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25T01:48:52+00:00
季汉这个王朝非常的特殊,它的治国理念异常地超前。不是同期的另外两国所能相比,甚至在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历史里都无可比拟。接下来就大致罗列一下季汉和当今社会的高度雷同之处。
1、基层拔才
很多人调侃先主开局就有两个神级武将,实际上中国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只是伯乐。先主识才的原因其实非常唯物朴素:他要求新人有基层经验,并且必须做出业绩或有特殊情况时再进一步升职。
乍看这是一句废话,实际上这个条件在古代五千年能做到的就几乎没有。而且先主这个要求做的非常彻底,连丞相和庞统也不能例外。历史上先主请到丞相后却啥官职都没给他,很大可能就是留在身边管文件,后面成功出使东吴才给了个军师中郎将(这是刘备自创官职,具体权力也很迷)。庞统刚开始也是出任耒阳县令,受多人推荐才进一步升官。
关张亦是如此。史记先主是从行伍中选拔的这二人,标准的基层出身。魏延更是小兵起家,一路干到汉中太守,到姜维时代还是用他的遗策守卫汉中。
当然,这种政策也会遗漏不适合在基层工作的高端人才。先主曾罢免庞统,并打算一刀剁了在基层醉生梦死的蒋琬,所幸他善于聆听他人意见才没有遗漏大才。
但历史证明了先主的基层要求无比正确。中国目前就规定,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有县级以下的实践经验。连前三排都是下过地的。
2、罪无株连
终季汉一朝,除了魏延这个被杨仪执私刑的特殊情况外,找不到一个被诛连的人。被迫投降魏国的黄权就不说了,连主动投奔魏国被曹丕赏识混成一方省长的孟达都没有被问罪家人,甚至孟达后面还巴巴地想跑回季汉。诽谤后主的刘琰、宣传季汉灭亡的张裕、侮辱丞相的李邈,在其他封建王朝个个家族难保,唯独季汉只杀他们个人。
糜芳背叛季汉,害死关公,他的哥哥糜竺上主动朝请罪,先主流着泪表示和他没关系,仍不断其爵位。这是什么样的信念?
要知道三国可不是什么你好我好的和平时代,另外两国为了政权稳定经常夷族,特别是吴国。季汉却能做到这种地步,怕是连不少21世纪国家也自愧不如。
3、执法尚严,用刑尚轻
丞相治蜀号称峻法,但其峻法之处不在用刑手段之残忍,而在于监管力度之大。
史载季汉有官员在朝堂做了一个很滑稽的pose,百官皆笑,有监管人员试图问罪这些官员。又有国家禁酒期有城管试图连藏有酒具的百姓一同问罪。这两个案例都被丞相和先主分别做出不治罪的决定,可以看出季汉监管程度。
季汉的这项立法原则和现代极为相像。后者靠无数实践证明,只有执法到位才能最好的管理社会,过分的加重刑罚根本无济于事,而两千年前的季汉已经悟到了这一点。在如此超前的法律意识下,人民开始“知荣辱”,季汉迅速成了三国乃至两年前封建社会中最有秩序的国家。同为屯田,曹魏那边搞得民不聊生,季汉这边却可以军民相安,甚至直接到了曹魏国土上种地。
很多砖家称丞相是法家人物,我只能说这是在侮辱丞相的伟大。法家的法,本质上是法西斯的法。先主和丞相才是真正的现代法学家。
4、纸币萌芽
乱世天下,有很多诸侯依靠霸权强迫老百姓接受不足秤的金属货币,再以倾销之币囤积物资剥削人民。尽管季汉也使用重量低的货币蜀直百,却是为了长治久安。季汉并没有像短视的董卓一样出卖自己的信誉压榨百姓,而是以国家信誉为保证,确定了蜀直百的市值地位,并以蜀直百的强大流通能力,成功促进了经济发展。
注意到了没有,如果我在上一段文字里用“百元纸币”代替“蜀直百”,仍然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我们现在的百元纸币其实本身价值连一分钱都没有,但有了国家信誉担保,它就是我们手上最可信的价值流通工具。蜀直百也一样,虽然是以一钱当百钱,但只要有蜀汉在,什么都能买。
蜀直百几乎拥有纸币的一切优势,这让他迅速成为三国通用货币。甚至东吴朱然(就是被赵云一枪秒杀的那货)墓里也出土了蜀直百。两个大国用一个最小国的金钱当通用货币,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等于我们现在的国际货币不是美元而是越南盾一样。
季汉的货币能力如此强大,自然令人眼馋。于是孙柯基也愤而模仿,像印冥币一样弄出了“吴五千”(大泉钱)。可惜,没人愿意用。于是收缩面额搞出“吴五十”,然而依旧没人相信东吴鼠辈,最终惨淡收场。吴狗就是吴狗。
