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Bones
2022-06-15T15:41:29+00:00
诸葛亮和司马懿同时二周目且互换阵营的短篇,全文在知乎,非刘备,别太较真图个一乐就行。
链接在此:[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2534552572[/url]
《我,孔明,魏武第一谋士》
孔明陷入了沉思。
回想起梦中的经历,他已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仍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是大舅爷糜芳尸位素餐?还是关羽太过傲慢,张飞暴躁无礼?
想来想去,孔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问题恐怕出在他自己身上。
于是,孔明让仆童谎称自己不在家,将刘关张三人赶走后,他与黄月英连夜打包了行李细软,搬到另一处草庐暂避风头。
孔明不是不想出山,兴许这一次,他有能力逆转乾坤,或者至少不让马谡守街亭,不让关羽守华容。兴许这一次,成事在人而不在天。
但是他也看到了蜀汉集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病,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他一人能够解决的。就算他还能六出祁山,但李严这一次难道就不会贻误战机吗?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想来想去,孔明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不想重蹈覆辙。
匡扶汉室曾经是他的梦想,但这个口号喊到后来根本就没人信,连蜀汉集团的同事都觉得他很天真。
皇帝难道一定要姓刘吗?
所以,孔明现在的梦想,是用自己的才能平定天下,终结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于是,孔明连夜写了两封信,托人寄了出去。
这两封信里的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其中一个收信人是曹操,另一个是孙权。
十日后,孔明只接到其中一人的回信,另一封信石沉大海。
但他心中已有了答案。
“夫人,咱们搬家去许都吧。”
2、
一个碗,又大又圆,一条面,又长又宽。
这就是北方的饮食。
孔明和夫人黄月英自然不习惯这样粗犷的饮食,他想念荆州的大米。
但是在北方,大米是非常奢侈的食物,而他现在需要钱。
他拜托同乡打点,希望获得曹氏集团的入场券,而这中间很多过程都需要金钱作为润滑剂。
这样的行事很不符合孔明的风格,但他没得选,因为在北方罕有人知道“卧龙”的名号。
曹老板虽然爱才,但公司里人才济济,想要在曹氏集团出头并不是一件易事。
但是孔明知道知道,乌丸之战结束后,曹老板集团马上就要发生一件大事。
那就是郭嘉的病逝。
他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进入到曹氏集团的决策核心,得到曹老板的赏识,进而取代郭嘉的位置,成为曹氏集团第一谋士。
就如同计划的那样,郭嘉病逝后,孔明终于得到一个宝贵的机会:那就是在郭嘉的追悼大会上写赋颂诗,而这件事正是他所擅长的,属实专业对口。
于是,他在追悼大会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隆中对(曹操版)》,规劝曹老板及早走出悲痛,出兵荆州,趁蜀汉尚未成气候之前灭掉刘备,进而平定西南,避免天下三分,限制东吴集团的发展空间。
与会谋士都觉得孔明的计策属于抡起大锤打蚊子,因为曹老板雄师百万,而刘备不过区区数千人马,根本不足为惧。
但曹丞相并没有忽视孔明的建议,因为在曹老板看来,世人多愚昧,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那他就要怀疑。
于是,曹老板邀请孔明促膝长谈,仔细询问孔明平定西南的战略目标和作战计划,他很满意孔明的谋略,认为这个人是老天带走郭嘉后补偿给他的人杰。
于是,曹老板拜孔明为军师,与荀彧贾诩等人齐名,并立即决定挥师荆州,直扑樊城。
为了防止刘备逃跑,他甚至提前安排了兵马渡江,准备在长坂坡截杀刘备。
但奇怪的是,接任荆州集团董事长的刘琮却没有立即投降,反而倾全力与曹军展开拉锯战。虽然且战且退,但大大阻挠了曹军前进的势头,在长坂坡埋伏刘备的人马等到花儿都谢了。
孔明觉得很奇怪,因为在他的梦里,刘琮很快就投降了,根本不会螳臂当车,他如此抵抗,必然是有什么原因。
过了几日,探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刘琮早已死于刘备之手。
曹氏集团无不动容,因为刘琮刘备是同族宗亲,而刘备一向以仁德为卖点,做出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完全不是刘备的风格。
孔明忍不住问:“刘备身边的谋士是谁,还是徐庶吗?”
