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eal
2022-06-30T15:10:50+00:00
裁决天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5/ekQ2q-6swkK1yT3cSk0-da.jpg.thumb_s.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5/ekQ2q-6swkK1yT3cSk0-da.jpg.thumb_s.jpg[/img]
1. ...
云在搅动。
一开始,厚重的云层彼此交叠,像互相作势撕咬的巨兽,而这份狰狞又在风中消解,彼此交融,化作一团漩涡,在城市上空疯狂地转着。
敲钟人用响彻全城的钟声警告大家,尽管无须警告,席卷街道的烈风已经让行人难以行进,不得不躲进屋子祈祷这恶劣的天气早些停止。根据往常的经验,接下来迎接这座小城的,将是一场持续三四天的,无止歇的暴雨。
是的,这样的暴雨并非偶然,而是整座城市都已经习惯的景象。虽然相当一部分生活和工作停摆,但秩序并没有被打破。人们似乎已经熟悉了连续几日足不出户的生活,商店街和旅馆也挂上了休息的门牌——整座城市如同冬眠一般,生气逐渐黯淡下来。
唯有一处例外。
赶在雨水降下的前一刻,一名士兵推开了城中心那座酒馆的大门,明亮的灯光和刺耳的喧闹顿时占据了他的感官,让他一时间忘记了门外的阴沉和冰冷。这家酒馆从外面看并不起眼,连门前悬挂的铁牌都缺失了一角,这让他险些因为匆匆前行而错过。可门内盛大的光景却让这名军官开始怀疑,是不是半座城的男人都聚在这里饮酒作乐。
“这边,杨!”
说话的是另一名戴着军帽的家伙。被叫做“杨”的士兵朝他走去,在酒馆正中的一张大木桌旁已经坐满了相同装束的士兵,闻言也一起向迟来的杨旭挥手致意。
杨旭向大家一挥手,慢慢挪到他们身边。刚刚喊他名字的那人拍拍杨旭挤乱的衣领,说道:“大家就等你了!”
杨旭摘掉帽子笑道:“差点被淋成落汤鸡,还好我跑得够快。”
如他所想的,酒馆里爆发出新一轮笑声。大家纷纷拍着杨旭的肩头:“我们的新兵已经适应了他的新家啦!”随后,按照这些“老兵”的规矩,杨旭接过一大杯啤酒高举三次,欢呼着喝下了浓厚的泡沫和冰凉的酒液。
“别的都没问题,只是这该死的雨……”杨旭在大家的谈笑声中小声咕哝道。
大约一个月之前,杨旭终于达到了轮换条件,离开了那片湿热难耐的热带雨林战场。不过作为从东方国度辗转前来投靠A国军队的士兵,短暂的休整期并不允许杨旭远渡重洋回归故里,因此他和同部队的大部分士兵分到了同一座城市——在东部偏远地区的一座小城。
杨旭本人对这个分配没有什么意见,在抵达城市之后,他很快用自己攒下的薪水买下一座小木屋,以此作为自己的新家。
城中的居民们都很热情友好,也有不少战友和他一起吃喝玩乐,属于杨旭的轮休期本该是轻松惬意才对——可回到文明生活的他反而对一切都陌生起来。在这半个月中,杨旭常常会陷入困惑:为什么城市里的雨水和雨林中一样充沛?自己的木屋为什么架在一个台子上,离地面足有三十公分?
当然,最不可思议的还是那个问题。
在酒兴正酣的时候,杨旭偷偷向他身旁的同伴问道。
“这场雨可能要下三天,为什么大家都不担心南边的河流会漫过来?”
