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英奸丘吉尔是如何把大英带成二战最大输家的

cookiegoham-avatar

cookiegoham

2021-09-04T08:51:02+00:00

联动隔壁丘吉尔下台的帖子,在此小议英奸丘吉尔是如何把大英带成二战最大输家的。
熟悉大英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帝国维持其地位的关键是两条百年国策,一是维持欧洲大陆西侧绝不能出现统一的政治实体的欧陆均势国策,二是维持世界范围内关键节点处的殖民体系国策。两者相辅相成,是让大英得以独步天下的关键。而英奸丘吉尔为了跟德国死磕,硬生生把这两条百年国策玩垮了,从而导致大英成为二战最大输家。


简单说一下这两条国策对大英的意义:
欧陆均势政策的意义在于使得欧洲西侧第一强国必须维持庞大的陆军来防范欧洲西侧第二强国,这就使得大英可以将陆军维持在较小的规模下大力发展海军,进而获取全球范围内制海权优势。同时,如果欧陆西侧出现了强大而不受控的强权,大英帝国可以联合其它次强一起打压该国,并趁机划分该强权的海外利益。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大英帝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围剿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并趁机瓜分了很多法国在北美、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以及一战时大英帝国联合法国打德国,并在战后瓜分德国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可以看到,欧陆均势国策对大英殖民体系的意义在于,当大英帝国联合一群欧陆次强围攻欧陆第一强之时,大英帝国可以凭借其海权优势优先夺取海外重点殖民地,并且在战后分赃中利用欧陆矛盾获得其掠夺殖民地的最大化认可。
有了这样掠夺并维持殖民地的方式,下面简单谈谈大英殖民体系与大英帝国本土经济的简要循环模式。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主要是为大英帝国本土经济提供原材料和生产市场的。原材料供应部分比较简单,下面主要谈谈市场部分。在现代世界贸易和经济理论建立起来之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让欧洲列强很快面临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最著名的例子是1848年左右欧洲大规模的生产过剩导致的大范围革命,以及从此诞生的红色阴影。而英国因为有印度等殖民地市场倾销产能,受到生产过剩的影响较小。当20世纪初德国因为钢铁产业生产过剩而不得不走上大规模扩军路线时,大英帝国还能在印度殖民市场独自倾销钢铁修建铁路。
所以大英帝国在殖民体系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和市场独享,从而使其经济发展更具顺利。
谈完大英帝国在这两项百年国策的收益之后,下面简单谈谈维持这两项国策的成本。
首先,为了维持欧陆均势,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必须保持欧陆处于相对分裂且敌对的状态,其次大英帝国的军事能力必须能防范欧陆强权夺取制海权,最后而且最重要的是大英帝国的经济循环必须保持顺畅。
而为了维持殖民体系,大英帝国不但要控制世界范围内关键节点的制海权,并且要保障殖民地的产出大于投入。

在谈到英奸丘吉尔之前,我们再来简单看看二战前大英帝国殖民体系出现问题的三个节点。
第一个问题节点是美国独立战争,这使得大英帝国开始对大力建设海外殖民地有了疑虑,开始转向与当地人合作并进行经济掠夺。
第二个问题节点是布尔战争,这使得大英帝国开始更关注殖民体系中投入产出管理,逐渐开始放弃投入大于产出的“烂地”。
第三个问题节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为了筹集资源与德国死磕,在从爱尔兰到加拿大(不含印度)在内的众多殖民地以承诺更多自治换取更多税务及人力支持,从而走向了“卖地”之路。

预铺了这么多,现在转到正题,英奸丘吉尔是如何把大英带成二战最大输家的。
丘吉尔上台的时机点,是法国战场上两百万法军被德国包围并投降,三十多万英国远征军灰溜溜地跑回英国本土的关键时刻。大英的欧陆均势国策面临巨大挑战。
此时大英帝国有三种选择,一是与德国和谈,等苏德开战后再趁机搞事。二是拒绝和谈,同时像拿破仑时期一样凭借海空优势慢慢拖崩德国。三是拒绝和谈,同时砸锅卖铁借小贷拉美帝入伙打回去。
第一条策略不确定性太大,有赌运气成分。
第二条策略是大英帝国的最优解,但是需要勇气和耐心。
第三条策略是最下策,基本就是卖身给美国了。到这也是气头上的自然选择。
历史告诉我们,英奸丘吉尔选了第三条。不但用北美殖民地(包括加拿大的经济控制权)转给了美国,而且还基本放弃了东南亚的军事投入导致在东南亚被日本羞辱性地击败并占领,更关键的是对印度这个大英帝国的皇冠也采取了以独立承诺换税务人力合作的措施。这些为战后大英殖民体系的瓦解彻底挖好了坟墓。
所以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的内部问题迅速爆发,再加上美苏这两个外部推手一起用力,大英帝国用了超过两百年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不到二十年就崩溃了。
同时,因为英奸丘吉尔将美国引入到了欧陆均衡博弈当中,引发了美苏争霸,从而导致德法等国发现自己的体量远远达不到美国的水平,所以二战后德法等国开始放弃旧仇组建政治经济共同体,让大英帝国的欧陆均势政策彻底完蛋了。

