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ZioN
2022-01-29T14:04:08+00:00
买车原因和计划: ...
主要几个原因:驾照学了练车,父母通勤方便,家人周末市内游玩,上海混动政策2022到期。
我和父母都是新手,我刚拿的驾照几个月,父母拿了驾照以后基本就没开过车。可以有车位能装充电桩所以基本确定绿牌,然后看网上大家基本不推荐第一辆车纯电,因为上海绿牌混动今年年底截止考虑等车时间等因素,之前网上基本上选了一下,目前实地看了不少车,准备上半年购买一辆混动车。车主要是父母通勤开,单程15km左右。两年后可能买一辆纯电车自己通勤开,单程30km左右。
我和父母都是新手,我刚拿的驾照几个月,父母拿了驾照以后基本就没开过车。可以有车位能装充电桩所以基本确定绿牌,然后看网上大家基本不推荐第一辆车纯电,因为上海绿牌混动今年年底截止考虑等车时间等因素,之前网上基本上选了一下,目前实地看了不少车,准备上半年购买一辆混动车。车主要是父母通勤开,单程15km左右。两年后可能买一辆纯电车自己通勤开,单程30km左右。
疑问:
底盘 好vs差 运动vs舒适:经常看人说比亚迪底盘差,特斯拉底盘运动之类的。但我至今开了4, 5种车,也包括model3,说实话对底盘感觉都不太明显。谁能说一下底盘好和差、舒适和运动主要影响什么?我开车和坐车的感觉是希望越平稳越好,不考虑驾驶乐趣之类的,应该是希望偏舒适的。底盘在日常城市开车的时候主要影响是什么,怎么在试驾的时候测试和对比?很多人说过弯会有影响,但我感觉新手路口转弯慢慢的应该影响不大吧,那种螺旋形的高架或者大桥的引桥呢,底盘差是开不了太快?变道的话底盘差就会晃一些?
纯电vs混动:
我觉得优点主要是纯电保养需求少,更省心,自动驾驶做的好。混动没续航焦虑,补能快。
想问一下纯电和混动的车主有什么主要的感受和建议?
不太确定有没有必要买混动,还是纯电一步到位,所以纯电也有在看。一年可能有两次去老家700km,感觉纯电还是有些续航焦虑,而且纯电绿牌至少到2023年,感觉还可以再等等各家的更新,主要是自动驾驶方面,感觉明年能有不少提升。
插混的电池寿命:
电池寿命单体的话三元1000循环,铁锂2000循环。纯电的话500km续航,1000循环也有50万了这是完全没问题的。可是插混的话就100多的续航,基本只充电开的话电池寿命是不是就十几二十万公里,这个感觉是不是有些短。实际的话会比这个高(可能考虑不是每次都满充满放)还是低(单体循环寿命高,但是成电池包以后可能低不少,可能某个电芯衰减较快),有什么之前的车的经验吗?
选车考虑因素: ...
价格:15-25w都可以吧,也可以再加一些,价格不是太重要的考虑因素。主要是新手可能磕了碰了的不考虑太贵的。同时不考虑保值性。
品牌:我和父母都没有任何品牌倾向,国产完全可以接受,也不对任何品牌有特别喜欢或讨厌。
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比较看重,命还是挺值钱的又是新手。
车型:父母喜欢SUV大,我倒是都可以。
空间:希望空间不要太小,舒适一些。以我开过的几个车来说,荣威erx5勉强可以,宋plus还可以,aion y挺大的,model3偏小一些
车长:无6, 7座需求,基于空间还有好开好停考虑基本上在4.6-4.8米左右吧。
自动驾驶:主动安全希望较好。ACC需要有。自己是做自动驾驶相关方向的,感觉普通道路自动驾驶不靠激光雷达我是不太放心的,高架自动驾驶摄像头加高精地图可能还是可用的。通勤如果能有高架入口到高架出口的自动驾驶感觉还是不错的。自动泊车很希望有,新手出入库经常比较困难。
轿车/suv:父母希望suv,我都可以,因此混动只选suv。
内饰外观:父母满意就好,我比较随便无所谓
油耗:不太重要,日常里程不高,一万块油够开好久了
加速:市内0-100km 10s左右感觉完全够,不需要特别好加速。
车机配置:希望配置360影像,通风加热之类的的要有。车机最好能装第三方应用。
到车时间:今年内,要2022绿牌
保修:非常希望要三电终身质保,因为新能源二手价格低加上目前消息是上海2023年以后插混二手也不送绿牌了,所以感觉基本上是要开到报废的,至少也是到15年 1年2检受不了才会报废。
品牌:我和父母都没有任何品牌倾向,国产完全可以接受,也不对任何品牌有特别喜欢或讨厌。