探子摇了摇头:“听说徐庶已经辞职了,现在的谋士叫司马懿。”
3、
听到这个老冤家的名字,孔明吃了一惊。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远千里投奔曹氏集团的同时,司马懿竟会归于刘备帐下,看来他们两人真是命中注定的死对头。
但不得不说,司马懿这一招喧宾夺主,虽然手段下贱但也保全了刘备的革命火种,不然刘备必然魂断长坂坡。
现在难题抛到了曹老板面前。
由于荆州久攻不破,东吴集团早已蠢蠢欲动,毕竟孙董事自己心里也清楚,假如刘备守不住荆州,下一个遭殃的必然是他。
如果继续进攻刘备,那就必然促成孙刘联手二打一;但如果放任刘备发展,那就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统一天下更是无从谈起。
左思右想,如果要解决现在这个被动的局面,只能依靠外交手段。
于是孔明向曹老板请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朋友鲁肃如今在夏口,只要抢先一步和鲁肃取得联系,切断东吴集团和刘备的外交渠道,就能为攻破荆州争取时间。
来到夏口,鲁肃非常高兴地请孔明吃了顿饭,享受了一番吴侬软语的指压按摩。
孔明很了解鲁肃,他知道这个人虽然是个粗人,却是一个难得的重情重义的好人,他不想做任何伤害鲁肃的事情。
于是,他劝说鲁肃:“如今曹老板一手遮天,即便孙刘联合,也难以与其匹敌,我看孙董其实也无意中原,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劝孙董臣服于曹老板,到时候封他一个分公司总经理,也能结束如今这乱世啊。”
鲁肃喝了一杯酒,摇头道:“诸葛兄,你有所不知,我们东吴集团是家族企业,里面的高管各个都是树大更深,各有心思,我鲁肃如果不是站了周都督的队,恐怕早就被人整了下去,所以并不是我们不想投降,而是东吴集团如果没有外患,那就必有内忧啊。”
孔明很吃惊,因为这番话听起来不像是鲁肃这个粗人说的,于是几番追问。
鲁肃拗不过他,只好坦白:“这些话都是仲达兄告诉我的。”
“他人在哪?”
“已经走了,临走的时候还托我给你带话,说什么‘五丈原上,再决高下’。”
链接在此:[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2534552572[/url]
《我,孔明,魏武第一谋士》
孔明陷入了沉思。
回想起梦中的经历,他已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仍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是大舅爷糜芳尸位素餐?还是关羽太过傲慢,张飞暴躁无礼?
想来想去,孔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问题恐怕出在他自己身上。
于是,孔明让仆童谎称自己不在家,将刘关张三人赶走后,他与黄月英连夜打包了行李细软,搬到另一处草庐暂避风头。
孔明不是不想出山,兴许这一次,他有能力逆转乾坤,或者至少不让马谡守街亭,不让关羽守华容。兴许这一次,成事在人而不在天。
但是他也看到了蜀汉集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病,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他一人能够解决的。就算他还能六出祁山,但李严这一次难道就不会贻误战机吗?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想来想去,孔明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不想重蹈覆辙。
匡扶汉室曾经是他的梦想,但这个口号喊到后来根本就没人信,连蜀汉集团的同事都觉得他很天真。
皇帝难道一定要姓刘吗?