总的来说,英奸丘吉尔的最大问题是,被对德仇恨蒙蔽了双眼,为了死磕德国而卖身给美国,导致维持英国地位的两条百年国策被彻底断绝,从而使得英国殖民体系经济圈彻底崩溃。二战之后,大量因为英国殖民体系崩溃释放出来的新兴市场(包括荷兰、比利时和北欧这些曾经附和在英国殖民体系上的独立市场)反而成为了法国躺平佬和西德战败国的囊中之物,所以这两个国家反而发展得比英国得好很多。

很多英国民众很快也发现了英奸丘吉尔为了刚德国而卖身给美国的愚蠢抉择,在1944年将其政党投了下去。后面丘吉尔意识到了也问题,也在不断怂恿美苏打起来以挽救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体系,可惜美苏都心照不宣地一起把英国殖民体系瓦解了。二战后英国经济凋敝,不得不接受马歇尔计划,彻底成为美国在欧洲的狗。而美国也投桃报李,在1951年将英奸丘吉尔重新扶持回首相宝座,并且发动舆论机器将其塑造成“最伟大的英国首相”,然后回头和苏联一起瓜分欧洲并且策动亚非拉独立运动。

英奸丘吉尔上台时要保持大英帝国的尊严和独立,等他第一次下台时,大英帝国的尊严和独立已经卖给美国了。




长求总版本

英奸丘吉尔为了死磕德国,把大英帝国海外祖业基本都卖给了美国,还让德法死对头永远和解,直接让大英百年大局彻底崩盘,从此只能做美帝的狗了。
Nurr-avatar

Nurr

[quote][pid=0,28393593,1]Reply[/pid] Post by [uid=60240619]aforapplebforboy[/uid] (2021-09-06 16:51):
联动隔壁丘吉尔下台的帖子,在此小议英奸丘吉尔是如何把大英带成二战最大输家的。
熟悉大英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帝国维持其地位的关键是两条百年国策,一是维持欧洲大陆西侧绝不能出现统一的政治实体的欧......[/quote]他不卖英国就差不多亡了 卖了好歹续上了
cookiegoham-avatar

cookiegoham

[quote][pid=547805139,28393593,1]Reply[/pid] Post by [uid=38182961]摩尔根果蝇[/uid] (2021-09-06 17:29):

他不卖英国就差不多亡了 卖了好歹续上了[/quote]差远了,德国没办法澡盆渡海的。
拿破仑时期的英国都能耗死拥有法西联合舰队的法国。
Yessir-avatar

Yessir

好活儿,当赏!
foggy-avatar

foggy

固然有个人的奋斗,在下坡路上踩了一脚油门,更多的还是历史的进程

当世界中心都不在西欧,大陆均不均势还有什么意义呢,世界最强海军不是自己时,海外殖民体系凭什么就能维系呢
时代变了啊
floppychoad-avatar

floppychoad

随着民族主义觉醒,带英所谓的海外祖业本来就岌岌可危,没有小胡子折腾也有美苏背后搞事。
丘吉尔把本来就快丢掉的祖业卖个干净,换来二战胜利和正面的前宗主国形象,结果各英联邦现在还是藕断丝连。只能说选择方向不同,迁怒为英奸实属没意义,这帮子爱英人士不会觉得战后带英死赖着殖民地不放手就能顶住慈父和老美联手拆分吧?
SkipperDale-avatar

SkipperDale

英国当时只有两条路,保旧有殖民势力和德国开战,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旧有殖民势力瓦解。还有第二条路,和德国重新分配世界资源,拿下苏联,前进美洲大陆。
Xabi-avatar

Xabi

[quote][pid=547805139,28393593,1]Reply[/pid] Post by [uid=38182961]摩尔根果蝇[/uid] (2021-09-06 17:29):

他不卖英国就差不多亡了 卖了好歹续上了[/quote]法国都没亡,英国还能亡?
Tr33 FREEDOM-avatar

Tr33 FREEDOM

大英搞屎棍搞上瘾了,近代百年在欧洲搞,在殖民地搞,在远东搞,以前搞得屡次不爽,在现代大国之间搞不起啦。
以前大英凭着经济军事实力能做着世界棋手,结果大英儿子美国以更庞大的体量成长起来后反客为主抢了他位置罢了。
其实如果不是做搞屎棍惯了,能部分学着法国收揽部分殖民地例如加拿大作为第二分部,也不至于今天那么丢人。
不过就算到今天,殖民地还能认着老佛爷,算是老佛爷的余光,大英帝国的余光了。
丘吉尔算是历史进程里站在风口上跑偏了一部分路的领导人,自然他要为自己的路线负责任背锅。
ZNXRa1d-avatar

