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鳌太线”失联驴友确认遇难,外套脱落身旁疑曾出现失温

Hippo-avatar

Hippo

2021-10-11T16:30:41+00:00

[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80625[/url]

10月12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从参与搜救鳌太穿越失联驴友的西安晨曦•秦岭救援队了解到,10月10日17时许,救援队在鳌太线南天门下缓坡100米的地方发现一具驴友遗体,经确认为53岁河南郑州失联驴友吴某,疑因失温遇难。此次救援队在搜救失联驴友过程中,还劝返了一名来自广西的驴友,将其安全带下山。

失联驴友找到但已无生命体征

9月25日,吴某与其他两名驴友结伴同行进行鳌太穿越,9月27日,吴某穿越途中腿部感到不适,与另两名驴友在2800营地分开,其他两名驴友遂下山求救,等这两名驴友再次返回时却找不到吴某。10月2日,接到失联驴友家属求助后,太白县应急管理局帮助其联系专业救援队开展搜救。

由于从10月2日夜间开始,宝鸡出现了秋雨期第4轮强降雨天气,多地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10月4日6时至5日6时,宝鸡全市大雨到暴雨,太白局地暴雨。10月2日,救援队上山开展搜救工作,因山上天气突变有大风大雪,天气状况恶劣,救援工作被迫终止。天气好转后,10月8日,救援队一行再次上山进行搜救。

“10月8日,我们从红河谷上到太白山,再从大文公一路向2800营地前进展开搜救。从10月8日至11日,历时4天3晚,参与此次搜救的共12名人员,突击队本次上山7人,其余有村民及向导5人。在搜救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名广西玉林籍穿越驴友,将其劝返安全带下山。” 秦岭救援队搜救队副队长秀才告诉记者,搜救过程中,天气变化对此次搜救带来严重影响,全线因降雨降雪后已经全部结冰,道路非常难走,途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雨雪下到身上迅速结冰,一晚上帐篷上全部是冰,帐篷和队友鞋、衣服全部被淋湿。所有队员为了尽快到达驴友失联地,途中也未做过多的停留休整,想尽最大的能力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完整的家庭。

“10月10日下午5点多,我们救援队在南天门下缓坡一块石头处,发现了失联驴友,不过已经不幸失温遇难。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外套都脱在一边,身上只穿了秋衣,这是人体失温后的一种表现。” 秦岭救援队搜救队副队长秀才说到。
记者查询了解到,人体在严重失温的情况下,神经感受错乱,会产生虚假燥热感,这时体温虽然一直在下降,皮肤感受器却有热的感觉,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热的信息,传递到效应器,导致失温者做出反常举动。
秦岭救援队搜救队副队长秀才说,他们已经和失联驴友吴某家属沟通联系,目前,家属已经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处理善后事宜。

提醒:珍惜生命徒步穿越要理性

对于禁止鳌太穿越,西部网·陕西头条近年来多次报道过,也呼吁大家保护秦岭高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珍惜生命,不擅自进入保护区进行徒步穿越。

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鳌太线”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中华龙脊”。“鳌太线”平均海拔为3200米,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地貌,在户外运动兴起之前,保存有完好的天然状态的山地生态系统,整个生态系统完整、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鳌太线”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黑河水库和石头河水库是陕西关中地区沿线城市的饮用水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鳌太线”位于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擅自穿越即为违法。

“鳌太线”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刃脊和角峰之间,高强度的线路,极其复杂的地形,变幻莫测的气候,极易造成体力透支、高原反应、身体快速失温、迷失方向等,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近年来,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在网站论坛、微信等多个平台发帖,擅自非法组织“鳌太穿越”等活动,随意进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严重破坏了秦岭高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虽然管理部门多次发布“禁令”,劝返、处罚多人,社会各界也一直呼吁保护秦岭高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珍惜生命,但非法穿越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根据近年来高山监控的数据统计,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鳌太线”上羚牛的活动数量明显减少。另外,“鳌太线”上被驴友称为2800米营地的地方,是秦岭山脊海拔较低的一个豁口,地势平坦,植被丰富,此处南接秦岭海塘河沟道,北接秦岭北坡的白云峡沟道,是大熊猫唯一有可能从秦岭南坡迁移到秦岭北坡的自然通道,大量的人为活动对大熊猫迁移造成极大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至2017年,短短五年时间,“鳌太线”就累计走失、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鳌太线”成为国内死亡率最高的一条线路,可以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线”。“鳌太穿越”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背离户外精神的“竞赛”。针对非法穿越行为,自2017年9月起,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次开展集中整治,劝返、处罚多人。