所以,孔明现在的梦想,是用自己的才能平定天下,终结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于是,孔明连夜写了两封信,托人寄了出去。
这两封信里的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其中一个收信人是曹操,另一个是孙权。
十日后,孔明只接到其中一人的回信,另一封信石沉大海。
但他心中已有了答案。
“夫人,咱们搬家去许都吧。”
2、
一个碗,又大又圆,一条面,又长又宽。
这就是北方的饮食。
孔明和夫人黄月英自然不习惯这样粗犷的饮食,他想念荆州的大米。
但是在北方,大米是非常奢侈的食物,而他现在需要钱。
他拜托同乡打点,希望获得曹氏集团的入场券,而这中间很多过程都需要金钱作为润滑剂。
这样的行事很不符合孔明的风格,但他没得选,因为在北方罕有人知道“卧龙”的名号。
曹老板虽然爱才,但公司里人才济济,想要在曹氏集团出头并不是一件易事。
但是孔明知道知道,乌丸之战结束后,曹老板集团马上就要发生一件大事。
那就是郭嘉的病逝。
他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进入到曹氏集团的决策核心,得到曹老板的赏识,进而取代郭嘉的位置,成为曹氏集团第一谋士。
就如同计划的那样,郭嘉病逝后,孔明终于得到一个宝贵的机会:那就是在郭嘉的追悼大会上写赋颂诗,而这件事正是他所擅长的,属实专业对口。
于是,他在追悼大会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隆中对(曹操版)》,规劝曹老板及早走出悲痛,出兵荆州,趁蜀汉尚未成气候之前灭掉刘备,进而平定西南,避免天下三分,限制东吴集团的发展空间。
与会谋士都觉得孔明的计策属于抡起大锤打蚊子,因为曹老板雄师百万,而刘备不过区区数千人马,根本不足为惧。
但曹丞相并没有忽视孔明的建议,因为在曹老板看来,世人多愚昧,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那他就要怀疑。
于是,曹老板邀请孔明促膝长谈,仔细询问孔明平定西南的战略目标和作战计划,他很满意孔明的谋略,认为这个人是老天带走郭嘉后补偿给他的人杰。
于是,曹老板拜孔明为军师,与荀彧贾诩等人齐名,并立即决定挥师荆州,直扑樊城。
为了防止刘备逃跑,他甚至提前安排了兵马渡江,准备在长坂坡截杀刘备。
但奇怪的是,接任荆州集团董事长的刘琮却没有立即投降,反而倾全力与曹军展开拉锯战。虽然且战且退,但大大阻挠了曹军前进的势头,在长坂坡埋伏刘备的人马等到花儿都谢了。
孔明觉得很奇怪,因为在他的梦里,刘琮很快就投降了,根本不会螳臂当车,他如此抵抗,必然是有什么原因。
过了几日,探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刘琮早已死于刘备之手。
曹氏集团无不动容,因为刘琮刘备是同族宗亲,而刘备一向以仁德为卖点,做出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完全不是刘备的风格。
孔明忍不住问:“刘备身边的谋士是谁,还是徐庶吗?”
探子摇了摇头:“听说徐庶已经辞职了,现在的谋士叫司马懿。”
3、
听到这个老冤家的名字,孔明吃了一惊。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远千里投奔曹氏集团的同时,司马懿竟会归于刘备帐下,看来他们两人真是命中注定的死对头。
但不得不说,司马懿这一招喧宾夺主,虽然手段下贱但也保全了刘备的革命火种,不然刘备必然魂断长坂坡。
现在难题抛到了曹老板面前。
由于荆州久攻不破,东吴集团早已蠢蠢欲动,毕竟孙董事自己心里也清楚,假如刘备守不住荆州,下一个遭殃的必然是他。
如果继续进攻刘备,那就必然促成孙刘联手二打一;但如果放任刘备发展,那就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统一天下更是无从谈起。
左思右想,如果要解决现在这个被动的局面,只能依靠外交手段。
于是孔明向曹老板请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朋友鲁肃如今在夏口,只要抢先一步和鲁肃取得联系,切断东吴集团和刘备的外交渠道,就能为攻破荆州争取时间。
来到夏口,鲁肃非常高兴地请孔明吃了顿饭,享受了一番吴侬软语的指压按摩。
孔明很了解鲁肃,他知道这个人虽然是个粗人,却是一个难得的重情重义的好人,他不想做任何伤害鲁肃的事情。
于是,他劝说鲁肃:“如今曹老板一手遮天,即便孙刘联合,也难以与其匹敌,我看孙董其实也无意中原,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劝孙董臣服于曹老板,到时候封他一个分公司总经理,也能结束如今这乱世啊。”
鲁肃喝了一杯酒,摇头道:“诸葛兄,你有所不知,我们东吴集团是家族企业,里面的高管各个都是树大更深,各有心思,我鲁肃如果不是站了周都督的队,恐怕早就被人整了下去,所以并不是我们不想投降,而是东吴集团如果没有外患,那就必有内忧啊。”
孔明很吃惊,因为这番话听起来不像是鲁肃这个粗人说的,于是几番追问。
鲁肃拗不过他,只好坦白:“这些话都是仲达兄告诉我的。”
“他人在哪?”
“已经走了,临走的时候还托我给你带话,说什么‘五丈原上,再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