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日本的防疫策略可能真的成功了

-.--avatar

-.-

2020-03-08T05:08:39+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fygdKnT3cSk0-b4.jpg[/img]
正如各位朋友所看到的那样,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日本的疫情。尽管日本的低检测率让人对日本的疫情表示担忧,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各种估算结果都表明,尽管日本对疫情可能存在系统性的低估,但是日本的风险似乎从来没有上升过。这些结果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3月13日晚间,NHK公布了日本所有发生五人以上聚集性感染案例的地点(如下图所示),这些地点包括:北海道的livebar和展示会,千叶和爱知的健身房,和歌山、兵库和神奈川的医院和保健所等,新潟的乒乓球教室,东京的屋形船,大阪的四个livehouse,爱知县和兵库的老人院等等。 ​​​​这些发生集团感染的地点都一直是日本媒体关注的焦点,大家也可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相关的介绍。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kz5rKvT1kShs-a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596mKzT1kShs-a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b169K13T1kShs-a0.jpg[/img]
我把NHK所公布的这些聚集性感染病例数据照抄下来,然后按照每一个感染集团的大小对它们进行排序,然后我画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一个图。图中的纵坐标就是每一个集团感染事件的感染人数,而横轴是这一感染事件的排名,把感染集团按照感染者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大阪市内某livehouse爆发63人集团感染,于是它就排在第一名,然后名古屋的一个老人院爆发53人集体感染,这就是第二名……以此类推。我在双对数坐标中画了这个图,拟合得到了一个幂律,指数大约为 -0.963,相关性也还挺高的,这个指数非常接近于 -1。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k34uKxT3cSk0-dq.jpg[/img]
很多朋友肯定已经意识到了,这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 Zipf 律,没错,Zipf 律最早是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 Zipf 在对文本语料进行统计时发现的一个定律,他发现,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如下图所示,在小说《白鲸》和《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类似的幂律分布,而且这个幂律的指数也都是 -1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57gmKqT3cSk0-de.jpg[/img]
幂律分布跟指数分布不同,指数分布有一个有限的宽度,根据这个分布的宽度,我们可以估计'半衰期'等等。而幂指数为-1的一个幂律分布意味着这个分布有一个很长的尾巴,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度'。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在微博上,有的名人有上千万的粉丝,也有人是上万的粉丝,也有人只有几个粉丝,这种时候,我们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粉丝数'作为衡量尺度。

对应到这个问题中,如果幂律分布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在日本发生集团传播时,集团的大小有的大、有的小,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度来刻画它(当然,目前已有的数据只够跨越一个尺度,所以这个分析也没有多么可靠就是了)。

通常,Zipf 律是与临界性有关的,换句话说,日本的集团感染显现出现了某种类似于临界点的性质。疾病传染的过程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分支过程,随着分支率不同,系统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状态,当分支率取临界值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幂律等临界现象。我在几年前曾经在知乎上发过这样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我在知乎出版的一本电子书),在这篇文章中,我有介绍过这一现象,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是这背后的原理是相同的。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20202769[/url]
在这里,我再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会有临界行为。在一个分支过程中,随着分支率 σ 的不同,系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里的分支率类似于流行病学中的 R0,R0 是指在流行病学上没有外力介入时,一个感染者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当这个分支率小于1的时候,系统的分支变得越来越少,对应防疫问题,那就是有人还没发病就被隔离起来了,没有能传染人,这种状态被称作亚临界(subcritical)态。与这种状态恰恰相反的就是超临界态(supercritical),当分支率大于1的时候,一个人的感染就能导致大规模的社区感染。而在亚临界态和超临界态的中间存在着临界的分支率,此时就是我们所说的临界态。

系统处在不同的状态下,我们会看到不同形式的集团分布状态。例如,在亚临界状态下,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大堆很小规模的集团感染(例如家庭聚集),在超临界感染状态下,我们能看到的是很少的几个超大规模的聚集性感染(例如大邱新天地),只有在临界态附近,我们能看到一个很完美的 Zipf 律,各个不同尺寸的集团感染都会出现。