2017年9月21日,太白山保护区管理局从网上获悉有关组织将组织人员进行鳌太穿越并制定“安全穿越鳌太线指南”后,立即向有关组织发函,告知其穿越本身的违法性质,指出“鳌太线”穿越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太白山多变的气候造成的,再安全的“安全指南”也不能预见太白山天气的变化,“安全指南”一旦发布,必然会误导广大户外爱好者认为穿越“鳌太线”是合法和安全的,会蜂拥而至导致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重和死亡人数的增加。

今年国庆假期,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再次发布了禁止非法穿越通告。呼吁大家回归到理性与平和的生活轨道上来,保护秦岭高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珍惜生命,不擅自进入保护区进行徒步穿越。
sleepyhead-avatar

sleepyhead

该zsbd
ISU-avatar

ISU

自作孽不可活
DarkRonan4251-avatar

DarkRonan4251

我就想起前两天泥潭那个不带氧气瓶爬雪山差点挂了还来发帖纪念的[s:ac:哭笑]
Seven.-avatar

Seven.

[s:ac:呆]浪费钱驴友能不能死的集中点啊,带感gps让人容易发现点啊
Maliciouswarrior-avatar

Maliciouswarrior

腿部不适不在营地老实呆着,自己瞎跑作死[s:ac:汗]
beam!-avatar

beam!

驴友好像都没几个有自知之明的
FreshBluePrince-avatar

FreshBluePrince

失温到自己脱外套那是真的没救
核心温度已经低得很严重了
grape-avatar

grape

他老老实实在原地等救就能活了
驴友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自信
MotherHesus-avatar

MotherHesus

这种户外活动准备的在齐全也挡不住意外的发生,唉
𝐒𝐓𝐑𝐀𝐍𝐆𝐄𝐑-avatar

𝐒𝐓𝐑𝐀𝐍𝐆𝐄𝐑

始终觉得不要去原始地区旅游探险
KingBuu-avatar

KingBuu

鳌太线是国内徒步路线里天气最恶劣的,因为处于秦岭里南方北方的交界处,热冷气流交汇,天气极其多变,烈日暴雨大雪狂风大雾都会出现,这是很可怕的,出事的基本都是因为天气突变造成的,然而鳌太线并不长,所以老有不知深浅的二货来找死,高海拔恶劣天气山路崎岖再加上无人区野兽出没,不是准备充分的资深徒步行者,来了就是送死!
LilBlueツ-avatar

LilBlueツ

14年上学的时候跟着导师去太白山做生态调研,山路上碰见一个刚高考完出来玩的上海学生,一个人背着大包小包照相机乱七八糟啥都有,当时他都已经没劲走不动了,我们劝他回去,前面还有大概十五公里山路才到有人的地方,他那负重根本不可能到得了。劝了大概半个小时吧,终于返回去了,不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个信号,晚上冻死都有可能。
好多人以为上个山出个野外很容易,跟逛公园似的,迷之自信。尤其是鳌太线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自己,是天气。
(604) moparfanatic308-avatar

(604) moparfanatic308

[quote][pid=557953911,28945354,1]Reply[/pid] Post by [uid=23851339]釋 懷[/uid] (2021-10-14 00:48):

我就想起前两天泥潭那个不带氧气瓶爬雪山差点挂了还来发帖纪念的[s:ac:哭笑][/quote]还是开车上5000然后走250最后要登顶250不行了被人抬下来的[s:ac:哭笑]绝了
Sixtine-avatar

Sixtine

自寻死路神仙难救
ScroudFox-avatar

ScroudFox

这种不知死活的驴友太多了
FWAYALLDAY-avatar

FWAYALLDAY

脱衣服那就是失温幻觉出现了,尸体的脸上应该还有微笑

某种意义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也算是纪实作品了
Kane.-avatar

Kane.

这些“驴友”就不可以自己找个地方集堆自杀吗?

想起当年十八驴就觉得牺牲的人有多冤
Ravvit-avatar

Ravvit

[quote][pid=557953911,28945354,1]Reply[/pid] Post by [uid=23851339]釋 懷[/uid] (2021-10-14 00:48):

我就想起前两天泥潭那个不带氧气瓶爬雪山差点挂了还来发帖纪念的[s:ac:哭笑][/quote]没挂,发帖纪念。
挂了,发帖悼念。

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