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tz
2021-07-19T13:10:09+00:00
[url]https://www.techinsights.com/blog/memory/micron-1a-dram-technology[/url]
感觉美光最近怎么变厉害了,第一个176层NAND,现在内存密度也超过三星了。
近日美光推出新的Z41a内存颗粒,使用1α制程,密度达到 0.315 Gb/mm 2,这是迄今为止业界最高的 DRAM 密度。而且美光一直使用DUV技术,三星在16nm就转向EUV技术。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5/9aQ2o-inr0K2cT3cSsg-5p.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5/9aQ2o-d4omK25T3cSsg-cz.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5/9aQ2o-g6y8K1lT3cSsg-fi.jpg[/img]
图 3 显示了从 D2x 到 D1α 的 Micron DRAM 单元 D/R 收缩率趋势。美光多年来一直保持 0.87,但美光 D1z 和 D1α 的收缩系数分别增加到 0.92 和 0.9。缩小 DRAM 上的单元尺寸变得越来越困难。
感觉美光最近怎么变厉害了,第一个176层NAND,现在内存密度也超过三星了。
近日美光推出新的Z41a内存颗粒,使用1α制程,密度达到 0.315 Gb/mm 2,这是迄今为止业界最高的 DRAM 密度。而且美光一直使用DUV技术,三星在16nm就转向EUV技术。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5/9aQ2o-inr0K2cT3cSsg-5p.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5/9aQ2o-d4omK25T3cSsg-cz.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5/9aQ2o-g6y8K1lT3cSsg-fi.jpg[/img]
图 3 显示了从 D2x 到 D1α 的 Micron DRAM 单元 D/R 收缩率趋势。美光多年来一直保持 0.87,但美光 D1z 和 D1α 的收缩系数分别增加到 0.92 和 0.9。缩小 DRAM 上的单元尺寸变得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