如果说,中国的防疫是要把系统稳定在亚临界态,那么欧洲目前的情况就有点像处在超临界态。日本的佛系防疫,似乎正好将日本的 R0 值推到了 1 附近,这就正好达到了这种临界状态,前几天,日本的流行病学专家也估计出了相同的结果,而我对集团感染的数据统计似乎也能证明这一点。

不管怎样,从这一数据来看,日本目前的防疫措施的确起到了推迟大规模爆发的作用,不过随着欧洲和美国相继沦陷,日本近期也出现了许多有旅游史(埃及、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病例的输入,这样一种状态是否能继续维持,还值得我们继续观察。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42kjK13T1kScw-gn.jpg[/img]
参考文献(从分支过程到幂律):

Haldeman, C, Beggs, JM (2005). Critical branching captures activity in living neural networks and maximizes the number of metastable states. Phys Rev Lett, 94: 058101.

原帖地址:日本的防疫策略可能真的成功了 - 傅渥成的文章 - 知乎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066705[/url]

PS:请大家就事论事,不要扣帽子与人身攻击
-.--avatar

-.-

顶一下帖子,没人讨论吗。。
-.--avatar

-.-

真的没人吗,我想抛砖引玉来着。良好的卫生习惯可能真的有效
-.--avatar

-.-

来人吗。。
Blu-U-avatar

Blu-U

早上已经发过一遍了
linnkyyy-avatar

linnkyyy

日本已经控住了,who高度赞扬,美国英国纷纷表示要学习
mlv1-avatar

mlv1

戴口罩这个习惯已经吊打欧美了
Voodoo-avatar

Voodoo

呵呵,武汉f4那时候防疫多成功啊,要不是某个老头揭了盖子,都不一定能上3000。楼主是不是这个节奏啊?
Cap Cap Fruit-avatar

Cap Cap Fruit

还可以吧,学术术语太多,看不懂就不评价什么了
wns-avatar

wns

说那么多,别往日本以外地区输出啊
Handa-avatar

Handa

掩耳盗铃

做分析 数据得准确无误 。 这是基本原则
政府都不检测了 他公布的感染数据能信吗
BurgerwitCheese-avatar

BurgerwitCheese

对对对 太对了
captainpatriot-avatar

captainpatriot

至少在日本R0肯定是比较低的,至少比欧美要低很多

戴口罩的习惯和社会距离较远的优势

传播速度肯定要比欧美要慢,但是实际情况有没有看起来那么好,有待商榷
Angus-avatar

Angus

不但控制了疫情 也控制了人口的老龄化 妙啊![s:pg:满分]
Fighterjones42-avatar

Fighterjones42

不看广告看疗效
反正国内基本上可以认为已经平稳着陆了
接下来主要就是防好输入性病例
至于日本……愿他长寿!
Causticleech-avatar

Causticleech

要不是日本一天到晚往外输出我就信了[s:ac:哭笑]
建议再看看埃及的,自己人没事,谁去旅游谁中招,难道这就是真主的病毒专杀异教徒?[s:ac:哭笑]
RoyalSleight-avatar

RoyalSleight

他日本说控制住了,那他就是控制住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都新冠晚期,快要入土的国家了,你为什么不顺从他呢。
VkidsOps-avatar

VkidsOps

你看,只要不提供数据,就有人来洗地了
ants-avatar

ants

[s:ac:抠鼻]这统计至少也得立足于真实的数据上吧,如果不进行检测怎么判断的聚集性传播?
axew-avatar

axew

这种破帖子一天都好几个,真的有意思吗?还没结束就说成功失败?预言家吗?看看欧洲炸的,为啥会觉得这病能捂过去?退一万步讲,日本都不在乎死人了,他有什么可失败的[s:ac: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