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ntheDad
2024-04-06T10:35:56+00:00
还是直接上原文,这一段出自《小腆纪年》
《小腆纪年》是清人徐鼒所编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南明史的重要史料
如果不认可这本书的含金量大可以点 x
删减了一些李自成攻打北京城的过程和徐鼒点评的废话。
这里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了,正常人都可以看出农民军已经赢了
但是李自成没接着打下去,他停在了彰义门外,通过太监杜勋跟崇祯传话谈判
李自成一开始提出的要求是
一旦崇祯答应册封他,他就帮助大明去打满清,听调不听宣
这个要求在当时来看根本一点儿不过分
李自成进京之前,孙传庭已经败亡潼关了,西北早就全是闯军地盘了
至于钱的事么,李自成也没要求崇祯真金白银地掏钱
崇祯完全可以给“同等价值的实物”,或者干脆“放权”给李自成,让闯军自行去民间“征收”军饷
所以总得来说,李自成跟皇太极一样,他真正想从议和中得到的东西,就是一个“名分”
他就是想让崇祯承认他是“大明西北王”,而不是“闯逆”
然后崇祯问魏藻德的意见,魏藻德吸取陈新甲的教训不背锅,就是默然不应声
李自成等得不耐烦了,又派了另一个太监进城劝崇祯逊位
这时正常人都看得出崇祯是不会同意逊位的
所以李自成这么做的用意其实就是想迫使崇祯赶快答应册封他为西北王的那个条件
没想到崇祯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松口议和,直接上吊自杀了
我觉得李自成作为“逆贼”而言,也是挺卑微的
明明他可以跟黄巢和董卓一样直接进城乱杀的
他就非要停在城外跟崇祯议和要“名分”
结果人家崇祯还不领情,宁愿上吊也要不给这个“名分”
《小腆纪年》是清人徐鼒所编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南明史的重要史料
如果不认可这本书的含金量大可以点 x

删减了一些李自成攻打北京城的过程和徐鼒点评的废话。
乙巳,闯贼围明京师。
是日,早朝召对;诸臣皆惶恐莫对,嘘唏泪承睫。
明帝书御案:“文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
示司礼监王之心,随拭去。
吴履中复申捐赀募兵议。
魏藻德曰:“营兵屡守城,尚胆怯惊走;百姓非素习,益畏惧,恐致误事”。
乃止……
……丙午,闯贼纵明叛监杜勋入城。
是日,明京师外城陷。
丙午早,喧传勤王兵到;盖唐通叛兵,诡索饷也。
巳刻,黄沙障天,日无光;忽风雨雷雹交作,九门道无行人。
炮声益急,缘城廨舍倾圯,流矢坠城中如猬。
贼仰语守兵曰:“亟开门,否且屠矣!”
守者空炮挥手示贼,贼稍退,炮空响而已。
贼驱城外居民负木石填濠,急攻。
俄发万人敌大炮,误伤数十人;守者惊溃,阖城号哭奔窜。
明帝叹息,与阁臣言:“不如大家在奉先殿完事”。
左谕德杨士聪、卫允文入直,语阁臣:“左良玉、吴三桂俱封,而遗刘泽清;临清地近,可虞也”。
揭上,封泽清东平伯。
(李)自成对彰义门设座,晋王、秦王左右席地坐;杜勋侍侧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勋也,可缒下一人以语”。
守者曰:“留一人为质”。
勋曰:“我杜勋一无所畏,何质为!”
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
勋言:“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明帝召见平台,魏藻德在焉。
勋言:“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明帝语藻德曰:“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藻德默然俯首而已。
明帝忧惑不能坐,倚龙椅后立,再四询;藻德终无一词。
明帝命勋且回话,计定另有旨。
又有守陵监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缒城入,备述贼犯上语,请逊位。
明帝叱之。
内臣请留勋,勋曰:“有秦、晋二王为质,不返则二王不免矣!”
