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aret(みりかれっと)み
2021-02-22T09:03:14+00:00
这套制度我觉得远比现在纯学区房制度合理,展开介绍一下,免得部分钢筋听个只言片语自己脑补然后杠。
我自己为例,时间背景是1996年
具体方式:在保证学区内义务教育学位充足的前提下(我那届我学校有3个班是地段班,义务教育阶段地段生必然应收尽收。),加3个择校班,全市统考,择优录取。除了头几名奖励,其他人一视同仁收取择校赞助费归学校。择校费是3600,算是普通家庭也能花得起的一笔钱,对比一下当时本市商品房价大约平均10万一套吧。择校班的师资配置略优于地段班,主要是用择校赞助费挖周边地区优秀师资组成教师团队。地段生也可以考择校班,考中不收费。最后初三下学期全校统考重新组建精英班。
我不知道这种制度比起纯学区房制度差在哪了,也不明白为什么叫停了。本来办重点中学的额外的经费如果不许赞助集资那是约等于是全体市民均摊,凭什么给学区房东独享。我当初靠自己考试搏进去,考不进只能上全市倒数第一中学。我儿子现在中学学区跟我当年差不多,如果要换那个地段房子要透支夫妻20年收入换个垃圾老破小,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才是最恶心的一件事。
我自己为例,时间背景是1996年
具体方式:在保证学区内义务教育学位充足的前提下(我那届我学校有3个班是地段班,义务教育阶段地段生必然应收尽收。),加3个择校班,全市统考,择优录取。除了头几名奖励,其他人一视同仁收取择校赞助费归学校。择校费是3600,算是普通家庭也能花得起的一笔钱,对比一下当时本市商品房价大约平均10万一套吧。择校班的师资配置略优于地段班,主要是用择校赞助费挖周边地区优秀师资组成教师团队。地段生也可以考择校班,考中不收费。最后初三下学期全校统考重新组建精英班。
我不知道这种制度比起纯学区房制度差在哪了,也不明白为什么叫停了。本来办重点中学的额外的经费如果不许赞助集资那是约等于是全体市民均摊,凭什么给学区房东独享。我当初靠自己考试搏进去,考不进只能上全市倒数第一中学。我儿子现在中学学区跟我当年差不多,如果要换那个地段房子要透支夫妻20年收入换个垃圾老破小,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才是最恶心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