面对杨旭的提问,那名士兵醉眼惺忪,含混地回应道:“杨,你放心,这次不会……遵从天使的指引。”
天使的指引?杨旭觉得自己更糊涂了。
大约从五年前开始,整个世界的降水变得极端起来。似乎在所有区域,“雨季”的概念都被魔法给抹去似的,连绵的阴雨再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迎来的,像杨旭即将经历的这种大雨。一年下来,各个地区都会迎来多次暴雨的洗礼,有所区别的只是雨水的多寡而已。
没人知道天气为何会变成现在的模样。学者们在拼命研究和天气相关的因素,却一无所获。有人猜测是外星来客埋下的种子,也有人认为是史前的文明留下的隐患,这些人急于申请更多的经费来调研,可还未停歇的那场全面战争只会要求他们去研究不会浸湿的火药和免于生锈的炮弹。不受控制的大雨让火炮的后勤难以为继,失去火炮的战场比从前更像残酷的绞肉车,这又让各方的国力难以为继,只能暂缓一战。
在热带雨林中和敌国交战的杨旭也得益于此,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一次假期。不过一开始他并没有察觉到气候的变化。在他看来,这座该死的丛林不论何时都没有什么不同,五年时间早让他学会了警惕湿地、暴雨、雷电和毒虫。气候突变的消息也是他从战友亲属的来信里得知的——他自己的亲人早已经断了联系。那些信上说他们家乡遇上了难得一见的大暴雨,竟能持续四五天,几乎冲走了他们的半数财产……也有信件说他们的房子被冲毁,农田被淹没,无一例外都是对暴雨的恐惧。
杨旭和战友对此大都是戏谑的态度,但当他获准从雨林中撤下去城市休整的路上,那份轻蔑的笑容终于消失了——杨旭和全车厢的人在路上遇上了一场暴雨,火车动力很快受损,于是他们就被抛在荒野里等待了整整两天。
杨旭进城时,脚下踏着的还是半干的石板路。人们告诉他这里刚刚雨过天晴,他挑了个好日子回来,又叮嘱他千万不要拖到下一次暴雨来临。于是杨旭立刻履行了各项手续,又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安稳地方安家,这才有功夫和同僚邀约一同庆祝。
就在约定好庆祝的当天,第二次暴雨来临,差点让杨旭浑身湿透地走进酒馆。
作为一名从雨林地区退下的士兵,杨旭简直恨透了暴雨天气。但这些天来,不论他怎么观察身边的居民,从他们身上都只能看出对暴雨的妥协和适应。这让杨旭相当不解,却一直找不到能解释这一切的理由。而当他听到“天使的指引”这样的字眼时,杨旭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一丝线索。
于是他接着问道:“你怎么知道不会,是因为‘天使的指引’吗?”
“唔,是……什么?”
眼见答话的人已经模糊了意识,杨旭拍了拍那人后背,颓丧地坐回到椅子上。
门外的雨下得更大了。酒馆的窗户早已经钉死,只有风声和雨水打在屋顶的不规则响动昭示着屋外的遭遇。酒馆的聚会依然热烈,只是多了几个醉倒的酒鬼。杨旭突然感到有些空虚,端着一杯酒走到大门旁边,想通过门缝看看外面的景象。
“怎么了,年轻人?”
杨旭猛地转身后退,背部抵在门上,才发觉刚刚不过是酒馆老板上前搭话。杨旭摇摇头:“没什么,而且,我也不算是年轻人了。”
“只有年轻人才会在举杯欢庆的场合叹气。”酒馆老板粗壮的腰间围着围裙,他的手在上面擦了擦,向杨旭递出宽厚的手掌:“是什么让我们的英雄犯愁?”
杨旭伸出手和他对握,似乎从那只手上感受到了热切的关心。酒馆老板的手和眼神似乎和他的啤酒一样吸引人,这不由得让杨旭吐露出心声:“我刚刚听战友说,这次下雨不会影响到这座城市。可问到原因的时候,他只告诉我‘遵从天使的指引’……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完之后,杨旭惊觉自己有些失言。在这座城市里,大多数居民都是信仰者,身为少数派的他本不应该去质疑他人的信仰。所幸的是酒馆老板并没有动怒,反而呵呵笑道:“天使的指引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神迹,下次暴雨之前,说不定你也有机会看到。”
“神迹?”杨旭觉得自己更糊涂了,忍不住喝下一口酒,“我能问问是怎样的神迹吗?”
“当然。”
酒馆老板说完后便端着杂物匆匆离开了。大约半刻钟后,他将几张照片塞进杨旭的怀里说道:“不仅所有人都能看见,甚至还有人拍下照片呢。”
杨旭盯着酒馆老板的眼睛。从他眼里看不出一丝玩笑或欺骗,于是杨旭抓起一张照片放在眼前。
引入眼帘的,是一束从天而降的光芒。
杨旭第一次亲眼见到那些光,是他在这座小城的第二个月的下旬。
自那场暴雨过后,云层短暂地散开了数日,随后又从四面合拢盖住了整座城市。这片云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好像都差不多,杨旭很快便习惯了阴郁的天空和无所事事的日子。眼下是他难得的假期,一般士兵或许会喝酒,打牌,随处逛逛或待在家里休息,但杨旭的思维已经被酒馆老板的照片吸引住了。那天晚上杨旭要来了那张照片,并把它钉在床头,越是盯着照片里的光芒,他就越是疑惑。
好在他还记得那天老板对他讲述的内容。
“大约五年前,天空就像是被上帝的怒火灼烧过似的,每逢下雨必定持续好几天,雨势又大又猛。原本的河流容不下这么多水,往往从一处奔涌出来,形成全新的河道。短短几天过去,原本的河流就面目全非。严重时改道的河流从城市中奔涌而去,死伤无数。或许是上帝认为人类罪不致死,也可能是大家的祈祷有了作用。大约从一年前开始,在暴雨来临之前,天空便会降下一道道光束。”
“就是照片上的这光束?”
