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yman
2021-03-10T05:51:58+00:00
所谓的“科学”派其实也是贬义词,甚至比玄学派更贬义。至少玄学就是真的玄学不用加双引号。他们所谓的科学还真的就是伪科学。
“科学”派最津津乐道的就两个测量数据。第一:谐波失真率,第二:响频曲线。
我曾经在那边发过一贴,谐波失真率对于我们买家来说没有任何作用以意义。最多能作为生产厂家定义合格产品的参数罢了。结果被喷得体无完肤。不过当时我没有找到科学论据。也无法反驳,后来我深入了解了一下,还真让我找到了。
下面就让我从谐波失真率来讨论一下所谓的“科学”派HIFI烧友的谬!
首先,要说一个大前提。做检测工作,或者在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是人们,想到了什么东西,或者发现了什么东西,才会去检测或者检测什么东西。而不是我检测或者检测了几项东西就代表,这个产品,或者这个人的全部。这就是“科学”派的荒谬之一。比如说,这个人做心电图,是正常的,那么医生能直接说这个人健康没有病吗?那他为什么还难受呢?人体有那么多个部位那么多个器官。对吧。产品同理也一样。那些所谓的“科学”派首先把这个关系给弄反了。
其次,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很现实的东西。你听得出来就是听得出来,听不出来就是听不出来。为什么宁可去相信几个数据、几条曲线而不相信自己耳朵?如果听不出来还硬说有区别的,就是玄学。明明听得出来还硬说对着曲线说没有区别的,就是“科学”派。这在我国HIFI圈,最著名的事件是什么?Sony的7506耳机!这很显然的。不管从听音的主管感觉,还是和原声的对比,这个耳机根本就是一个很一般的耳机。而科学派却奉为神!为什么?因为这个耳机测试出来的曲线,最为接近耳朵听到的曲线。这条曲线怎么来?就是发出特定频率的单音,人耳听到的频率曲线并非一条直线,而7506放出这个频率的声音的曲线,和人耳听到的曲线最接近,甚至比那些几万元的跟接近。我们稍微懂一点科学理论的人,对于这个判断和结论,都觉得十分荒谬。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会奉为圣理。
接下来,开始讲谐波失真率。这个测试方法也要简单说一下,就是发出一个特定频率的单波。然后用音乐器材去播放。大家知道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发生的东西不产生谐波。而这个特定频率的单波是没有谐波的。一个音乐器材播放这个没有谐波的单音,但本身却产生了谐波,测出来的比就叫做谐波失真率,谐波失真率越大,我们听到的杂音就越多。一般来说谐波失真率在1%以内人耳就听不到了。市面上绝大多数数器材这个谐波失真率都非常低,一般0.1%都不到。我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个测试参数根本不能当做我们对比器材好坏的参考。也是我驳斥“科学”派的的主要观点。
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音色都有区别吗?因为谐波。人和人声音不同就是因为声带产生的谐波不同。比如孙楠和韩红唱同一首歌,频率都一样,为什么我们还能区分?就是因为谐波。而每个发生的物体,能同时产生的谐波都是不一样的。好比乐器皇后小提琴,它的谐波非常的丰富,拉一个调能产生几十个谐波。如果一个声音没有任何谐波,那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我们俗称的电子味。干净单一。啥都没有,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觉得好听。
一个音乐器材,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对频率的响应,要真实,另外一个对音色的还原要真实。这也是“科学”派和玄学派争论不休的地方。晶体管,和电子管之争。其实科技发展到现在,晶体管和电子管基本都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可以满足几乎全部人的需求了。但因为晶体管器材,的响频曲线,谐波失真的数据对电子管是碾压级,怎么碾压呢?可以这么说吧,一万倍!但是我这里还是说,毫无意义。因为我们根本听不出来。1%和0.00001%的失真差别我们人耳是区分不出来的。“科学”派其实也听不出来,但他们说他们有仪器。
问题就来了。音乐器材还有一个指标,音色还原。用谐波来解释就是,能同时产生谐波的丰富程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器材也不能完美的模拟出小提琴的声音,因为这些通电的设备没有办法产生那么丰富的谐波。而谐波,是电子管的先天优势。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世界上所有顶级的音乐设备使用的都是电子管,任何领域。就因为谐波。而“科学”派不承认,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白痴。7506能通过EQ模拟出世界上任何耳机的的声音,包括奥菲斯(森海塞尔奥菲斯俗称大奥,30万元)但是大家只要听过就知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7506一千元,声音完全比不上600元的K701!就是因为谐波,7506还是太弱了。不管是那种声音,那种乐器,索尼7506他的那种特定味道太明显,就是因为没有丰富的谐波做支撑,导致展现出来的音色是自身器材的音色,而不是音频文件的音色。
就说这么多了。
“科学”派最津津乐道的就两个测量数据。第一:谐波失真率,第二:响频曲线。
我曾经在那边发过一贴,谐波失真率对于我们买家来说没有任何作用以意义。最多能作为生产厂家定义合格产品的参数罢了。结果被喷得体无完肤。不过当时我没有找到科学论据。也无法反驳,后来我深入了解了一下,还真让我找到了。
下面就让我从谐波失真率来讨论一下所谓的“科学”派HIFI烧友的谬!
