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赵国先扛不住
甚至赵国都自认为自己先扛不住,换赵括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你要这么想,如果廉颇打的还不错,赵王闲得蛋疼要换人?
之所以换人,肯定是出了问题,要么耗不起,要么战不利。
我觉得一般打仗防守方更能耗吧,进攻方才是容易熬不住的那个
[s:ac:呆]
问题是赵国已经完全扛不住了才换人的。。。换人也是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不过是没想到会全军覆没啊。毕竟赵国四十万军队那时候战力不低
这算是战略决战了,谁拼光谁亡国。
秦国有备而来,大不了撤……所以赵国固守才是好的,偏偏阵前换将。
[quote][pid=608661776,31792075,1]Reply[/pid] Post by [uid=62047004]铁拐李不李[/uid] (2022-05-06 22:31):
我觉得一般打仗防守方更能耗吧,进攻方才是容易熬不住的那个
[s:ac:呆][/quote]看长平之战的地图就应该知道,泰国后勤是顺流水运,赵国后勤是上坡陆运。
就算现在,你拿半个河北加山西 和对面陕西加四川和重庆再加半个湖北和半个河南对峙。
也是坚持不下去的吧。跟何况赵还要守长城防匈奴。
都讨论烂了。
赵国在那个形势,根本不能赢。对于赵国的最优解是小输,随便打一打,保留有生力量,然后撤出长平。
只要赵国这么做的,先坐不住的是魏国。只要把屁股后面那个蔫坏蔫坏的魏国和躲魏国屁股后面磨刀的楚国都拖下水,对于赵国来说就是最优解。
所以,赵国压根就不需要顶住,当时的形式就是秦赵火并,魏国楚国等着秦赵鹬蚌相争,然后联合战败国打战胜国,然后魏楚就可以渔翁得利。赵国只要小输然后撂挑子摆烂就可以了。
当时的问题是赵国输得太惨了(赵括的锅,没得洗),没有给魏楚充分的反应时间。
[quote][pid=608662002,31792075,1]Reply[/pid] Post by [uid=16320845]acewisp[/uid] (2022-05-06 22:33):
赵国先扛不住,已经开始到处借粮了,然而借不到[/quote]赵国借粮不同史书时间点有所差别,最早也是赵括被围之后。
赵国能扛得住就不会换廉颇,换他的原因就是因为支撑不起他的消耗战术了,想换个人上去搏一波,哪晓得一波送了个干净
[quote][pid=608661776,31792075,1]Reply[/pid] Post by [uid=62047004]铁拐李不李[/uid] (2022-05-06 22:31):
我觉得一般打仗防守方更能耗吧,进攻方才是容易熬不住的那个
[s:ac:呆][/quote]前提是六国合纵没有被破吧,就靠赵国独自肯定顶不住秦的进攻。等于一矿打三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