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比较看重,命还是挺值钱的又是新手。
车型:父母喜欢SUV大,我倒是都可以。
空间:希望空间不要太小,舒适一些。以我开过的几个车来说,荣威erx5勉强可以,宋plus还可以,aion y挺大的,model3偏小一些
车长:无6, 7座需求,基于空间还有好开好停考虑基本上在4.6-4.8米左右吧。
自动驾驶:主动安全希望较好。ACC需要有。自己是做自动驾驶相关方向的,感觉普通道路自动驾驶不靠激光雷达我是不太放心的,高架自动驾驶摄像头加高精地图可能还是可用的。通勤如果能有高架入口到高架出口的自动驾驶感觉还是不错的。自动泊车很希望有,新手出入库经常比较困难。
轿车/suv:父母希望suv,我都可以,因此混动只选suv。
内饰外观:父母满意就好,我比较随便无所谓
油耗:不太重要,日常里程不高,一万块油够开好久了
加速:市内0-100km 10s左右感觉完全够,不需要特别好加速。
车机配置:希望配置360影像,通风加热之类的的要有。车机最好能装第三方应用。
到车时间:今年内,要2022绿牌
保修:非常希望要三电终身质保,因为新能源二手价格低加上目前消息是上海2023年以后插混二手也不送绿牌了,所以感觉基本上是要开到报废的,至少也是到15年 1年2检受不了才会报废。
混动车型和考虑: ...
目前主流插混车和未来上市的基本上都在网上看了一下,共大家参考。
摩卡phev:有些长,优点较为豪华加上自动驾驶较好。价格太高了,不考虑了,有那钱还不如买个沪牌。
玛奇朵phev:好像有点小,不确定空间怎么样,有自动泊车,到时候和摩卡一起去看下吧。
瑞虎8 plus phev:配置不如宋plus顶配,不考虑了
unik idd:也没有自动泊车,流媒体后视镜还不错,有点长,相比宋主要是提车快吧。
宋plus dmi:担心ev受限。父母看过外观内饰都觉得还行,目前已经定了,慢慢等呗,不行就退。后面具体说
宋pro dmi:不如plus,不考虑了
唐dmi:7座用不上加上大车不考虑了
汉dmi:父母外观喜欢,长度还有上市时间晚,基本不考虑。
aito m5:挺好的,考虑订,后面具体说
领克01/05 phev:到时候可能去看下,不确定空间怎么样,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小,有自动泊车。可能volvo安全性好
荣威erx5:开过感觉一般,车机比较差,不如宋,不考虑了
哈弗h6 phev:国内还没影呢
零跑c11 增程:看c11新闻看到的,还没影
rav4,威兰达phev:感觉和宋plus差不多,贵了好几万,配置好像还不如。可能优点是稳定性?
cr-v,皓影,途观L:碰撞测试好像不太行,不考虑
理想,岚图,领克09:价格有点高了,暂不考虑
长安欧尚z6 插电混动:长度和自动泊车挺喜欢的,但估计出来还要好几个月吧。
摩卡phev:有些长,优点较为豪华加上自动驾驶较好。价格太高了,不考虑了,有那钱还不如买个沪牌。
玛奇朵phev:好像有点小,不确定空间怎么样,有自动泊车,到时候和摩卡一起去看下吧。
瑞虎8 plus phev:配置不如宋plus顶配,不考虑了
unik idd:也没有自动泊车,流媒体后视镜还不错,有点长,相比宋主要是提车快吧。
宋plus dmi:担心ev受限。父母看过外观内饰都觉得还行,目前已经定了,慢慢等呗,不行就退。后面具体说
宋pro dmi:不如plus,不考虑了
唐dmi:7座用不上加上大车不考虑了
汉dmi:父母外观喜欢,长度还有上市时间晚,基本不考虑。
aito m5:挺好的,考虑订,后面具体说
领克01/05 phev:到时候可能去看下,不确定空间怎么样,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小,有自动泊车。可能volvo安全性好
荣威erx5:开过感觉一般,车机比较差,不如宋,不考虑了
哈弗h6 phev:国内还没影呢
零跑c11 增程:看c11新闻看到的,还没影
rav4,威兰达phev:感觉和宋plus差不多,贵了好几万,配置好像还不如。可能优点是稳定性?
cr-v,皓影,途观L:碰撞测试好像不太行,不考虑
理想,岚图,领克09:价格有点高了,暂不考虑
长安欧尚z6 插电混动:长度和自动泊车挺喜欢的,但估计出来还要好几个月吧。
纯电车型和考虑: ...
