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25-07-31T08:35:33+00:00
遇到三观不合的情况,情侣大不了可以分手,夫妻可以离婚,但子女和父母呢?断绝关系?不现实吧。只能拍成电视剧看了(动辄上百集的美剧就是这么水出来的哈哈)。
这里不是讲原生家庭问题,而是指父母60-80岁,儿女应该如何和父母相处的问题。
为什么要发这贴呢,因为今天看到了小区里大妈收到付快递保健品的事情。小区是16年左右的新小区,说明儿女对父母还是尽孝的,而且保健品已经被拒收了一次,但大妈执意又买了,256元的手串+某种灸,不算贵,但还是能说明子女与父母之间相处的问题。
PS:听快递员说,到付保健品一般都是几千元,快递员都会尽量提示风险,帮忙拦截,但没办法总有漏网的,所以不是快递员的锅哈。
以前中国人没钱,所以保健品之类的需要广撒网,费劲说服尽量多的人去买。但现在中国人有钱了,意味着保健品之类的只需要卖给最易受骗的群体即可,电诈、结晶粉、MAGA同理。十几二十几年前买保健品受骗的还情有可原,但现在还买的一定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父母恰好属于最易受骗的群体,子女应该怎么办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三上彻也一样,一怒之下血溅三尺,送安倍晋三归西,沉重打击了XJ组织,虽然他的母亲至今依旧对XJ深信不疑。
父母受骗问题的本质,个人认为最易受骗群体有一种精神疾病,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是在有病乱投医,但总有侥幸心理,有种类似强迫症的感觉,但达不到需治疗的程度。
如果夫妻情侣间有这种情况,除非爱情真挚的天地可鉴,否则二话不说赶紧撤。但父母子女呢,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家庭与事业往往无法兼顾,恰巧碰到这种父母,在情感上一定会起比较大的冲突,而且是几乎无法解决的,毕竟谁愿意主动跟“精神病”打交道呢?
保健品骗局问题产生的关键,个人认为其实是所有人对最易受骗群体的一种放弃,理性上来说钱到谁的手里都会比在这个群体手里更有效率,所以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成本去打击这种事情。
哈耶克的大手无处不在,人性与理性的取舍难以抉择,只能祝愿各位在现实中少碰到些糟心事吧。
这里不是讲原生家庭问题,而是指父母60-80岁,儿女应该如何和父母相处的问题。
为什么要发这贴呢,因为今天看到了小区里大妈收到付快递保健品的事情。小区是16年左右的新小区,说明儿女对父母还是尽孝的,而且保健品已经被拒收了一次,但大妈执意又买了,256元的手串+某种灸,不算贵,但还是能说明子女与父母之间相处的问题。
PS:听快递员说,到付保健品一般都是几千元,快递员都会尽量提示风险,帮忙拦截,但没办法总有漏网的,所以不是快递员的锅哈。
以前中国人没钱,所以保健品之类的需要广撒网,费劲说服尽量多的人去买。但现在中国人有钱了,意味着保健品之类的只需要卖给最易受骗的群体即可,电诈、结晶粉、MAGA同理。十几二十几年前买保健品受骗的还情有可原,但现在还买的一定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父母恰好属于最易受骗的群体,子女应该怎么办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三上彻也一样,一怒之下血溅三尺,送安倍晋三归西,沉重打击了XJ组织,虽然他的母亲至今依旧对XJ深信不疑。
父母受骗问题的本质,个人认为最易受骗群体有一种精神疾病,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是在有病乱投医,但总有侥幸心理,有种类似强迫症的感觉,但达不到需治疗的程度。
如果夫妻情侣间有这种情况,除非爱情真挚的天地可鉴,否则二话不说赶紧撤。但父母子女呢,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家庭与事业往往无法兼顾,恰巧碰到这种父母,在情感上一定会起比较大的冲突,而且是几乎无法解决的,毕竟谁愿意主动跟“精神病”打交道呢?
保健品骗局问题产生的关键,个人认为其实是所有人对最易受骗群体的一种放弃,理性上来说钱到谁的手里都会比在这个群体手里更有效率,所以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成本去打击这种事情。
哈耶克的大手无处不在,人性与理性的取舍难以抉择,只能祝愿各位在现实中少碰到些糟心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