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
2021-03-09T14:29:57+00:00
写在开头:作为烽火接近10年的老粉(没错我从小学就开始看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了),我不否认剑来写到现在已经基本崩得差不多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出来烽火写得很痛苦,作为读者我们看得也很痛苦[s:ac:晕][s:ac:晕]
就比如现在读者们都在嘲讽《剑来》写成了《理来》,讽刺这书是第五名著云云……一方面作为老粉看到这些说法是挺容易冒火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批评还都说到点上了(我个人感觉),大家都看出来烽火非常努力地想把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在这本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传递给大家,作为读者我们都能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欲望。当然大多数网友对于这种方式和他一些道理的内容不买帐啦——也包括我,但是这也会让我反思起来自己会不会受到烽火的影响而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一些态度。之后我就惊奇地发现,自己自从十一二岁接触网文开始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烽火的小说对我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我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当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有不少是少年时期的中二行为(我现在也挺中二的哈哈哈),但还是写出来给大家图一乐吧:
一、身骑白马万人中,左牵黄,右擎苍,一心只想,曹蒹葭
这段烽火在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里东拼西凑的唱词让小学时候的我目瞪口呆(暴露出了自己读书不多的事实),当时看到那一段感觉整个人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后来尝试着查阅原文,然后自己摸索着去学宋词的词牌、格律这些东西,过了一段时间读词写词(当然是小学生水平啦)居然成了我一个很持久的爱好,六年级的时候还靠着自己歪七扭八攒的一首丑奴儿交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女朋友[s:ac:心]
二、赵甲第的每天十圈
我从十二岁开始一直都是个小胖墩儿,人生最大爱好是大半夜裹在被子里看网文。初中时候看完了陈二狗开始看《老子是癞蛤蟆》,那段时间赵甲第简直是我想象中最完美的人生模板(可能那时候主要是因为他老婆多),于是就不自觉地想着去尽量模仿赵甲第。有一个最重要的细节就是书里面写到赵甲第每天早晨起来跑操场十圈,脸不红气不喘。我那时候就心想我爹虽然没有赵三金那么有本事但是跑步我还不能跑么?于是就从那时候开始自己暗搓搓跑步,从最开始的两三圈就开始喘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跑个半马轻轻松松,人也早就从一个小胖墩蜕变成了一个不看脸只看身材还是很吸引人的小毛睿:)
三、马小跳的日记
《老子是癞蛤蟆》里还有个细节,就是里面有个角色叫马小跳,是个家境不错的小纨绔,到了后期他从玩世不恭转向正经生活时烽火大概写道这么一段句话:“马小跳现在早就不更新QQ空间了,现在坚持写日记呢”,我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看到这句话的第二天,不自觉地就开始写日记了,然后就一路坚持下来了,写日记这件事本身没给我带来什么功利的结果——非要说的话,那大概高中以后改用英文写日记了,导致我后面托福考得不错——但是每天自己写点东西确实是个很让我自得其乐的事情。
四、高三时期的精神支柱
总之高三的时候准备高考嘛,所有人压力都很大。我认为支撑我度过这一年并且在高考中取得极大成功的精神支柱有二(父母亲人的支持之类的就不说了哈):第一是每天循环不知道多少遍的David Bowie的‘Heroes’,第二是贴吧网友总结陈二狗和癞蛤蟆两本书的一句歪诗:身世不及赵甲第,努力当过陈浮生。大概有七八次吧因为各种考试的原因我感觉自己精神已经濒临崩溃了,就在操场上跑圈,一边跑圈一边在心里念叨这两句话。然后我高考就大成功了,最终在大陆top2的某个知乎人眼中的人上人专业里度过了本科四年(或许论起专业来是top1)
五、赵甲第和我的专业选择
上回书说到,因为高考排名比预期高了很多,所以选专业时候有了很大的余地。当时top2的老师打电话让我过去选专业,这件事对当时的我而言是很自然的选择:我第一次了解“金融工程”这个词就是在癞蛤蟆的这本书里看着赵甲第在资本市场大发神威。所以我本科专业的选择是毫无疑问的(但有点讽刺的是最终我的身份对应到小说里好像是赵甲第在某个情节中的小对头)。
六、练拳就是练剑