“是的,没错。这些光束彼此间隔大约有一两千米,从河流的某处开始,一直去往极远的远方,每道光束会凝聚半小时左右,随后才突然消失。人们把光束在地面上标定的地点连在一起,当暴雨过后,这条蜿蜒的曲线就成为了新的河道。”
那天傍晚,酒馆老板说到这里就不再多言,笑呵呵地去忙他的活计了,只留下震惊的杨旭一个人在那里慢慢消化骤然听来的信息。而这份震惊,直到那一天的雨转成晴天,又阴沉下来许久也没能散去。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心中的另一种情绪逐渐升腾起来,不断灼烧着他的意志——既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他们所说的“天使的指引”,那自己应该也可以看到吧?既然如此,就一定要去亲眼看看。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杨旭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为了追逐那个只存在半小时左右的神迹,他保持着良好的作息,每天不敢贪睡;也不愿意远离城市到野外踏青,以免错过城市的汽车。至于饮酒和赌博?杨旭绝不容许这些让注意力麻木的毒剂和他接触。即便如此,他仍然担心自己会与神迹失之交臂——有几次他甚至梦到了这一幕,然后惊恐地醒来。
但他梦中的景象最终没有成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下一场暴雨来临前夕,一道光束从天而降,落在了城市的西南角。
杨旭呆呆地看着近在咫尺地光束,从地面向天空远眺,似乎永无止境地高,光芒又是那样圣洁纯粹。但它同时又像是拉开序幕的前奏一般,在降下的须臾之后,这座城市迎来了第二道相同的光束。
随后,是第三道,第四道……
在这些光束出现的第三天,暴雨来袭,汹涌的河水占据了神迹降临之地。
在河水肆虐的同时,杨旭坐在床边,又一次盯着那张照片。
“如果你是未卜先知的神的话,那这连绵的暴雨,是不是也是神呢?”
一开始,厚重的云层彼此交叠,像互相作势撕咬的巨兽,而这份狰狞又在风中消解,彼此交融,化作一团漩涡,在城市上空疯狂地转着。
敲钟人用响彻全城的钟声警告大家,尽管无须警告,席卷街道的烈风已经让行人难以行进,不得不躲进屋子祈祷这恶劣的天气早些停止。根据往常的经验,接下来迎接这座小城的,将是一场持续三四天的,无止歇的暴雨。
是的,这样的暴雨并非偶然,而是整座城市都已经习惯的景象。虽然相当一部分生活和工作停摆,但秩序并没有被打破。人们似乎已经熟悉了连续几日足不出户的生活,商店街和旅馆也挂上了休息的门牌——整座城市如同冬眠一般,生气逐渐黯淡下来。
唯有一处例外。
赶在雨水降下的前一刻,一名士兵推开了城中心那座酒馆的大门,明亮的灯光和刺耳的喧闹顿时占据了他的感官,让他一时间忘记了门外的阴沉和冰冷。这家酒馆从外面看并不起眼,连门前悬挂的铁牌都缺失了一角,这让他险些因为匆匆前行而错过。可门内盛大的光景却让这名军官开始怀疑,是不是半座城的男人都聚在这里饮酒作乐。
“这边,杨!”
说话的是另一名戴着军帽的家伙。被叫做“杨”的士兵朝他走去,在酒馆正中的一张大木桌旁已经坐满了相同装束的士兵,闻言也一起向迟来的杨旭挥手致意。
杨旭向大家一挥手,慢慢挪到他们身边。刚刚喊他名字的那人拍拍杨旭挤乱的衣领,说道:“大家就等你了!”
