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ctify
2021-10-04T08:48:36+00:00
2015年的时候,我去济南城里开会,那时候还年轻,喜欢写一些记录文字,哈哈哈哈。现在已经被生活压的没有了写字的气力。
下午得空,我就出去在济南城里稍微转了一会儿。
走到趵突泉,看里面人山人海,又想到网上有人说没啥好看的,也就是一个水潭子里面埋了一根大号自来水管,咕咚咕咚得喷,就没了想进去的欲望。顺着街走,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门,上面写着关帝庙,里面冷冷清清,貌似也没人卖票,我就钻了进去。
里面果然比较狭小陈旧,一个正堂里面供着一尊关羽像,周仓关平立于其后,下面立着香案,摆放着一些电子香蜡,只发光不冒烟。门口有一个摊位,坐着俩男的,一个三十来岁,戴着眼镜,捧着另外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叔的手,看呀看呀,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名牌,写着“高级预测师”,看起来很叼的样子,也不知道这个高级预测师是不是职称,需不需要考职称英语,不然遇到了外国友人问卦岂不少了一桩大买卖。
正堂的东边还有一个小院落,供着两座关羽像,不过是露天的,左边站着一尊武关羽,手拿青龙偃月刀,怒目圆睁,右边坐着一尊文关羽,长须及胸,在闭目读《春秋》,关老爷的读书像基本都是闭目的,这一点一直令我惊奇,我对着文武关羽拜了一拜,打算告辞走人,不想却在旁边的围墙上看到了两块石碑。
其中有一块记录的是光绪二十二(1896)年,当时士绅捐资重修关帝庙的事迹,其内容无非也就是谁捐了多少钱,赞扬了一番这是多么伟大的功德,不过看到那些捐资者的名单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捐资者不是以个人名义,而是以商号的招牌署名的。
一个好的店铺招牌往往能给店铺带来旺运,好的店名就是店铺的形象广告,它应该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有较深的内涵和寓意。如果能借助名人为店名题写匾额,那就如虎添翼了,不仅能扩大店号的知名度,也能增加店号的文化含量。像北京城里的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再如杭州城的庆余堂,采芝斋,知味观都是非常好的店铺名。而老济南的这些店铺倒也不遑多让,从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当时的生意人的一些商业理念和社会文化风气。这些店铺名基本都是三个字,而且大多赋予祥和康泰含义,比如有:康泉居、广顺祥、增成永、元芳斋、聚仙园、永盛和、恒泰昌,同德堂,另外还有类似福成号、恒盛号、文升号或者泰来栈、济成栈之类的,从名号上我猜了猜,比如康泉居和聚仙园,很有可能是饭馆子,同德堂这种可能是药铺,带“号”字的可能是票号或者洋行,而带“栈”字的可能是货栈,整个一个大石碑上列了好几十个店铺名,细品起来,每一个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韵味。
反观现在街上的招牌,很少有个性鲜明,名称独特的,放眼看去,都是什么一分利便利店,好再来饭馆,好妹妹推油足浴大保健,特别是那随处可见的沙县小吃跟黄焖鸡,简直雷同到分不清,一点也感受不到店铺招牌之美。
假如有一天我要开一家店,我一定得想一个与众不同且有内涵的名字,保管你们听个二三十次就能记住。
下午得空,我就出去在济南城里稍微转了一会儿。
走到趵突泉,看里面人山人海,又想到网上有人说没啥好看的,也就是一个水潭子里面埋了一根大号自来水管,咕咚咕咚得喷,就没了想进去的欲望。顺着街走,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门,上面写着关帝庙,里面冷冷清清,貌似也没人卖票,我就钻了进去。
里面果然比较狭小陈旧,一个正堂里面供着一尊关羽像,周仓关平立于其后,下面立着香案,摆放着一些电子香蜡,只发光不冒烟。门口有一个摊位,坐着俩男的,一个三十来岁,戴着眼镜,捧着另外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叔的手,看呀看呀,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名牌,写着“高级预测师”,看起来很叼的样子,也不知道这个高级预测师是不是职称,需不需要考职称英语,不然遇到了外国友人问卦岂不少了一桩大买卖。
正堂的东边还有一个小院落,供着两座关羽像,不过是露天的,左边站着一尊武关羽,手拿青龙偃月刀,怒目圆睁,右边坐着一尊文关羽,长须及胸,在闭目读《春秋》,关老爷的读书像基本都是闭目的,这一点一直令我惊奇,我对着文武关羽拜了一拜,打算告辞走人,不想却在旁边的围墙上看到了两块石碑。
其中有一块记录的是光绪二十二(1896)年,当时士绅捐资重修关帝庙的事迹,其内容无非也就是谁捐了多少钱,赞扬了一番这是多么伟大的功德,不过看到那些捐资者的名单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捐资者不是以个人名义,而是以商号的招牌署名的。
一个好的店铺招牌往往能给店铺带来旺运,好的店名就是店铺的形象广告,它应该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有较深的内涵和寓意。如果能借助名人为店名题写匾额,那就如虎添翼了,不仅能扩大店号的知名度,也能增加店号的文化含量。像北京城里的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再如杭州城的庆余堂,采芝斋,知味观都是非常好的店铺名。而老济南的这些店铺倒也不遑多让,从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当时的生意人的一些商业理念和社会文化风气。这些店铺名基本都是三个字,而且大多赋予祥和康泰含义,比如有:康泉居、广顺祥、增成永、元芳斋、聚仙园、永盛和、恒泰昌,同德堂,另外还有类似福成号、恒盛号、文升号或者泰来栈、济成栈之类的,从名号上我猜了猜,比如康泉居和聚仙园,很有可能是饭馆子,同德堂这种可能是药铺,带“号”字的可能是票号或者洋行,而带“栈”字的可能是货栈,整个一个大石碑上列了好几十个店铺名,细品起来,每一个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韵味。
反观现在街上的招牌,很少有个性鲜明,名称独特的,放眼看去,都是什么一分利便利店,好再来饭馆,好妹妹推油足浴大保健,特别是那随处可见的沙县小吃跟黄焖鸡,简直雷同到分不清,一点也感受不到店铺招牌之美。
假如有一天我要开一家店,我一定得想一个与众不同且有内涵的名字,保管你们听个二三十次就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