首先,要说一个大前提。做检测工作,或者在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是人们,想到了什么东西,或者发现了什么东西,才会去检测或者检测什么东西。而不是我检测或者检测了几项东西就代表,这个产品,或者这个人的全部。这就是“科学”派的荒谬之一。比如说,这个人做心电图,是正常的,那么医生能直接说这个人健康没有病吗?那他为什么还难受呢?人体有那么多个部位那么多个器官。对吧。产品同理也一样。那些所谓的“科学”派首先把这个关系给弄反了。
其次,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很现实的东西。你听得出来就是听得出来,听不出来就是听不出来。为什么宁可去相信几个数据、几条曲线而不相信自己耳朵?如果听不出来还硬说有区别的,就是玄学。明明听得出来还硬说对着曲线说没有区别的,就是“科学”派。这在我国HIFI圈,最著名的事件是什么?Sony的7506耳机!这很显然的。不管从听音的主管感觉,还是和原声的对比,这个耳机根本就是一个很一般的耳机。而科学派却奉为神!为什么?因为这个耳机测试出来的曲线,最为接近耳朵听到的曲线。这条曲线怎么来?就是发出特定频率的单音,人耳听到的频率曲线并非一条直线,而7506放出这个频率的声音的曲线,和人耳听到的曲线最接近,甚至比那些几万元的跟接近。我们稍微懂一点科学理论的人,对于这个判断和结论,都觉得十分荒谬。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会奉为圣理。
接下来,开始讲谐波失真率。这个测试方法也要简单说一下,就是发出一个特定频率的单波。然后用音乐器材去播放。大家知道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发生的东西不产生谐波。而这个特定频率的单波是没有谐波的。一个音乐器材播放这个没有谐波的单音,但本身却产生了谐波,测出来的比就叫做谐波失真率,谐波失真率越大,我们听到的杂音就越多。一般来说谐波失真率在1%以内人耳就听不到了。市面上绝大多数数器材这个谐波失真率都非常低,一般0.1%都不到。我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个测试参数根本不能当做我们对比器材好坏的参考。也是我驳斥“科学”派的的主要观点。
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音色都有区别吗?因为谐波。人和人声音不同就是因为声带产生的谐波不同。比如孙楠和韩红唱同一首歌,频率都一样,为什么我们还能区分?就是因为谐波。而每个发生的物体,能同时产生的谐波都是不一样的。好比乐器皇后小提琴,它的谐波非常的丰富,拉一个调能产生几十个谐波。如果一个声音没有任何谐波,那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我们俗称的电子味。干净单一。啥都没有,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觉得好听。
一个音乐器材,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对频率的响应,要真实,另外一个对音色的还原要真实。这也是“科学”派和玄学派争论不休的地方。晶体管,和电子管之争。其实科技发展到现在,晶体管和电子管基本都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可以满足几乎全部人的需求了。但因为晶体管器材,的响频曲线,谐波失真的数据对电子管是碾压级,怎么碾压呢?可以这么说吧,一万倍!但是我这里还是说,毫无意义。因为我们根本听不出来。1%和0.00001%的失真差别我们人耳是区分不出来的。“科学”派其实也听不出来,但他们说他们有仪器。
问题就来了。音乐器材还有一个指标,音色还原。用谐波来解释就是,能同时产生谐波的丰富程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器材也不能完美的模拟出小提琴的声音,因为这些通电的设备没有办法产生那么丰富的谐波。而谐波,是电子管的先天优势。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世界上所有顶级的音乐设备使用的都是电子管,任何领域。就因为谐波。而“科学”派不承认,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白痴。7506能通过EQ模拟出世界上任何耳机的的声音,包括奥菲斯(森海塞尔奥菲斯俗称大奥,30万元)但是大家只要听过就知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7506一千元,声音完全比不上600元的K701!就是因为谐波,7506还是太弱了。不管是那种声音,那种乐器,索尼7506他的那种特定味道太明显,就是因为没有丰富的谐波做支撑,导致展现出来的音色是自身器材的音色,而不是音频文件的音色。
就说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