杨旭摘掉帽子笑道:“差点被淋成落汤鸡,还好我跑得够快。”
如他所想的,酒馆里爆发出新一轮笑声。大家纷纷拍着杨旭的肩头:“我们的新兵已经适应了他的新家啦!”随后,按照这些“老兵”的规矩,杨旭接过一大杯啤酒高举三次,欢呼着喝下了浓厚的泡沫和冰凉的酒液。
“别的都没问题,只是这该死的雨……”杨旭在大家的谈笑声中小声咕哝道。
大约一个月之前,杨旭终于达到了轮换条件,离开了那片湿热难耐的热带雨林战场。不过作为从东方国度辗转前来投靠A国军队的士兵,短暂的休整期并不允许杨旭远渡重洋回归故里,因此他和同部队的大部分士兵分到了同一座城市——在东部偏远地区的一座小城。
杨旭本人对这个分配没有什么意见,在抵达城市之后,他很快用自己攒下的薪水买下一座小木屋,以此作为自己的新家。
城中的居民们都很热情友好,也有不少战友和他一起吃喝玩乐,属于杨旭的轮休期本该是轻松惬意才对——可回到文明生活的他反而对一切都陌生起来。在这半个月中,杨旭常常会陷入困惑:为什么城市里的雨水和雨林中一样充沛?自己的木屋为什么架在一个台子上,离地面足有三十公分?
当然,最不可思议的还是那个问题。
在酒兴正酣的时候,杨旭偷偷向他身旁的同伴问道。
“这场雨可能要下三天,为什么大家都不担心南边的河流会漫过来?”
面对杨旭的提问,那名士兵醉眼惺忪,含混地回应道:“杨,你放心,这次不会……遵从天使的指引。”
天使的指引?杨旭觉得自己更糊涂了。
大约从五年前开始,整个世界的降水变得极端起来。似乎在所有区域,“雨季”的概念都被魔法给抹去似的,连绵的阴雨再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迎来的,像杨旭即将经历的这种大雨。一年下来,各个地区都会迎来多次暴雨的洗礼,有所区别的只是雨水的多寡而已。
没人知道天气为何会变成现在的模样。学者们在拼命研究和天气相关的因素,却一无所获。有人猜测是外星来客埋下的种子,也有人认为是史前的文明留下的隐患,这些人急于申请更多的经费来调研,可还未停歇的那场全面战争只会要求他们去研究不会浸湿的火药和免于生锈的炮弹。不受控制的大雨让火炮的后勤难以为继,失去火炮的战场比从前更像残酷的绞肉车,这又让各方的国力难以为继,只能暂缓一战。
在热带雨林中和敌国交战的杨旭也得益于此,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一次假期。不过一开始他并没有察觉到气候的变化。在他看来,这座该死的丛林不论何时都没有什么不同,五年时间早让他学会了警惕湿地、暴雨、雷电和毒虫。气候突变的消息也是他从战友亲属的来信里得知的——他自己的亲人早已经断了联系。那些信上说他们家乡遇上了难得一见的大暴雨,竟能持续四五天,几乎冲走了他们的半数财产……也有信件说他们的房子被冲毁,农田被淹没,无一例外都是对暴雨的恐惧。
杨旭和战友对此大都是戏谑的态度,但当他获准从雨林中撤下去城市休整的路上,那份轻蔑的笑容终于消失了——杨旭和全车厢的人在路上遇上了一场暴雨,火车动力很快受损,于是他们就被抛在荒野里等待了整整两天。
杨旭进城时,脚下踏着的还是半干的石板路。人们告诉他这里刚刚雨过天晴,他挑了个好日子回来,又叮嘱他千万不要拖到下一次暴雨来临。于是杨旭立刻履行了各项手续,又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安稳地方安家,这才有功夫和同僚邀约一同庆祝。
就在约定好庆祝的当天,第二次暴雨来临,差点让杨旭浑身湿透地走进酒馆。
作为一名从雨林地区退下的士兵,杨旭简直恨透了暴雨天气。但这些天来,不论他怎么观察身边的居民,从他们身上都只能看出对暴雨的妥协和适应。这让杨旭相当不解,却一直找不到能解释这一切的理由。而当他听到“天使的指引”这样的字眼时,杨旭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一丝线索。
于是他接着问道:“你怎么知道不会,是因为‘天使的指引’吗?”
“唔,是……什么?”
眼见答话的人已经模糊了意识,杨旭拍了拍那人后背,颓丧地坐回到椅子上。
门外的雨下得更大了。酒馆的窗户早已经钉死,只有风声和雨水打在屋顶的不规则响动昭示着屋外的遭遇。酒馆的聚会依然热烈,只是多了几个醉倒的酒鬼。杨旭突然感到有些空虚,端着一杯酒走到大门旁边,想通过门缝看看外面的景象。
“怎么了,年轻人?”
杨旭猛地转身后退,背部抵在门上,才发觉刚刚不过是酒馆老板上前搭话。杨旭摇摇头:“没什么,而且,我也不算是年轻人了。”
“只有年轻人才会在举杯欢庆的场合叹气。”酒馆老板粗壮的腰间围着围裙,他的手在上面擦了擦,向杨旭递出宽厚的手掌:“是什么让我们的英雄犯愁?”
