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太多了读不过来,关于《乌合之众》

閃耀-avatar

閃耀

这书我读的云里雾里的
Cecil-avatar

Cecil

这本书不建议去参考网上的这些节选,尤其是这些不联系上下文的
Highlights-avatar

Highlights

已加入微信书架,感谢!
average copia enjoyer-avatar

average copia enjoyer

列出的这些观点放进书里都显得有些偏激,建议带着自己的观点读,里面的内容参考就好[s:ac:呆]
Brownosaurusrex-avatar

Brownosaurusrex

他这本书的好多理论在现在研究里都是错误的,所以还是选择性的看一下。
Rawdawg-avatar

Rawdawg

不建议把一本几十年前的书里的社会学知识奉为圣旨
Shukurmino-avatar

Shukurmino

你这叫读别人观点,实际意义不大,甚至会导致你自己看的时候先入为主。
viciouspeach-avatar

viciouspeach

这书,,,,,看个乐呵就行
Oradra-avatar

Oradra

看下专业心理学书籍比这有用得多。。。
CoinSlot-avatar

CoinSlot

这本书被许多公知和网络文青奉为圭臬,但真的从社会学心理学专业角度讲,并不是一本十分专业的书,里面的例子并不严谨,理论也有漏洞,只能算是社会学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阶段性读物,像古董一样历史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Ideal American Citizen-avatar

Ideal American Citizen

概率论和心理学比这个靠谱吧
☆Queen♡Dakusuta☆-avatar

☆Queen♡Dakusuta☆

[url]https://b23.tv/krMDUS[/url]

[url]https://b23.tv/Yi68M7[/url]

你说巧了吗这不是?余司机前一段时间还介绍过。
EternalNess-avatar

EternalNess

庞勒这人很瞧不起女人,搁现在要被女拳一顿好揍
Schminiel-avatar

Schminiel

你以为这是本心理学书籍?
其实他是本管理学书籍。
[s:ac:哭笑]
Beatupguy-avatar

Beatupguy

这书我看完了,信仰新自由主义的可以看看[s:ac:茶]
作者认为为什么要养老金,穷人不会在年轻时多存钱吗。政府为什么要保护穷人了,这严重破坏了企业竞争力。
政客就会舔泥腿子的选票,泥腿子就会搞运动,只有我们的企业家最惨,被政客和泥腿子欺负。感觉透露着一种政客和泥腿子都蠢,只有我们小知识分子最聪明,你们就应该听我们的话的感觉[s:ac:闪光]
作者放现在就绝对被喷成工贼
How to fk with a bitch ego😥-avatar

How to fk with a bitch ego😥

这本书的风评就是突出一个云
最开始一群人云吹 然后风向转成云喷
余亮做视频后不知道会不会又转成云吹
Unknown Aisan-avatar

Unknown Aisan

别读成精神错乱了。
Caramild_-avatar

Caramild_

我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有点特别 读着容易读歪 建议一边读一边联系现实思考
Theyll never understand-avatar

Theyll never understand

[其他] 我得批判一下《乌合之众》这类图书 只看楼主
楼主scourge411
收藏2020-3-4 18:15
我最近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看到有人吹捧《乌合之众》这本书,我先不说这本书哪里不好,我就先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一本一百多年前写的社科类图书能解释现在的社会问题么?1895年的法国,文盲率是多少?1895年住在巴黎的小伙子给自己乡下的老母亲写一封信要多久能寄到?1895年的时候世界工业革命进行到哪一步了?你觉得1895年的人民群众和现在的人民群众有多少相同点?我决不是说《乌合之众》这本书一文不值,过去一两个世纪中,随着现代化和工业革命,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世界诞生了不少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开宗立派的巨著。但问题是,这些巨著都是有巨大的历史局限性的,比如我坛最常提到的“弗洛伊德”,他的著作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则大部分都是错误的,你对你妈没有那么多想法。
别说一两百年前的作品了,就是最近半个多世纪内成书的诸如《历史的终结》《想象的共同体》这类当时看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其作者都在一二十年后表示“世界变得太快,我当时还是太年轻”。甚至别说这些社科类作品了,就是纯理工类的著作,爱因斯坦自己还在《狭义相对论》之后又写了《广义相对论》,这个世界上哪有不发展的科学呢?
回到《乌合之众》这本书,如果这本书和《大众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发展史》这类书放在一起买,大家买来对比着读一读,把它当作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段过程,批判地了解一下也没什么。偏偏这本书喜欢放在那种“世界经典读物”的书架上单独买,旁边还放着诸如《梦的解析》《战争论》《国富论》之类的书一起买,也没有标明一下“本书理论存在局限性,请结合其它著作阅读”,而是在封面上拿大红字写上“史诗巨著不可不读”“了解世界的窗口”“到达真理的阶梯”。然后那些缺乏社会实践的在校生买回去以后,就真的当真理拿来读,读完以后满世界的惊呼“哦!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成功地把自己的思想退化到了两个世纪以前。

