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³
2021-07-13T00:24:01+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1/-7Q2o-3tx8X12ZapT3cS2b4-334.jpeg[/img]
回家了没有参考书,随手画了图也不准确,讲的也不准确,老哥们有懂的指正。我是学林学的,所以也不是特别专业,错了老哥们多包涵。
首先这次郑州大雨的罪魁祸首叫做“黄河气旋”
叫“黄淮气旋”也行,前段时间北京的大雨也是因为黄河气旋,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黄淮气旋有三种模式,这次郑州大雨叫做“华北平原模式”,华北平原大概就是图里的虚线区域。左边是太行山脉,上边是燕山山脉。
本来呢,黄河上游有一个西南向东北或者西北向东南的低压。就是图上的两条箭头线。西南向东北占比非常大,西北向东南的几乎没有。
这个线就走哇走哇,直到和北纬三十度的副热带高气压系统相遇。副高包涵了强烈的水汽,和低压冷空气一交接就会形成气旋并且下暴雨。这是华北平原每年下雨的主要原因。
这个气旋就跟着这个低压带走,走哇走哇就走到黄渤海,就形成了很大的大风,经过地就有大雨。辽东半岛每年的大风。丹东,营口的老哥们经常七八月的挂大风就是这个气旋的尾声。
因为涡流是正反馈,所以动力条件发展的好,水汽条件合适。就下很多雨。
一个对流呢,大概影响一个小时的降雨。郑州这里的降雨,就是由于多个对流一直流,就好像一个列车的很多铁轨,一直跑一直跑,每个对流都下一个小时的雨,而且还叠加,这个对流下二十,那个对流下二十,就下了很多。
至于大尺度的生态效应,学界也没有探讨的很多。去年云南大学的某老师也开玩笑说是气象一个模式。降水线北移啊,气候变暖带来冰川期加速到来啊这种大尺度的,不是说这几年感觉南方越来越热了,北方下雨越来越多了就证明了这种现象,只是说有可能。小范围的气旋现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了不是否认大尺度生态作用的影响,只是说现在的科学可能还没有办法特别好的观测,最好不要因为黄淮气旋的个例就利好水利或者觉得南方会有湖泊增加的现象。
更不要觉得郑州水灾是三峡的影响。那是胡说八道。我爸早上微信也收到说是三峡的影响。
回家了没有参考书,随手画了图也不准确,讲的也不准确,老哥们有懂的指正。我是学林学的,所以也不是特别专业,错了老哥们多包涵。
首先这次郑州大雨的罪魁祸首叫做“黄河气旋”
叫“黄淮气旋”也行,前段时间北京的大雨也是因为黄河气旋,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黄淮气旋有三种模式,这次郑州大雨叫做“华北平原模式”,华北平原大概就是图里的虚线区域。左边是太行山脉,上边是燕山山脉。
本来呢,黄河上游有一个西南向东北或者西北向东南的低压。就是图上的两条箭头线。西南向东北占比非常大,西北向东南的几乎没有。
这个线就走哇走哇,直到和北纬三十度的副热带高气压系统相遇。副高包涵了强烈的水汽,和低压冷空气一交接就会形成气旋并且下暴雨。这是华北平原每年下雨的主要原因。
这个气旋就跟着这个低压带走,走哇走哇就走到黄渤海,就形成了很大的大风,经过地就有大雨。辽东半岛每年的大风。丹东,营口的老哥们经常七八月的挂大风就是这个气旋的尾声。
因为涡流是正反馈,所以动力条件发展的好,水汽条件合适。就下很多雨。
一个对流呢,大概影响一个小时的降雨。郑州这里的降雨,就是由于多个对流一直流,就好像一个列车的很多铁轨,一直跑一直跑,每个对流都下一个小时的雨,而且还叠加,这个对流下二十,那个对流下二十,就下了很多。
至于大尺度的生态效应,学界也没有探讨的很多。去年云南大学的某老师也开玩笑说是气象一个模式。降水线北移啊,气候变暖带来冰川期加速到来啊这种大尺度的,不是说这几年感觉南方越来越热了,北方下雨越来越多了就证明了这种现象,只是说有可能。小范围的气旋现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了不是否认大尺度生态作用的影响,只是说现在的科学可能还没有办法特别好的观测,最好不要因为黄淮气旋的个例就利好水利或者觉得南方会有湖泊增加的现象。
更不要觉得郑州水灾是三峡的影响。那是胡说八道。我爸早上微信也收到说是三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