杨旭伸出手和他对握,似乎从那只手上感受到了热切的关心。酒馆老板的手和眼神似乎和他的啤酒一样吸引人,这不由得让杨旭吐露出心声:“我刚刚听战友说,这次下雨不会影响到这座城市。可问到原因的时候,他只告诉我‘遵从天使的指引’……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完之后,杨旭惊觉自己有些失言。在这座城市里,大多数居民都是信仰者,身为少数派的他本不应该去质疑他人的信仰。所幸的是酒馆老板并没有动怒,反而呵呵笑道:“天使的指引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神迹,下次暴雨之前,说不定你也有机会看到。”
“神迹?”杨旭觉得自己更糊涂了,忍不住喝下一口酒,“我能问问是怎样的神迹吗?”
“当然。”
酒馆老板说完后便端着杂物匆匆离开了。大约半刻钟后,他将几张照片塞进杨旭的怀里说道:“不仅所有人都能看见,甚至还有人拍下照片呢。”
杨旭盯着酒馆老板的眼睛。从他眼里看不出一丝玩笑或欺骗,于是杨旭抓起一张照片放在眼前。
引入眼帘的,是一束从天而降的光芒。
杨旭第一次亲眼见到那些光,是他在这座小城的第二个月的下旬。
自那场暴雨过后,云层短暂地散开了数日,随后又从四面合拢盖住了整座城市。这片云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好像都差不多,杨旭很快便习惯了阴郁的天空和无所事事的日子。眼下是他难得的假期,一般士兵或许会喝酒,打牌,随处逛逛或待在家里休息,但杨旭的思维已经被酒馆老板的照片吸引住了。那天晚上杨旭要来了那张照片,并把它钉在床头,越是盯着照片里的光芒,他就越是疑惑。
好在他还记得那天老板对他讲述的内容。
“大约五年前,天空就像是被上帝的怒火灼烧过似的,每逢下雨必定持续好几天,雨势又大又猛。原本的河流容不下这么多水,往往从一处奔涌出来,形成全新的河道。短短几天过去,原本的河流就面目全非。严重时改道的河流从城市中奔涌而去,死伤无数。或许是上帝认为人类罪不致死,也可能是大家的祈祷有了作用。大约从一年前开始,在暴雨来临之前,天空便会降下一道道光束。”
“就是照片上的这光束?”
“是的,没错。这些光束彼此间隔大约有一两千米,从河流的某处开始,一直去往极远的远方,每道光束会凝聚半小时左右,随后才突然消失。人们把光束在地面上标定的地点连在一起,当暴雨过后,这条蜿蜒的曲线就成为了新的河道。”
那天傍晚,酒馆老板说到这里就不再多言,笑呵呵地去忙他的活计了,只留下震惊的杨旭一个人在那里慢慢消化骤然听来的信息。而这份震惊,直到那一天的雨转成晴天,又阴沉下来许久也没能散去。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心中的另一种情绪逐渐升腾起来,不断灼烧着他的意志——既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他们所说的“天使的指引”,那自己应该也可以看到吧?既然如此,就一定要去亲眼看看。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杨旭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为了追逐那个只存在半小时左右的神迹,他保持着良好的作息,每天不敢贪睡;也不愿意远离城市到野外踏青,以免错过城市的汽车。至于饮酒和赌博?杨旭绝不容许这些让注意力麻木的毒剂和他接触。即便如此,他仍然担心自己会与神迹失之交臂——有几次他甚至梦到了这一幕,然后惊恐地醒来。
但他梦中的景象最终没有成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下一场暴雨来临前夕,一道光束从天而降,落在了城市的西南角。
杨旭呆呆地看着近在咫尺地光束,从地面向天空远眺,似乎永无止境地高,光芒又是那样圣洁纯粹。但它同时又像是拉开序幕的前奏一般,在降下的须臾之后,这座城市迎来了第二道相同的光束。
随后,是第三道,第四道……
在这些光束出现的第三天,暴雨来袭,汹涌的河水占据了神迹降临之地。
在河水肆虐的同时,杨旭坐在床边,又一次盯着那张照片。
“如果你是未卜先知的神的话,那这连绵的暴雨,是不是也是神呢?”
1.1. ...
