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2/-7Q2o-ii3pK13T3cSsg-ba.jpg.medium.jpg[/img]nga给了你答案
91岁了,还在亲力亲为,不是有团队嘛,当个指挥官养老不好吗[s:ac:哭1][s:ac:哭1][s:ac:哭1]
[s:ac:哭笑]前人固然可敬,但后人也有可佩。
远的不说,新冠这波就不少,最初冲在第一线做研究的那些科学家,又何尝不是冒着生命危险抢时间呢?
有什么可担心的,即使袁隆平这样的人,具体的活也是现在年轻人去做的,总不能指望人均老一辈吧。[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现在越来越好本质上就是一辈一辈不断努力的结果,怎么可能就几个人撑起现在中国的基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我觉得这段话说的还挺对的,中国以前不缺少,现在不缺少,未来也不会缺少这样的人才。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站在水稻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培育良种。 有的人把像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在水稻上起飞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雕像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骨灰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稻苗。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我觉得我们不必难过,他91岁,在自己理想的最前方,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幸福的。但即便如此,我们看着他曾经战斗的背影,当予以最真挚的悼念。
别厚古薄今。
还有说袁老是学阀的初生,你觉得他们了解现在科研实际情况?
悼念就好好悼念 学界前仆后继的一心学术的人多了去了 今年还走了几位青年科学家都与过度劳累脱离不了关系
他是带头人性质的,后面有很多科学家的努力。比如最近两年的海水稻,主要就是别的科学家负责的,但是也需要袁隆平团队的支持。你不能指望人家90岁了还凡事亲力亲为啊,那年轻人也太拉胯了吧。
[s:ac:哭笑]在所有科学大国中,中国是目前学阀程度最轻最不用担心学阀的国家之一
西方那么严重的学阀都还能出人才,中国为什么出不得,你说的?
其他不知道的我不敢出声,但是看看新一批航天人的平均年龄
我觉得现在的人是学了个名词就喜欢乱用。
学阀学阀,是个学术泰斗带徒子徒孙的集团都是学阀,我就纳闷了,学术本来就保有师徒制,没有徒子徒孙,没有关系网才是奇怪吧?
你要说有些人不学无术,靠着这种身份垄断学术资源,打压人才,那 这样的人 是学阀无疑;但是如果就是所谓的“桃李满天下”,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做出了应有的甚至超出的贡献,这些人身居高位,能叫学阀吗?
退一万步,你要人让贤,你别打道德牌,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