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导这个朋友理论有点没听懂

MerciFrizzle-avatar

MerciFrizzle

2024-07-31T10:05:59+00:00

毕导这个朋友理论,总结出一个结论
就是:你朋友(下称B)的朋友大概率比你(下称A)的朋友多
即B>A,
问题来了,带入你朋友的视角
即令B=A
则有B<A
于是B>A和B<A同时成立了咦
视频链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E421w7jL/?vd_source=149a2cf4b321410c5210d039d8c1020b#reply23644605102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E421w7jL/?vd_source=149a2cf4b321410c5210d039d8c1020b#reply236446051024]
话说原来统计学还可以用平均数来概括统计个数的吗,意思上海月平均收入是12307元,因此收入超过12300的人比低于这个数的人要多
我可以理解为这个视频是这个意思吗
cloudyyy????-avatar

cloudyyy????

这不是写着大概率了嘛,你的朋友更有可能是交际达人,交际达人的其他朋友(不包括你)可能是更能交际的。
Crumbly-avatar

Crumbly

意思就是除了天选之子,其他人多数都是别人的npc。
OneYzAzHāyn-avatar

OneYzAzHāyn

为什么带入朋友的视角就变成B<A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数量期望是C,C>B,你咋能用自己的朋友数量等价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数量?
MerciFrizzle-avatar

MerciFrizzle

+ by [灬不定的未来] (undefined)

为什么带入朋友的视角就变成B<A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数量期望是C,C>B,你咋能用自己的朋友数量等价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数量?

A是不是B的朋友,
那A的朋友数量期望是不是和C一样
OneYzAzHāyn-avatar

OneYzAzHāyn

+ by [醋葫芦] (undefined)

A是不是B的朋友,
那A的朋友数量期望是不是和C一样

A是B的朋友≠A的朋友数量可以代表B的朋友平均数
这个逻辑你明白不?
MerciFrizzle-avatar

MerciFrizzle

+ by [灬不定的未来] (undefined)

A是B的朋友≠A的朋友数量可以代表B的朋友平均数
这个逻辑你明白不?

我换个方式问你吧
假设咱俩是朋友,你觉得咱俩谁的朋友大概率多点
unoffcaly.net-avatar

unoffcaly.net

原因视频后面也说了,采样的方式影响到观测的结果了,你采集的样本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人群中的任意一个人,朋友多的人相比朋友少的人更有可能是你的朋友,结果就是朋友多的人更有可能被你观测到
ortiza-avatar

ortiza

+ by [醋葫芦] (undefined)

A是不是B的朋友,
那A的朋友数量期望是不是和C一样

d-regular才一样,社交网络一般都是无标度图符合幂率分布,直观说就是方差大,朋友的朋友数期望大于朋友的期望
你如果看不懂可以拿公交车那个例子,直接看成顺序统计量就可以推出来
╰┈➤ ❝ 𝔗𝔦𝔢𝔯𝔯𝔞𝔪𝔦𝔵❞-avatar

╰┈➤ ❝ 𝔗𝔦𝔢𝔯𝔯𝔞𝔪𝔦𝔵❞

你朋友又不只有你一个朋友,他还有更多的朋友
MerciFrizzle-avatar

MerciFrizzle

+ by [Hardict] (undefined)

d-regular才一样,社交网络一般都是无标度图符合幂率分布,直观说就是方差大,朋友的朋友数期望大于朋友的期望
你如果看不懂可以拿公交车那个例子,直接看成顺序统计量就可以推出来

我的意思是,期望和统计个数是不是一回事
例子我也举了,上海2023年月平均收入是12307元,但是收入在这个数字上面的人远比收入在这个数字下面的人少,不能因为我工资有12300就说在上海赚的比我多的人多

我的意思是,平均数和统计个数不是一回事
Compañero Fiddle-avatar

Compañero Fiddle

他这期视频说的就是概率的概率
公交车就是:因为公交快慢不同,快车占用的时间更少,慢车占用的时间更长,所以人更高的概率出于慢车的等待区间
朋友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社牛程度不同,所以你更高的概率遇到社牛并成为朋友,而更低的概率遇到社恐并成为朋友
同理,仇人也是:因为每个人得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性格差的人更可能得罪多的仇人,而性格好的更少概念得罪其他人
班级调查:因为每个班级的人数不同,所以做随机采访的时候更可能采访到班级人数多的班级,导致最终统计的班级人数会高于真实情况

总的来说,就是如果你是低概率人物(比如唐代关系人中只有1个朋友的)/低占比事件(比如快公交导致的一个小时内时间占比),那么你本身被发现/被遇到的概率也更低。反之,如果你是大概率/大部分/大占比的人物事物,那么你被遇到/发现的概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