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2022-04-15T03:45:16+00:00
[url]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btifl=100&app=smds-iflow&title_type=1&wm_id=2d4aade9f9bc4ce0849e346bffa9b51a&wm_cid=482085919604622336&pagetype=share&client=&uc_share_depth=1&uc_param_str=frdnsnpfvepcntnwprdssskt[/url]
作为最常用CPU检测软件的CPU-Z,在今年三月份已升级到了2.00版,提供了对酷睿i9-12900KS和Ryzen 7 5800X3D的初步支持,同时改进了DDR5 SPD信息的报告,并修复了与AMD CCX/CCD拓扑相关的错误。此外,还初步支持了代号为Rembrandt的Ryzen 6000系列APU。
此次CPU-Z 2.01版做了进一步改进,正式支持英特尔和AMD多款CPU/APU,以及一些新的GPU,甚至还包括了兆芯的第一款独立显卡使用的GPU。目前对这款名为“GlenFly Aris-GT10C0”的图形芯片了解并不多,据称支持DirectX 11.1或DirectX 12,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制造,功耗约70W,可能已经向合作伙伴发货了。
-----
这是国内非IP授权
第一个自研的DX11.1级别的GPU芯片
兆芯收购VIA当时打包了S3的芯片技术 S3当时是DX10水平
这个应该是在兆芯SOC上迭代了3代以后
第一个回归独显的方案
之前有一个兆芯独显跑Dx11渲染测试heaven的照片
估计就是这货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5/-7Qjfc-2zedZdT3cSxc-jz.jpg[/img]
记得好像是25帧左右
和GTX660接近
这不比景嘉那个跑CS1.6都不稳40帧的强多了
作为最常用CPU检测软件的CPU-Z,在今年三月份已升级到了2.00版,提供了对酷睿i9-12900KS和Ryzen 7 5800X3D的初步支持,同时改进了DDR5 SPD信息的报告,并修复了与AMD CCX/CCD拓扑相关的错误。此外,还初步支持了代号为Rembrandt的Ryzen 6000系列APU。
此次CPU-Z 2.01版做了进一步改进,正式支持英特尔和AMD多款CPU/APU,以及一些新的GPU,甚至还包括了兆芯的第一款独立显卡使用的GPU。目前对这款名为“GlenFly Aris-GT10C0”的图形芯片了解并不多,据称支持DirectX 11.1或DirectX 12,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制造,功耗约70W,可能已经向合作伙伴发货了。
-----
这是国内非IP授权
第一个自研的DX11.1级别的GPU芯片
兆芯收购VIA当时打包了S3的芯片技术 S3当时是DX10水平
这个应该是在兆芯SOC上迭代了3代以后
第一个回归独显的方案
之前有一个兆芯独显跑Dx11渲染测试heaven的照片
估计就是这货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5/-7Qjfc-2zedZdT3cSxc-jz.jpg[/img]
记得好像是25帧左右
和GTX660接近
这不比景嘉那个跑CS1.6都不稳40帧的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