关于暴雨的成因,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准确,但关于那道预知河道变更的光束,这个世界上过半数的人都愿意相信那是神迹。
但有趣的是,最异想天开的关于暴雨的史前文明的猜测,竟可以准确地安在所谓的“神迹”上——在现存的文明之前,旧有的文明曾一度兴盛,在近地轨道上布下了足以覆盖成网的卫星。这片卫星群原本搭载了相当繁杂的功能,但大多数都是与战争和监测相关的实时功能,而它们都随着文明的消逝一同静默了。而在旧文明灭亡的数千年后,却意外地重新激活了一项此前从未用过的功能“极端气候预警系统”。
这项功能原意是用来测试卫星群的测控和定位两项性能,只不过名义上是气候预警罢了。在战争和监测两项目标都达成之后,气候预警系统也理所当然地被扫进了垃圾堆,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一个极端气候预警,该预警的启动条件是大气环流速率超过当前数值的一倍——这个数值在他们看来,实则是达到了“气象灾害”级别的气象条件,根本不会在现实里出现。然而旧文明的覆灭,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同样也给整个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绵延到了新文明兴起的时期。
除了物种的改变之外,最大的影响就是当前的极端气候。
在杨旭第一次看到“神迹”的五年前,大气环流速率接近警戒值。
在杨旭第一次看到“神迹”的一年前,大气环流速率达到警戒值,极端气候预警系统激活。卫星群对即将形成锋线的局部地区进行地形探测,同时预测降水。综合系统学习到的历史数据,系统分布式地计算出变更河道,该地区的同步卫星间断发射激光标记河道位置。
从地面向上300千米的激光穿过云层,散射的光束直径扩大百倍,映射到杨旭眼中,整个时长不超过百分之一秒,却是数千年前的旧文明对新文明的一次致意。
——或许没有一个人会知晓。
——但,至少有一个人不认同这是致意。
但有趣的是,最异想天开的关于暴雨的史前文明的猜测,竟可以准确地安在所谓的“神迹”上——在现存的文明之前,旧有的文明曾一度兴盛,在近地轨道上布下了足以覆盖成网的卫星。这片卫星群原本搭载了相当繁杂的功能,但大多数都是与战争和监测相关的实时功能,而它们都随着文明的消逝一同静默了。而在旧文明灭亡的数千年后,却意外地重新激活了一项此前从未用过的功能“极端气候预警系统”。
这项功能原意是用来测试卫星群的测控和定位两项性能,只不过名义上是气候预警罢了。在战争和监测两项目标都达成之后,气候预警系统也理所当然地被扫进了垃圾堆,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一个极端气候预警,该预警的启动条件是大气环流速率超过当前数值的一倍——这个数值在他们看来,实则是达到了“气象灾害”级别的气象条件,根本不会在现实里出现。然而旧文明的覆灭,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同样也给整个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绵延到了新文明兴起的时期。
除了物种的改变之外,最大的影响就是当前的极端气候。
在杨旭第一次看到“神迹”的五年前,大气环流速率接近警戒值。
在杨旭第一次看到“神迹”的一年前,大气环流速率达到警戒值,极端气候预警系统激活。卫星群对即将形成锋线的局部地区进行地形探测,同时预测降水。综合系统学习到的历史数据,系统分布式地计算出变更河道,该地区的同步卫星间断发射激光标记河道位置。
从地面向上300千米的激光穿过云层,散射的光束直径扩大百倍,映射到杨旭眼中,整个时长不超过百分之一秒,却是数千年前的旧文明对新文明的一次致意。
——或许没有一个人会知晓。
——但,至少有一个人不认同这是致意。
2. ...
第二次暴雨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原先城市的西南角变成了一条河流,被抢夺了地盘的那些屋子在拖车的帮助下向东迁移了整整七公里,勉强避开了这场灾难——杨旭在那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城市里的木屋都要安置在一座台子上——正是为了方便汽车牵引拖运。
“像是缺了一角的黄油一样难堪。”
杨旭对城市的改变相当不满,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在天气还好的那一两天里,他从早饭过后便坐在河流旁边,朝着河水丢石子。他还依稀认得他丢中的地方,原先是一家非常美味的披萨店。
但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持有不满之心。暴雨之后,城中的居民们纷纷走上街头祈祷,满怀着敬意感谢上帝和天使,感谢他们降临神迹引导他们避开灾难。不管杨旭和谁聊天,从那人的眼中只能看得出感恩和赞美。
“你们为什么不去怨恨暴雨呢?”
杨旭曾忍不住说道。
但换来的也只是略带疑惑的回应:“我们遵循天使的指引,就可以不受暴雨影响,为什么要怨恨暴雨?”
