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太阳能无线传输电站

AverageThing-avatar

AverageThing

2022-06-03T11:55:35+00:00

根据6月2日航天科技五院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发表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技术》论文显示,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空间高压发电输电及无线能量传输
试验任务通过研制并发射近地轨道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试验卫星、建设地面能量接收系统,开展天地间微波和激光能量传输关键技术试验,并利用伴星开展空间激光能量传输技术试验。任务主要目标是 突破和验证超高压大功率薄膜太阳电池阵、高功质比聚光式光电转换、空间高压电力传输与管理、高精度无线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为后续任务奠定技术基础。
阶段二,GEO 大功率无线能量对地传输试验。任务通过研制并构建地球静止轨道(GEO)大功率无线能量传输试验卫星,利用已有的地面设施,开展星地微波和激光能量传输技术试验。任务主要目标是突破和验证 500kW 级空间大功率发电、kV 以上的电力传输管理、高功率无线能量传输和超大系统的在轨无人组装等关键技术。
阶段三,MW 级空间太阳能电站任务构建国际首个 MW 级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建设地面大规模能量接收装置,开展军民地面及空间应急供电验证。任务主要目标是突破和验证多次发射入轨、空间巨型结构控制、能量发射天线的热管理、巨型口径阵列型面补偿等关键技术。
阶段四,GW 级空间太阳能电站任务在 GEO轨道组装 GW 级空间太阳能电站,升级地面大规模接收装置,实现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商业化运行,任务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基础能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8mhaK1oT3cSj6-e6.jpg[/img]
AverageThing-avatar

AverageThing

这是戴森球前置科技吧[s:ac:哭笑]
Happier-avatar

Happier

[s:ac:哭笑]这个,能不能环绕黄道面建一圈,然后再连个轨道电梯?
Exvy-avatar

Exvy

星球大战2.0,老美你跟不跟?[s:ac:哭笑]
RØNIN-avatar

RØNIN

看都看不懂了
leafy-avatar

leafy

我知道,下一步就是要发射太阳帆,然后造戴森球框架和节点了
xeno .-avatar

xeno .

到处都有电啊[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Jamesy-avatar

Jamesy

科技终于进化到看得懂字但看不懂他在讲啥的进度了
Stevenpeso-avatar

Stevenpeso

前几天讨论戴森球的一个帖子里有人问我在太空中建跟在地面建有什么优势。。

这么说吧。太空中没有大气影响阳光更强。可以做到24小时全接收。并且不用考虑地面上风吹雨打造成的损害
! Casle-avatar

! Casle

真正的星辰大海要来了[s:ac:上]
Soy un ✈-avatar

Soy un ✈

先把轨道抢了再说。
MrRiotz-avatar

MrRiotz

我又想到了建立地月经济带的说法了
Conor-avatar

Conor

[quote][pid=617003292,32256740,1]Reply[/pid] Post by [uid=1020235]Forthelich[/uid] (2022-06-09 20:15):

先把轨道抢了再说。[/quote]地球轨道远比你想象的要空旷

现在的“抢轨道”实际上也是基于当前UNOOSA的现行规则

未来空间规划能力提高,空间通信能力提高,可用的轨道空间实际还是非常非常多的
Háború-avatar

Háború

原来是oo世界线 人革联什么时候成立?
Key.W吳聰-avatar

Key.W吳聰

如果能解决传输损耗这个还真可以,毕竟目前科技发射电池板上天只是个成本问题
big man papi-avatar

big man papi

空间微波传输发电,不是很早的科幻作品里就有了,不会老美他们一直没研究出来吧?
Conor-avatar

Conor

[quote][pid=617005090,32256740,1]Reply[/pid] Post by [uid=33613935]红水银[/uid] (2022-06-09 20:25):

如果能解决传输损耗这个还真可以,毕竟目前科技发射电池板上天只是个成本问题[/quote]只要我发电量,那么损耗就可以在承受范围内

比如你只有500MW的发电能力,损耗70%后只剩下35MW,那么你这个项目就没啥意义;你有10GW的发电能力,损耗80%,还剩下8000MW,就具备一定的实际意义了

这里面的关键就看你发射发电站组件的成本以及文中提到的空间巨型结构控制和巨型口径阵列型面补偿

我个人也认为,轨道巨型结构,就是人类航天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虽然现在还不见冰山一角,但是只要突破起来,发展速度会非常快。
Gundra27-avatar

Gundra27

[s:a2:yes]下一步就演变成对地兵器是吧。
Conor-avatar

Conor

[quote][pid=617001760,32256740,1]Reply[/pid] Post by [uid=38638911]你欧派太小[/uid] (2022-06-09 20:08):

看都看不懂了[/quote]这个时候我又要发这个图了[s:ac:哭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72zwZ13T3cSsg-12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b92tZ12T3cSsg-12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jjemZ10T3cSsg-12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43xqZuT3cSsg-12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8j2eZzT3cSu0-1uw.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ehv5ZrT3cSsg-12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kqedZvT3cSsg-12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9/-7Q2q-4yr2ZxT3cSsg-12m.jpg[/img]

自打长征九号开始规划,中国航天基于长九作了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夸张的远景规划

21版长九还要搞“回收可行性研究”呢[s:ac:中枪]

未来重型装备和材料上天就依靠长九和其改进版,人员运输就依靠类似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