正义の脚男

2020-3-4 19:10

本帖最后由 正义の脚男 于 2020-3-5 11:17 编辑

是的,勒庞就是个民科,最符合《乌合之众》描述的是它的读者,最神奇的是看过这本书都会自顾自地觉得自己是个脱离乌合之众范畴的精神权贵

巴黎公社后的勒庞希望设计出管理所谓群体性疯狂的方法,以此挤进上流社会。他想向人们展示,贵族和商人的大脑比老百姓大,不容易受“群体性疯狂”的影响。
他测量大脑容量的方法是:在头骨里塞满(铅)弹,通过计算铅(弹)的数量,就可以得知脑容量。

在测量了287个头骨后,勒庞在1879年发表了论文《从解剖学和数学的角度研究大脑容量的变化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文中指出,贵族和商人的脑容量确实是最大的。
他向担心“黑人的体型比我们大”的读者保证,“他们的大脑比我们小”。

他还指出,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小:
“很多巴黎女性的脑容量更接近大猩猩,远远不及最有智慧的男性。这种劣势太明显了,没有人会质疑,只有男女差别的程度值得讨论。研究过女性、诗人和小说家智力的心理学家都知道,她们在人类进化中处于劣等。跟成人和文明人相比,她们更接近儿童和野蛮人。她们变化无常,缺乏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毫无理性。”

他承认确实存在一些“杰出的女性”,但“她们就像畸形儿一样属于例外,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女权主义不该盛行,女人就应该待在家里,不应该出门工作:
“给她们提供同等的教育,设定同样的目标,是一种危险的妄想。当那一天到来时,她们会曲解上天赋予的职责,离开家庭,参与战斗。那会是一场社会革命的开始,所有维护家庭神圣的东西都会消失。”
就连给他写传记的男教授(也是唯一一个整理过他生平事迹的人)都说:“我写《勒庞传》的时候,觉得他是有史以来最可恶的浑蛋。”

即使在当时,勒庞的这种充满了弱智歧视的研究,也遭受了上流社会的批判。巴黎人类学会资深会员嘲笑他,把他称为仇视女性的家伙,认为他用的方法跟科学毫不沾边。

惨遭羞辱的勒庞离开巴黎,前往阿拉伯半岛旅行。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撰写并自费出版了一些作品,试图从神经科学角度证明阿拉伯人的低劣。

终于,在1895年,他出版了成名之作《乌合之众》。
这本书仍然发扬了他个人思想的鲜明特色。
比如,他写道,在群体中,我们冲动、易怒、缺乏理性,“这些特征往往能在低级进化形态中看到,比如女性、野蛮人和儿童。”
“我们无须担心[共产主义]和[女权主义]这样的大规模革命运动有存在的道德理由。它们只是一种低智商的疯狂,所以我们无须担心。”




对了,还有一点忘说了,巴黎公社前的勒庞,是一个救护车司机,根本不是学者。

1、同时代人和当代学者对勒庞民科的描述,出自某勒庞粉说我没看过的The Origins of Crowd Psychology

2、即便勒庞完全没用科学方法,集合自己的黑屁出版了一本乌合之众后不久却被人起诉抄袭。
Most hist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fail to mention that Le Bon’s primacy was im- mediately contested. At the end of his introduction to the first edition he had claimed that the field was still “rather virgin land.” But at the end of his introduction to the second edition, he was forced to scale this down to “largely ~nexplored.”~ The reason was that an Italian author, Scipio Sighele (1868-1913), had meanwhile accused him of having stolen most of the book. Sighele wrote that it was “piracy which is the utmost of its kind” and even specified that the first chapter of your first book is a complete copy as to the line of thought and frequently a literal one as to its form. In pages 12 and 15 you summarize the in- troduction to my volume; at pages 17, 18, 19, 20, 21, 25, 26, 28, 30, 38, 349, 40,?45, 46, 47 you copy the ideas which I have developed in my first chapter.
He also said that Le Bon put the same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meneurs” and their “prestige,” quoting exactly the same examples from the voluminous work of Hippolyte Taine. Sighele even announced that he would lodge a formal complaint for copyright violations with the Societedes Auteurs in both Paris and Milan. Le Bon, however, shrugged off Sighele’s claims as preposterous: “His little work is one of these honorable debutant’s theses abounding in quotations but lacking a single personal view.”出自THE 1895 DEBATE ON THE ORIGINS OF CROWD PSYCHOLOGY,全文太长,懒得贴了,对前因后果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搜
3、为什么引用资料都那么老还全是外文呢,因为勒庞这种民科,中文学界根本就懒得鸟,我记得前两年去知网搜勒庞或者乌合之众,正经的论文可能就一页不到吧?


s1网友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