“练拳就是练剑”这句话是陈平安长生桥被人打断以后没办法做剑仙感觉很苦闷,当时阿良嬉皮笑脸地对着陈平安说的一句话。我看到这段情节的时候应该是大一,刚进大学是最忙的时候,填满课表的基础课程,大量的课后作业、辩论队、锻炼、学托福……这些事情一件一件地压过来让我感觉压力甚至比高三还高不少。那时候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你背单词的时候A地的鲸鱼balahbalahB地的北极光balahbalah”的鸡汤,感觉并没有什么波澜。但是一切都在我看到“练拳就是练剑”这句话时候豁然开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打下一点点的基础,哪怕目前手头的事情看似和未来不相关——因为练拳就是练剑。
七、陈平安在练拳
这句话被我当作朋友圈的签名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预计会更久。它是剑来某一章的结尾,大致内容是先说青冥天下有个少年鸣天鼓时忽然被陆沉代师收徒成了道祖的关门弟子,蛮荒天下最强的剑客刘叉带着他新收的浑身背满长剑的弟子走上剑气长城……当几座天下所有最优秀的年轻人开始准备展露头角时——烽火视角一转——陈平安在练拳。这几个字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或许比剑来剩下的几百万字加起来都大。它总能让我想到自己,想到自己本科处在一个基本处于国内教育顶端的环境中,边上的同学要么绩点接近4奖学金拿到手软,要么拿到了顶级投行的实习,要么收到了沃顿纽大的免学费交换名额……那我在干什么?我在读paper,我在自己额外学实变函数、常微分偏微分、随机过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些跟国内商学院的教育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对于量化金融而言触及本质的东西。当然四年里我被本专业的人上人大佬们比得很惨,实习不亮眼成绩不出众offer也比不上那帮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但是我没有懊恼过也没有迷茫过,一直按部就班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现在我在美国的一所世界top30的学校读研究生(上了一年网课了)并申到了一所藤校的PhD,一路心态平稳,感觉自己宛如正在练拳的陈平安。
现在回想起自己中二的青春岁月,蓦然发现自己做的每个选择里都或多或少有着陈二狗癞蛤蟆雪中剑来这几本书的影子。可能是我精神境界太低吧哈哈哈,大部分做人的道理是从网络小说里学到的,但是我还是想说的是,烽火和剑来现在被群嘲得很厉害、剑来目前写崩了这些都是事实,我们都不太愿意接受烽火的道理。但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烽火又确实从他几本小说的犄角旮旯里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种种正面的影响。我想可能这样传递的“道理”更有用吧,也希望大家可以在各种网文中汲取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就比如现在读者们都在嘲讽《剑来》写成了《理来》,讽刺这书是第五名著云云……一方面作为老粉看到这些说法是挺容易冒火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批评还都说到点上了(我个人感觉),大家都看出来烽火非常努力地想把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在这本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传递给大家,作为读者我们都能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欲望。当然大多数网友对于这种方式和他一些道理的内容不买帐啦——也包括我,但是这也会让我反思起来自己会不会受到烽火的影响而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一些态度。之后我就惊奇地发现,自己自从十一二岁接触网文开始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烽火的小说对我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我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当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有不少是少年时期的中二行为(我现在也挺中二的哈哈哈),但还是写出来给大家图一乐吧:
一、身骑白马万人中,左牵黄,右擎苍,一心只想,曹蒹葭
这段烽火在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里东拼西凑的唱词让小学时候的我目瞪口呆(暴露出了自己读书不多的事实),当时看到那一段感觉整个人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后来尝试着查阅原文,然后自己摸索着去学宋词的词牌、格律这些东西,过了一段时间读词写词(当然是小学生水平啦)居然成了我一个很持久的爱好,六年级的时候还靠着自己歪七扭八攒的一首丑奴儿交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女朋友[s:ac:心]
二、赵甲第的每天十圈
