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海拔3000米以上所有点位吸氧实现全覆盖#

Palmมี้-avatar

Palmมี้

2020-11-19T08:56:14+00:00

[url]https://weibo.com/1686546714/Jvf9Ov2BZ#comment[/url]

解放军报讯(记者孙兴维、通讯员吴多奇)近日,被高原官兵们称之为“移动加氧站”的便携式小型制氧机、便携式碳纤维氧气瓶、固态氧发生器、便携式单兵加压氧舱等4型单兵制供氧保障器材在高原边防部队配发试用,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全军海拔3000米以上所有点位吸氧实现全覆盖,一个以固定站点制氧机组为支撑、小型制氧机和氧气瓶为补充的氧气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氧气被高原官兵称之为“第二粮食”,近年来,军委领导十分关心高原边防官兵的吸氧问题,军委后勤保障部把吸氧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制定高原部队制供氧整体建设方案,颁发高原制供氧管理规定,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

卫生部门多次联合陆军、院校、药监机构等部门实地勘察调研,论证颁布高原官兵用氧标准;军事设施建设部门采取超常措施,加快配套用房建设;军需部门出台制氧站油料补助标准;采购部门派人常驻高原,与部队并肩作业,对企业伴随监督。

针对高原边防部队日常巡逻点位多、时间长、海拔高的特点,以及官兵体能消耗大、缺氧反应明显的问题,卫生局指导陆军展开单兵制供氧技术方案研究论证,取得初步成果。

建设中,各级机关和部队通力协作,持续为高原部队组织实施制供氧工程建设,持续投入配套资金建设,为部队安装制氧机组、高压氧舱,配发高原制氧车,补充小型制氧机、氧气瓶,推进氧气保障“从平时到战时、从营区到野外、从固定到机动、从分队向单兵”拓展,氧气通到床头、随时吸氧已成为高原官兵的一个“标配”,海拔4000米以上哨所,官兵每天吸氧1小时已成常态,纳入日常作息制度,海拔3000米以上哨所吸氧全覆盖,高原官兵吸氧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健康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实现由过去的“救命氧”向“保健氧”跨越,5年来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为巩固提升部队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军委机关将着眼完善制供氧站点建设布局,综合考虑平时戍边与战时用氧保障需求,以“点、线、面”相结合,推进部分站点扩容建设。同时,紧前推进制氧车、制氧方舱、单兵制供氧装置等氧气保障手段的技术改进、效能评估和参数定型,采取配发与预储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氧气供应保障手段,满足常驻高原部队官兵巡逻、训练单兵携行用氧和急进高原部队氧气保障需求。(学习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