ZNXRa1d

海外殖民地盈利的是大英的资本家,英国大部分时间是亏本的。另外一战时候美帝经济就已经世界第一了,二战英国海军已经比不上美日。首先无论英国投不投降德国都会失去殖民地,这个是历史必然。首先德国短时间是打不下来英国的,德国海军空军完全组织不了诺曼底式的登录,而且不列颠空战完全是在消耗德国空军精锐,。如果英国投降,美国就会转头联合日本苏联,英国最大的海空军优势瞬间就没了,拿下海外各个节点只是时间问题,这条世界线英国只会更惨。
MEE5.6-avatar

MEE5.6

我觉得他真的是穷途末路了,不能怪他。
Brady-avatar

Brady

刚读通史的时候总觉得他的打字机上可能只有F2A
Jam3-avatar

Jam3

别的不论,能不能说一下,怎么在战后保住殖民地。
或者说的露骨点,怎么单挑美国和纳粹德国。毕竟做不到这个前提。那殖民地该完蛋还是完蛋的。(毕竟英国治理被法国治理全面完爆。。。)
别说什么反法西斯,吃英国殖民地不比虚无缥缈的反法西斯爽多了?
Grewper-avatar

Grewper

英国不靠美国援助能不能拖死德国不好说啊……虽然空军海军占优,仅能防止德国登陆,看不住茫茫北大西洋啊。没有美国的无限量货轮,英国物资不够的。
Voodu-avatar

Voodu

丘吉尔充其量是个踩油门的人,大势如此英国的衰落不可避免,至少丘吉尔这一脚油门踩的还行,给了英国还算体面的退场
ГаляЖрать-avatar

ГаляЖрать

丘吉尔主要是水平问题
GGSlump-avatar

GGSlump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06/-7Qj79-71bwK16T3cSi2-c2.jpeg[/img]
Slapjack42x-avatar

Slapjack42x

[quote][pid=547815657,28393593,1]Reply[/pid] Post by [uid=39923534]曳尾龟[/uid] (2021-09-06 18:08):

英国不靠美国援助能不能拖死德国不好说啊……虽然空军海军占优,仅能防止德国登陆,看不住茫茫北大西洋啊。没有美国的无限量货轮,英国物资不够的。[/quote]想多了,自由轮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开战前英国占了全世界1/3的商船吨位,还不算战时自己建的和北欧投靠过来的,而且大西洋护航一直是英国的主力
влажный-avatar

влажный

所以,他那句“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就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我觉得脸皮真是太厚了。
Sec6et-avatar

Sec6et

那你不如讨论下,假如他选择了你认为的最好路子,第二条路。

英国当时拥有的资源和产能,有能力在不依赖美国援助的情况下,对德国本土产生足够的威胁吗?
40年的时候,我想英国人更担心的恐怕还是怎么守住不列颠,至于骚扰法国甚至德国,那还根本不在计划内。
主动耗赢德国是不可能的,挂机等美/苏,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样导致的对大英帝国国际声望的损失是异常严重的。

确实丘吉尔放弃了很多殖民地的利益,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利益早就分批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30年代给予殖民地自身了。至1931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都已经正式成为了独立外交内政的英联邦内高度自主权的自治领,这些也是丘吉尔的错误吗?到了这一步,英联邦内国家实现完全的独立已经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二战中英国采取你的第二种路子,不依赖美国,势必要加大对于各大自治领的压榨,否则战争根本无以为继,那只会造成事实上已经独立的各大自治领更大的离心力。

哪怕光是1939年对德宣战这件事,各大自治领就已经认为自己对大英帝国付出了很多了,自治领在战争中流血流汗再加上英国本土的龟缩战术,同样会飞快地瓦解这个殖民帝国。

而相对控制程度较高的殖民地,非洲和印度,非洲本身价值不高,而印度离本土实在过远,而且就在苏联的势力范围边上。即便英国不给美国让利赢得了二战,一个胜利的苏联同样不会容忍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而且本身当时世界思潮就是非常复杂的,国内的工党领袖爱德礼任内直接把印度的事情给了结了,也体现了英国国内对于殖民地的地位的复杂观点,把责任都推给丘吉尔,毫无疑问也是一种奇特的英雄史观。没有他,英国的殖民帝国一样会崩溃,这不是某个个体能够轻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