我从十二岁开始一直都是个小胖墩儿,人生最大爱好是大半夜裹在被子里看网文。初中时候看完了陈二狗开始看《老子是癞蛤蟆》,那段时间赵甲第简直是我想象中最完美的人生模板(可能那时候主要是因为他老婆多),于是就不自觉地想着去尽量模仿赵甲第。有一个最重要的细节就是书里面写到赵甲第每天早晨起来跑操场十圈,脸不红气不喘。我那时候就心想我爹虽然没有赵三金那么有本事但是跑步我还不能跑么?于是就从那时候开始自己暗搓搓跑步,从最开始的两三圈就开始喘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跑个半马轻轻松松,人也早就从一个小胖墩蜕变成了一个不看脸只看身材还是很吸引人的小毛睿:)
三、马小跳的日记
《老子是癞蛤蟆》里还有个细节,就是里面有个角色叫马小跳,是个家境不错的小纨绔,到了后期他从玩世不恭转向正经生活时烽火大概写道这么一段句话:“马小跳现在早就不更新QQ空间了,现在坚持写日记呢”,我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看到这句话的第二天,不自觉地就开始写日记了,然后就一路坚持下来了,写日记这件事本身没给我带来什么功利的结果——非要说的话,那大概高中以后改用英文写日记了,导致我后面托福考得不错——但是每天自己写点东西确实是个很让我自得其乐的事情。
四、高三时期的精神支柱
总之高三的时候准备高考嘛,所有人压力都很大。我认为支撑我度过这一年并且在高考中取得极大成功的精神支柱有二(父母亲人的支持之类的就不说了哈):第一是每天循环不知道多少遍的David Bowie的‘Heroes’,第二是贴吧网友总结陈二狗和癞蛤蟆两本书的一句歪诗:身世不及赵甲第,努力当过陈浮生。大概有七八次吧因为各种考试的原因我感觉自己精神已经濒临崩溃了,就在操场上跑圈,一边跑圈一边在心里念叨这两句话。然后我高考就大成功了,最终在大陆top2的某个知乎人眼中的人上人专业里度过了本科四年(或许论起专业来是top1)
五、赵甲第和我的专业选择
上回书说到,因为高考排名比预期高了很多,所以选专业时候有了很大的余地。当时top2的老师打电话让我过去选专业,这件事对当时的我而言是很自然的选择:我第一次了解“金融工程”这个词就是在癞蛤蟆的这本书里看着赵甲第在资本市场大发神威。所以我本科专业的选择是毫无疑问的(但有点讽刺的是最终我的身份对应到小说里好像是赵甲第在某个情节中的小对头)。
六、练拳就是练剑
“练拳就是练剑”这句话是陈平安长生桥被人打断以后没办法做剑仙感觉很苦闷,当时阿良嬉皮笑脸地对着陈平安说的一句话。我看到这段情节的时候应该是大一,刚进大学是最忙的时候,填满课表的基础课程,大量的课后作业、辩论队、锻炼、学托福……这些事情一件一件地压过来让我感觉压力甚至比高三还高不少。那时候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你背单词的时候A地的鲸鱼balahbalahB地的北极光balahbalah”的鸡汤,感觉并没有什么波澜。但是一切都在我看到“练拳就是练剑”这句话时候豁然开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打下一点点的基础,哪怕目前手头的事情看似和未来不相关——因为练拳就是练剑。
七、陈平安在练拳
这句话被我当作朋友圈的签名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预计会更久。它是剑来某一章的结尾,大致内容是先说青冥天下有个少年鸣天鼓时忽然被陆沉代师收徒成了道祖的关门弟子,蛮荒天下最强的剑客刘叉带着他新收的浑身背满长剑的弟子走上剑气长城……当几座天下所有最优秀的年轻人开始准备展露头角时——烽火视角一转——陈平安在练拳。这几个字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或许比剑来剩下的几百万字加起来都大。它总能让我想到自己,想到自己本科处在一个基本处于国内教育顶端的环境中,边上的同学要么绩点接近4奖学金拿到手软,要么拿到了顶级投行的实习,要么收到了沃顿纽大的免学费交换名额……那我在干什么?我在读paper,我在自己额外学实变函数、常微分偏微分、随机过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些跟国内商学院的教育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对于量化金融而言触及本质的东西。当然四年里我被本专业的人上人大佬们比得很惨,实习不亮眼成绩不出众offer也比不上那帮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但是我没有懊恼过也没有迷茫过,一直按部就班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现在我在美国的一所世界top30的学校读研究生(上了一年网课了)并申到了一所藤校的PhD,一路心态平稳,感觉自己宛如正在练拳的陈平安。
现在回想起自己中二的青春岁月,蓦然发现自己做的每个选择里都或多或少有着陈二狗癞蛤蟆雪中剑来这几本书的影子。可能是我精神境界太低吧哈哈哈,大部分做人的道理是从网络小说里学到的,但是我还是想说的是,烽火和剑来现在被群嘲得很厉害、剑来目前写崩了这些都是事实,我们都不太愿意接受烽火的道理。但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烽火又确实从他几本小说的犄角旮旯里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种种正面的影响。我想可能这样传递的“道理”更有用吧,也希望大家可以在各种网文中汲取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