Łoomyy
2020-04-05T04:35:20+00:00
打全战三国的时候一般是绕后冲,凿穿之后组一下队再找机会。被矛兵用枪指着就不冲了,因为肯定死伤惨重。
最近看魔戒,那个洛汗的骑兵见了啥都冲锋就很奇怪,长矛阵冲,对着战象也冲?这是啥意思?
之前看游牧民族的战法,似乎是袭扰步兵阵列,等对方阵势散了再冲锋,可能是因为甲不够厚?
所以骑兵在战争史上到底是个啥地位?怎么发挥功能的?
[quote][pid=412667168,21245611,1]Reply[/pid] Post by [uid=18858646]爱而林德[/uid] (2020-04-12 12:39):
洛汗不是只有骑兵?[/quote]骑兵最强,骑兵附带冲锋的践踏属性非常强
起码打战锤全战时候对面骑兵我挺恶心,我自己骑兵对面全长矛[s:ac:茶]
骑兵袭击行进中的步兵队列伤害可观,已列阵的步兵则不适宜冲击。
骑兵机动性好,可袭击火炮阵地。
发展到后拿破仑时代,机枪让骑兵突袭变得更无用了,这个时代骑兵就以龙骑兵的形式存在,理解为吃草的摩托化步兵。
轻骑兵:放风筝,侧翼突袭
重骑兵:正面冲锋,从山坡向下冲效果更佳
你都说了是看电影了
肯定是怎么场面大,怎么悲壮就怎么拍给你看呀
不知道哪看了个科普 好像就是冲阵用的,把敌方的方阵冲散,敌人没有高空视野也没用现代交流方式一会就会溃散
全战三国的话。
骑兵一般是驱赶或者骚扰弓弩,追砍蓝黄武将,背冲或者侧冲混战中的长杆步兵。
魔戒是电影。
而且兽人的矛还不够长,如果是勇敢的心这种矛大概有点优势
《通典·卷一四九》:
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閒,故名离合之兵也。"
由于战国时期属于骑兵发展的早期阶段,所以骑兵功能上不太完整,孙膑说的是骑兵的基本用法
全战三国的话 可以下马去砍矛兵 特别是高级骑兵 甲厚的一笔 喵喵骑除外
不会去看书的么[s:ac:晕]
《黑鞑事略》中记:“其行军,尝恐冲伏,虽偏师,亦必先发精骑,四散而出,登高眺远,深哨一二百里间,掩捕居者行者,以审左右前后之虚实,如某道可进,某城可攻,某地可战,某处可营,某方有敌兵,某所有粮草,皆责办于哨马回报。”又说,“鞑人未尝屯重兵于城内……,城内并无一兵,只城外村落有探马星散摆布,忽遇风尘之警,哨马响应,四散刺探,如得其实,急报头目及大势军马也。”
“其阵利野战,不见利不进,动静之间,知敌强弱,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摧坚陷阵,全藉先锋,衽革当先,例十之三,凡遇敌阵,则三三五五四五,断不聚簇为敌所包,大率步以整而骑宜分,敌分亦分,敌合亦合,故其骑突也,或远或近,或多或少,或聚或散,或出或没,来如天坠,去如电逝。谓之鸦兵撒星阵,其合而分,视马策之所向;其分而合,听姑诡之声以为号。自迩而远,俄倾千里。”
“其破敌,则登高眺远,先相地势,查敌情伪,专务乘乱,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即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方其冲敌之时,乃迁延时刻,为布兵左右与后之计,兵即四合,则最后至者,一声姑诡,四面八方,响应齐力,一时俱撞,此计之外,或臂团牌,下马步射,一射中镝,则两侧具溃,溃则必乱,从乱疾入,敌或见,则以骑蹙步,则步后驻队,驰敌迎击,敌或坚壁,百计不中,则必驱牛畜,或鞭生马,以生搅敌军,鲜有不败。敌或森戟外列拒马,绝其奔突,则环其疏哨,时发一矢,使敌劳动,相持稍久,敌必绝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动,则进兵相逼。或敌阵已动,故不遽击,待其疲困,然后冲入。或其兵寡,,是先以土撒,后以木拖,使尘冲天,敌疑兵众,每每自溃,不溃则冲,其破可必。或驱降俘,听其战败,乘敌力竭,击以精锐。或才交刃,佯北而走,诡弃辎重,故掷黄白,敌或谓是诚败,逐北不止,冲其伏骑,往往全没。或因喜败而巧计取胜,只在乎彼纵此横之间,有古法之所未言者。其胜则,尾敌袭杀,不容捕逸。其败则,四散奔走,追之不及。”
还有,骑兵下马步战也是常态,推荐多去看看书,真不能脑补
圣盔谷之战是背冲,白塔之战是侧冲。兽人都是菜鸡,比人类战斗力差远了。
重步结阵以后,骑兵正面冲阵那是找死,一般都是绕侧或者绕后的
魔幻世界和三国比啥呢[s:ac:瞎]
加个buff布甲骑脸你信不信
我记得战象那个是因为本来当时骑兵已经把半兽人给打撤退了,然后要追,谁知道迎面来了战象,退也不好退了,也怕半兽人再打回来,所以只好重整队形冒死冲锋[s:ac: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