慢
不恰当的例子,新冠和Intel
你以为他们是技术好有备无患,前期挤挤牙膏就算了,结果到头来发现是真傻逼
例如maga,例如amdyes
ابن الحلال-avatar

ابن الحلال

[quote][pid=419013560,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1303963]damnq[/uid] (2020-05-04 13:28):

最主要的原因是传动主机厂有一个部门是做传统意义上的整车电气安全/高压安全/功能安全的……在设计所有的纯电平台和所谓“油改电”平台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意见最大而且效率最低的……

每次benchmark新势力或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都会蒙的一比……

特斯拉和比亚迪牛逼就牛逼在还没有evs-gtr包括国内gb/t 18384-2015系列电气安全标准的时候,车就已经大批量的卖了,导致了一堆不安全的问题……

举个小栗子,直到今天,我们自己的国标电动车,充电口都不能符合ipxxb这么明显的标准,也就是[/quote]据我所知SGS门口一堆问26262培训的人,都是摸不着头脑的工程师[s:ac:哭笑]
bi-avatar

bi

[s:ac:汗]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 汽车行业全切换纯电三分之一要失业
这两年因为欧盟碳排放政策德国所有大厂都停了新的发动机研发 整个行业预估影响三十万人
ChiefOfGotham-avatar

ChiefOfGotham

[quote][pid=419005125,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13201233]flyinloong[/uid] (2020-05-04 12:55):

说起来你不信,宝马i3只比特斯拉model s晚几个月[/quote]这东西简直就是宝马为了证明电动车不可行而生的,这么小的车还用了碳纤材料减重,最后只有不到300公里续航
铃风过于丑了,我就没见过这么丑的车
やまとまや-avatar

やまとまや

[quote][pid=419013560,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1303963]damnq[/uid] (2020-05-04 13:28):

最主要的原因是传动主机厂有一个部门是做传统意义上的整车电气安全/高压安全/功能安全的……在设计所有的纯电平台和所谓“油改电”平台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意见最大而且效率最低的……

每次benchmark新势力或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都会蒙的一比……

特斯拉和比亚迪牛逼就牛逼在还没有evs-gtr包括国内gb/t 18384-2015系列电气安全标准的时候,车就已经大批量的卖了,导致了一堆不安全的问题……

举个小栗子,直到今天,我们自己的国标电动车,充电口都不能符合ipxxb这么明显的标准,也就是[/quote]还是因为大部分用户不了解吧,一般人不会觉得车不安全,或者说,觉得安全是理所应当的。太专业的理论,一般人也不会详细去理解
ᶜʰʳᶤˢ-avatar

ᶜʰʳᶤˢ

Reply to [pid=419036825,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60250547]疼讯毁了爹[/uid] (2020-05-04 15:08)
你信他的,合资搞各种减配的时候,怎么不考虑安全了?国内那帮车企还不知道消费者注不注重安全?那些断A柱,侧气球都是谁干出来的好事?
M^<H-avatar

M^<H

[quote][pid=419021037,21601014,1]Reply[/pid] Post by [uid=1241069]huangtang41[/uid] (2020-05-04 13:58):

我觉得,真有可能只是傲慢
不恰当的例子,新冠和Intel
你以为他们是技术好有备无患,前期挤挤牙膏就算了,结果到头来发现是真傻逼
例如maga,例如amdyes[/quote]以前intel也弄智能手机的cpu吧 后来确实干不过

微软也弄过只能手机的系统吧 后来确实干不过

传统车企估计也不是不上心 就是在电动领域能力确实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