5、以人为本。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个真的不用多说了,就用先主的这段话就能证明,古代五千年唯一做到以人为本的国家,只有季汉。
1、基层拔才
很多人调侃先主开局就有两个神级武将,实际上中国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只是伯乐。先主识才的原因其实非常唯物朴素:他要求新人有基层经验,并且必须做出业绩或有特殊情况时再进一步升职。
乍看这是一句废话,实际上这个条件在古代五千年能做到的就几乎没有。而且先主这个要求做的非常彻底,连丞相和庞统也不能例外。历史上先主请到丞相后却啥官职都没给他,很大可能就是留在身边管文件,后面成功出使东吴才给了个军师中郎将(这是刘备自创官职,具体权力也很迷)。庞统刚开始也是出任耒阳县令,受多人推荐才进一步升官。
关张亦是如此。史记先主是从行伍中选拔的这二人,标准的基层出身。魏延更是小兵起家,一路干到汉中太守,到姜维时代还是用他的遗策守卫汉中。
当然,这种政策也会遗漏不适合在基层工作的高端人才。先主曾罢免庞统,并打算一刀剁了在基层醉生梦死的蒋琬,所幸他善于聆听他人意见才没有遗漏大才。
但历史证明了先主的基层要求无比正确。中国目前就规定,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有县级以下的实践经验。连前三排都是下过地的。
2、罪无株连
终季汉一朝,除了魏延这个被杨仪执私刑的特殊情况外,找不到一个被诛连的人。被迫投降魏国的黄权就不说了,连主动投奔魏国被曹丕赏识混成一方省长的孟达都没有被问罪家人,甚至孟达后面还巴巴地想跑回季汉。诽谤后主的刘琰、宣传季汉灭亡的张裕、侮辱丞相的李邈,在其他封建王朝个个家族难保,唯独季汉只杀他们个人。
糜芳背叛季汉,害死关公,他的哥哥糜竺上主动朝请罪,先主流着泪表示和他没关系,仍不断其爵位。这是什么样的信念?
要知道三国可不是什么你好我好的和平时代,另外两国为了政权稳定经常夷族,特别是吴国。季汉却能做到这种地步,怕是连不少21世纪国家也自愧不如。
3、执法尚严,用刑尚轻
丞相治蜀号称峻法,但其峻法之处不在用刑手段之残忍,而在于监管力度之大。
史载季汉有官员在朝堂做了一个很滑稽的pose,百官皆笑,有监管人员试图问罪这些官员。又有国家禁酒期有城管试图连藏有酒具的百姓一同问罪。这两个案例都被丞相和先主分别做出不治罪的决定,可以看出季汉监管程度。
季汉的这项立法原则和现代极为相像。后者靠无数实践证明,只有执法到位才能最好的管理社会,过分的加重刑罚根本无济于事,而两千年前的季汉已经悟到了这一点。在如此超前的法律意识下,人民开始“知荣辱”,季汉迅速成了三国乃至两年前封建社会中最有秩序的国家。同为屯田,曹魏那边搞得民不聊生,季汉这边却可以军民相安,甚至直接到了曹魏国土上种地。
很多砖家称丞相是法家人物,我只能说这是在侮辱丞相的伟大。法家的法,本质上是法西斯的法。先主和丞相才是真正的现代法学家。
4、纸币萌芽
乱世天下,有很多诸侯依靠霸权强迫老百姓接受不足秤的金属货币,再以倾销之币囤积物资剥削人民。尽管季汉也使用重量低的货币蜀直百,却是为了长治久安。季汉并没有像短视的董卓一样出卖自己的信誉压榨百姓,而是以国家信誉为保证,确定了蜀直百的市值地位,并以蜀直百的强大流通能力,成功促进了经济发展。
注意到了没有,如果我在上一段文字里用“百元纸币”代替“蜀直百”,仍然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我们现在的百元纸币其实本身价值连一分钱都没有,但有了国家信誉担保,它就是我们手上最可信的价值流通工具。蜀直百也一样,虽然是以一钱当百钱,但只要有蜀汉在,什么都能买。
蜀直百几乎拥有纸币的一切优势,这让他迅速成为三国通用货币。甚至东吴朱然(就是被赵云一枪秒杀的那货)墓里也出土了蜀直百。两个大国用一个最小国的金钱当通用货币,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等于我们现在的国际货币不是美元而是越南盾一样。
季汉的货币能力如此强大,自然令人眼馋。于是孙柯基也愤而模仿,像印冥币一样弄出了“吴五千”(大泉钱)。可惜,没人愿意用。于是收缩面额搞出“吴五十”,然而依旧没人相信东吴鼠辈,最终惨淡收场。吴狗就是吴狗。
5、以人为本。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个真的不用多说了,就用先主的这段话就能证明,古代五千年唯一做到以人为本的国家,只有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