目前先关注吧
aion y:坐了一次4.4米的车空间很大。塑料感强,外观觉得有点丑。
aion v:看评测自动驾驶还可以,听说空间也不错,家边上的店没展车
aion lx:激光雷达自动驾驶,长续航。价格太高,不考虑了。
小鹏p5:自动驾驶还可以,p5激光雷达等ota后看评测吧,家边上的店没展车。
小鹏p7, g3i:店里座了一下,后排不舒服,不考虑了。
零跑c11:配置挺高的,自动驾驶等ota后看看评测
比亚迪纯电:自动驾驶差,和其他纯电比感觉没什么优势,不如直接插混
id46,威马w6,哪吒 u:还没仔细看过,到时候具体看看
蔚来:价格太高不考虑
特斯拉:父母工作关系不考虑
剩下的新势力感觉更小众,也没有特别突出吸引我的地方,没有再去看了
aion y:坐了一次4.4米的车空间很大。塑料感强,外观觉得有点丑。
aion v:看评测自动驾驶还可以,听说空间也不错,家边上的店没展车
aion lx:激光雷达自动驾驶,长续航。价格太高,不考虑了。
小鹏p5:自动驾驶还可以,p5激光雷达等ota后看评测吧,家边上的店没展车。
小鹏p7, g3i:店里座了一下,后排不舒服,不考虑了。
零跑c11:配置挺高的,自动驾驶等ota后看看评测
比亚迪纯电:自动驾驶差,和其他纯电比感觉没什么优势,不如直接插混
id46,威马w6,哪吒 u:还没仔细看过,到时候具体看看
蔚来:价格太高不考虑
特斯拉:父母工作关系不考虑
剩下的新势力感觉更小众,也没有特别突出吸引我的地方,没有再去看了
目前打算:混动目前先定了宋,准备定M5到时候试驾一下。
宋
优点:
价格配置,定了宋plus dmi顶配110的,价格挺好的,配置除了自动泊车我觉得不缺什么刚需配置了
保修,三电终身质保
电池,刀片安全加上循环寿命长,温度的话上海磷酸铁锂应该还合适冬天最冷基本就0度
座椅,父母说挺舒服的包裹感好,没腰托
不足:
内饰,比较一般吧,布的怕不好清洁
自动驾驶,听说车道保持基本没法用,没有自动泊车
等车,我倒是能等,只是感觉不爽
ev受限,这个还是很担心的
底盘?很多人都说差但试驾没有实际感受
感觉除了自动泊车和ev受限,其他都还行,所以当时看了就订车了。品牌父母完全能接受,甚至他们觉得比亚迪比金康的牌子好一点。
问界m5
优点:
内饰豪华
音响好
隔音好
车机系统互联好
自动泊车看起来不错,可以自己画车位
底盘?说是挺好的还没试驾。
续航长,150km,而且是40度电,电量是宋的两倍,应该比宋实一些
座椅也不错,有腰托,但父母说不如宋舒服。。。我感觉都差不多
不足:
保修,整车质保4年,3电8年。没有终身质保让我很不爽,看看后面会不会加上吧,sf5背刺了以后都送了终身质保。主要是三元电池本来循环次数就少,买了大部分时间都要当纯电开,担心到时候电池衰减还要换电池。三元就1000次循环到80%,纯电续航150km,算起来就15万km的总寿命。这一点是目前非常顾虑的问题。
品牌,感觉金康的牌子没做过几年车,加上之前背刺的sf5,谁知道后面会不会继续背刺。现在不知道品控怎么样等交付再说吧
目前只能预订28万版本,送20寸轮毂和4个头枕扬声器。这两个送的感觉都没啥用,选配的话肯定是不会选的。实车感觉hud还不错吧,可以考虑选装。按摩座椅感觉没啥用,不算很舒服吧,不会选。内饰感觉棕色还不错,黑色内饰还没看到实车。
目前考虑要买的话应该是等后面25万的版本上市吧,28万比25万多了个电机加速快,还有就是座椅按摩。25万的加速7秒感觉完全够用,多个电机没啥用。
这两个车大家还有什么缺点和优点也欢迎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