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Yôlô
2021-08-24T21:40:38+00:00
我们单位是一个类似国企的单位,事情起因是这样的,最近要做一个产品,采购那边投产pcb版本投错了,投的是上一个版本的,新版其实已经发布了,但是他们按复投处理,现在已经做回来了,问能不能用,因为数量达到300多片,价值两万三千多,而且产品交期九月份就要出货,再投产的话只能加急处理,要收加急费,而且也不一定来得及,就这样要技术部来确认能不能用。我是从头就了解为什么要版本升级的,这个产品是上下两块板子结构,下层有一根固定磁环的后期手工焊上去的连接线碰到了上层的一个贴片二极管,因为碰到,可能会导致整机性能失效,究竟会不会失效其实也未知。因为这个所以升级的那个版本只是元器件移动了一下位置,没有其他参数变更,理论上那根后期焊上去的导线如果能避开这个位置,就可以用,就是那根线加工难度有点大,要多次尝试弯折角度避开那里。故事开始了,我问工程师能不能用,他说要问工艺能不能做,工艺回答上次生产的时候还是会有点碰到,有风险,不建议用,工程师那就觉得工艺都说不能用,那就不能用。我呢觉得他们怎么能轻易说出不能用呢,这里有以前的老板子,我自己后来看了看那根线,觉得可以避开,我就去工程师那,他看到我这样,不是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说我干嘛要恶心他,后来理解到是工艺说有风险,他也说不能用,其实这事已经解决了,就是报废处理,我不听他们的意见让他觉得我恶心他,而且在我去打水的时候他当众听到说我是个傻子的话,我没有跟他计较。我后来把pcb寄给工艺那边要他多尝试几次,说明一下,刚才说的工艺是以前那个,后来调部门了,工程师咨询的都是老的那位,没有联系新工艺,我交给的是新工艺,后来多次尝试,成功避开,这批板子能用了。后来别人也跟我说那不是我的事,我干嘛要管,名摆着他们都不想承担风险,报废也不是自己部门的责任,我这么处理,风险又转嫁到工程师这里,但我觉得因为这个小小的连接线,报废那么多钱,而且如果因为这事,采购的人受到处罚,我能够帮忙解决一下,也是好的,另外工艺技术再次评估新制作,风险可以说是很小了。再补充一下,这个风险也不一定是碰到引起,当初工程师找不到失效原因,发现那里有碰到,就感觉找到救命稻草,把不良都推给这个地方,其实有数据可查,上次生产58件,有8件不良,只有两件可能跟这个有关,也只是可能,具体原因没有分析出来。有人说我做的不对,有人说我没什么不好,为公司节约成本,你们觉得我是对还是傻
附图片,图一是原来折线方式,图二是碰到最外边的一个二极管,图三是两个点的连接位置,原本想折线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改变风险性极小,只是都不愿意尝试怕承担。既然职场就是这样,我也要去适应。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7/-vabhQocj8-ebaaKgT1kS99-90.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7/-vabhQocj8-fphsKlToS7x-8c.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7/-vabhQocjo-621aZbT3cSo6-sg.jpg.medium.jpg[/img]
附图片,图一是原来折线方式,图二是碰到最外边的一个二极管,图三是两个点的连接位置,原本想折线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改变风险性极小,只是都不愿意尝试怕承担。既然职场就是这样,我也要去适应。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7/-vabhQocj8-ebaaKgT1kS99-90.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7/-vabhQocj8-fphsKlToS7x-8c.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7/-vabhQocjo-621aZbT3cSo6-sg.jpg.medium.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