在不断地交流中,杨旭明白了一件事。
在他所在的国家的文明中,即使是“神”也有好和恶的分别,甚至同一位神明也有善行和恶行。既然指引人们的光束是善行,那么暴雨就应当是恶行。在遥远国度的文明的熏陶下,杨旭不允许人们只歌颂善行,而不惩戒恶行。
杨旭明白,这座城市里没有人会理解他的想法。给他照片的酒馆老板不会,他经常光顾的披萨店老板不会,和他生死与共的同伴也不会。
所以杨旭将一切藏在了心里。
在城里的大家看来,杨旭从一开始自律生活的标新立异,突然变成了无人理解的特立独行。比起从前,杨旭更执着地追寻着天使的指引,几乎将每一天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观察天空的阴云。而在其他的时间里,杨旭将自己关在木屋中,从屋里传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有时候大家甚至能看到一阵阵浓烟从屋里飘出。
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却始终猜不出他想要做什么。
“或许只有等到神迹再次降临的时候,他才会告诉我们吧。”
城市里的人们这样说道,然后纷纷点头。
在杨旭的假期即将结束时,那一天,相同的光束突然穿破云层降临在地面上。
同往常一样,大家纷纷借来汽车。那些神迹所指引的土地上的木屋套上汽车,慢慢地拖动着离开即将形成的河道。
然而,一声声尖锐的鸣笛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那辆车与大家逆向而驰,驾驶座上的人身穿制服军帽,急促地向路上的行人挥手要他们离开。在那辆汽车背后,是杨旭买来的那座小小的木屋。
在大家惊愕的目光中,那辆车连同木屋停在了一如往常地圣洁的光芒下。
杨旭跳下汽车,面向这座城市的人们——年轻的,年老的;高个的,矮个的;壮硕的,瘦弱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来自远方国度的士兵。这位士兵在他们面前脱帽致意,深深鞠躬,随后点燃了一根连接着木屋的,长长的引线。
“各位。”
杨旭说道:“我们承蒙天使的指引,却似乎忘记了恶魔的灾祸。既然这两件事物都从天而降,那么为了裁决恶魔,我不得不这么做。”
天空更加阴沉,似乎有雨点滴落下来似的。
“用你们的话说的话……各位,我要在此裁决天使。”
巨大的轰鸣在木屋中炸响,与此同时,一颗巨大的炮弹穿破木屋的屋顶,沿着光束向天空飞去。
原先城市的西南角变成了一条河流,被抢夺了地盘的那些屋子在拖车的帮助下向东迁移了整整七公里,勉强避开了这场灾难——杨旭在那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城市里的木屋都要安置在一座台子上——正是为了方便汽车牵引拖运。
“像是缺了一角的黄油一样难堪。”
杨旭对城市的改变相当不满,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在天气还好的那一两天里,他从早饭过后便坐在河流旁边,朝着河水丢石子。他还依稀认得他丢中的地方,原先是一家非常美味的披萨店。
但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持有不满之心。暴雨之后,城中的居民们纷纷走上街头祈祷,满怀着敬意感谢上帝和天使,感谢他们降临神迹引导他们避开灾难。不管杨旭和谁聊天,从那人的眼中只能看得出感恩和赞美。
“你们为什么不去怨恨暴雨呢?”
杨旭曾忍不住说道。
但换来的也只是略带疑惑的回应:“我们遵循天使的指引,就可以不受暴雨影响,为什么要怨恨暴雨?”
在不断地交流中,杨旭明白了一件事。
在他所在的国家的文明中,即使是“神”也有好和恶的分别,甚至同一位神明也有善行和恶行。既然指引人们的光束是善行,那么暴雨就应当是恶行。在遥远国度的文明的熏陶下,杨旭不允许人们只歌颂善行,而不惩戒恶行。
杨旭明白,这座城市里没有人会理解他的想法。给他照片的酒馆老板不会,他经常光顾的披萨店老板不会,和他生死与共的同伴也不会。
所以杨旭将一切藏在了心里。
在城里的大家看来,杨旭从一开始自律生活的标新立异,突然变成了无人理解的特立独行。比起从前,杨旭更执着地追寻着天使的指引,几乎将每一天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观察天空的阴云。而在其他的时间里,杨旭将自己关在木屋中,从屋里传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有时候大家甚至能看到一阵阵浓烟从屋里飘出。
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却始终猜不出他想要做什么。
“或许只有等到神迹再次降临的时候,他才会告诉我们吧。”
城市里的人们这样说道,然后纷纷点头。
在杨旭的假期即将结束时,那一天,相同的光束突然穿破云层降临在地面上。
同往常一样,大家纷纷借来汽车。那些神迹所指引的土地上的木屋套上汽车,慢慢地拖动着离开即将形成的河道。
然而,一声声尖锐的鸣笛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那辆车与大家逆向而驰,驾驶座上的人身穿制服军帽,急促地向路上的行人挥手要他们离开。在那辆汽车背后,是杨旭买来的那座小小的木屋。
在大家惊愕的目光中,那辆车连同木屋停在了一如往常地圣洁的光芒下。
杨旭跳下汽车,面向这座城市的人们——年轻的,年老的;高个的,矮个的;壮硕的,瘦弱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来自远方国度的士兵。这位士兵在他们面前脱帽致意,深深鞠躬,随后点燃了一根连接着木屋的,长长的引线。
“各位。”
杨旭说道:“我们承蒙天使的指引,却似乎忘记了恶魔的灾祸。既然这两件事物都从天而降,那么为了裁决恶魔,我不得不这么做。”
天空更加阴沉,似乎有雨点滴落下来似的。
“用你们的话说的话……各位,我要在此裁决天使。”
巨大的轰鸣在木屋中炸响,与此同时,一颗巨大的炮弹穿破木屋的屋顶,沿着光束向天空飞去。
2.1. ...