乃纵之还。
勋与守璫耳语良久,语不闻。
是日,早朝召对;诸臣皆惶恐莫对,嘘唏泪承睫。
明帝书御案:“文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
示司礼监王之心,随拭去。
吴履中复申捐赀募兵议。
魏藻德曰:“营兵屡守城,尚胆怯惊走;百姓非素习,益畏惧,恐致误事”。
乃止……
……丙午,闯贼纵明叛监杜勋入城。
是日,明京师外城陷。
丙午早,喧传勤王兵到;盖唐通叛兵,诡索饷也。
巳刻,黄沙障天,日无光;忽风雨雷雹交作,九门道无行人。
炮声益急,缘城廨舍倾圯,流矢坠城中如猬。
贼仰语守兵曰:“亟开门,否且屠矣!”
守者空炮挥手示贼,贼稍退,炮空响而已。
贼驱城外居民负木石填濠,急攻。
俄发万人敌大炮,误伤数十人;守者惊溃,阖城号哭奔窜。
明帝叹息,与阁臣言:“不如大家在奉先殿完事”。
左谕德杨士聪、卫允文入直,语阁臣:“左良玉、吴三桂俱封,而遗刘泽清;临清地近,可虞也”。
揭上,封泽清东平伯。
(李)自成对彰义门设座,晋王、秦王左右席地坐;杜勋侍侧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勋也,可缒下一人以语”。
守者曰:“留一人为质”。
勋曰:“我杜勋一无所畏,何质为!”
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
勋言:“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明帝召见平台,魏藻德在焉。
勋言:“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明帝语藻德曰:“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藻德默然俯首而已。
明帝忧惑不能坐,倚龙椅后立,再四询;藻德终无一词。
明帝命勋且回话,计定另有旨。
又有守陵监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缒城入,备述贼犯上语,请逊位。
明帝叱之。
内臣请留勋,勋曰:“有秦、晋二王为质,不返则二王不免矣!”
乃纵之还。
勋与守璫耳语良久,语不闻。
这里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了,正常人都可以看出农民军已经赢了
但是李自成没接着打下去,他停在了彰义门外,通过太监杜勋跟崇祯传话谈判
李自成一开始提出的要求是
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要求崇祯割让西北,加封他为西北王,并犒赏闯军百万白银,他就立刻退守河南一旦崇祯答应册封他,他就帮助大明去打满清,听调不听宣
这个要求在当时来看根本一点儿不过分
李自成进京之前,孙传庭已经败亡潼关了,西北早就全是闯军地盘了
至于钱的事么,李自成也没要求崇祯真金白银地掏钱
崇祯完全可以给“同等价值的实物”,或者干脆“放权”给李自成,让闯军自行去民间“征收”军饷
所以总得来说,李自成跟皇太极一样,他真正想从议和中得到的东西,就是一个“名分”
他就是想让崇祯承认他是“大明西北王”,而不是“闯逆”
明帝语藻德曰:“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藻德默然俯首而已。
明帝忧惑不能坐,倚龙椅后立,再四询;藻德终无一词。
明帝命勋且回话,计定另有旨。
又有守陵监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缒城入,备述贼犯上语,请逊位。
藻德默然俯首而已。
明帝忧惑不能坐,倚龙椅后立,再四询;藻德终无一词。
明帝命勋且回话,计定另有旨。
又有守陵监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缒城入,备述贼犯上语,请逊位。
然后崇祯问魏藻德的意见,魏藻德吸取陈新甲的教训不背锅,就是默然不应声
李自成等得不耐烦了,又派了另一个太监进城劝崇祯逊位
这时正常人都看得出崇祯是不会同意逊位的
所以李自成这么做的用意其实就是想迫使崇祯赶快答应册封他为西北王的那个条件
没想到崇祯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松口议和,直接上吊自杀了
我觉得李自成作为“逆贼”而言,也是挺卑微的

明明他可以跟黄巢和董卓一样直接进城乱杀的
他就非要停在城外跟崇祯议和要“名分”
结果人家崇祯还不领情,宁愿上吊也要不给这个“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