关于暴雨的停止,科学家们也众说纷纭。只是这一次,再高明的想象力也没能猜到真相。
理所应当地,杨旭的那一发炮弹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它从地面向上飞出了约一千五百米,只达到了杨旭要求它行进的二百分之一的路程便向下坠落,最终坠落在一处荒地上。但在同一天,远在二百倍距离之外的人造卫星也脱离了它原先的轨道。
大约三个小时后,不少地区的人们目睹到一颗流星穿过云层,远远地朝着远方坠落。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颗流星其实是史前文明留下的最后遗产,而这份遗产正被广袤的大海为他们暂时保存。
不知从广阔宇宙的哪一个角落传来的电磁脉冲,才是整件事的元凶。
——不,或许应该说是功臣才对。
尽管杨旭的知识被他的经历和学习所限制,距离浩瀚星海还没有迈出哪怕一步,但他的猜想却在某种意义上和事实有所贴近。如果说天使的指引是神迹,那么暴雨就是“恶”的神迹,归根结底,它们其实出于同源。那么哪怕是除去“善”的神迹,也同样能够做到制止“恶”的神迹。
事实上,哪怕是大气环流的速率在数千年内发生巨变,这样的状态也极其不稳定,甚至只要大气层一个局部的微小扰动,也会遏止环流加速的过程,进而让它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尽管新的文明还过于落后,无力干涉大气层的运动,但那颗坠落的卫星却恰到好处地提供了“那个扰动”。
这一切的一切,同样也不是杨旭所能知晓的。
在开炮的那一刻,杨旭所知晓的,只是一段文字而已。
那是他名字的由来,也是他所在的国度的传说。
关于“善”的神迹和“恶”的神迹的传说。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楚辞章句》
理所应当地,杨旭的那一发炮弹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它从地面向上飞出了约一千五百米,只达到了杨旭要求它行进的二百分之一的路程便向下坠落,最终坠落在一处荒地上。但在同一天,远在二百倍距离之外的人造卫星也脱离了它原先的轨道。
大约三个小时后,不少地区的人们目睹到一颗流星穿过云层,远远地朝着远方坠落。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颗流星其实是史前文明留下的最后遗产,而这份遗产正被广袤的大海为他们暂时保存。
不知从广阔宇宙的哪一个角落传来的电磁脉冲,才是整件事的元凶。
——不,或许应该说是功臣才对。
尽管杨旭的知识被他的经历和学习所限制,距离浩瀚星海还没有迈出哪怕一步,但他的猜想却在某种意义上和事实有所贴近。如果说天使的指引是神迹,那么暴雨就是“恶”的神迹,归根结底,它们其实出于同源。那么哪怕是除去“善”的神迹,也同样能够做到制止“恶”的神迹。
事实上,哪怕是大气环流的速率在数千年内发生巨变,这样的状态也极其不稳定,甚至只要大气层一个局部的微小扰动,也会遏止环流加速的过程,进而让它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尽管新的文明还过于落后,无力干涉大气层的运动,但那颗坠落的卫星却恰到好处地提供了“那个扰动”。
这一切的一切,同样也不是杨旭所能知晓的。
在开炮的那一刻,杨旭所知晓的,只是一段文字而已。
那是他名字的由来,也是他所在的国度的传说。
关于“善”的神迹和“恶”的神迹的传说。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楚辞章句》
一些说明 ...
这篇的灵感是去年郑州暴雨,本意是想写一个虽然当下看起来只是徒劳,但百年千年后,或许会变成另一个类似于“后羿射日”的故事。但给不同的朋友看过,发现大家的解读也各有不同,所以没有给出笃定的结尾,而是停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