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ukii
2021-12-23T08:53:02+00:00
比如有个和牛顿同时期的物理学家,他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但是他不能用公式表达总结出来,或者用实验证明出来,或者实验设计不能达到效果难以服众,那这个点子是不是就流产了,还是说他会告诉其他同行,被其他人研究出来,到现代社会是不是没这种问题了,都讲究合作是吗
[quote][pid=577612021,30068540,1]Reply[/pid] Post by [uid=41145054]bdbdqpqp[/uid] (2021-12-30 16:57):
闭门造车自己研究的一般叫民科[/quote]就是他们研究阶段没出成果之前不就是民科吗,难道一群人一起研究,最后成果是谁的
[quote][pid=577612809,30068540,1]Reply[/pid] Post by [uid=60830687]Fsummer[/uid] (2021-12-30 17:00):
就是他们研究阶段没出成果之前不就是民科吗,难道一群人一起研究,最后成果是谁的[/quote]没出结果之前就是民科,我只能说楼主牛笔
[s:ac:呆]"他发现一个现象"
如果他能让这个现象重复出现,或者引导别人复现这个现象就算是有实验支撑了
具体是啥样的不知道,不过我看生活大爆炸,谢耳朵是搞理论物理的,想理论,搞公式。莱纳德搞实验物理的,会负责验证一些理论猜想啥的。应该会合作的吧。
这年头没啥机会闭门造车了
早年还有些机会,那种死了多少年被翻出成果手稿的也不是没有
现在能闭门的主要看方向……毕竟有些一个课题都没有小猫两三只,也没有可以借助经验的领域,想找人讨论都没得讨论
有交流的。
学术成果也会有争议。
比如胡克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就有一定贡献,但是牛顿对他只字不提。
早在1661年,罗伯特胡克就已觉察到引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有同样的本质。胡克早在1674年曾经发表过一篇有关引力的论文,提出三条假设:所有天体彼此之间都存在引力;如果没有引力的作用,天体将在惯性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之间距离越近,则引力越强。这几乎是在定性描述万有引力定律。1679年,胡克写信代表王家学会向牛顿约稿时,进一步提到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按椭圆轨道运行的严格证明,1686年,牛顿写出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决了这一问题。胡克看到这本书稿后,向牛顿提出把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一下,遭到了牛顿的断然拒绝。牛顿直接向负责出版这本书的哈雷写信说他不想给胡克任何荣誉。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当时的牛顿的所作所为基本上算得上一个学阀了。
会告诉同行吧,麦克斯韦就是用前人发现的实验现象总结出的公式,换句话说就是发现那些现象的人数学不够牛逼,最终电磁场理论的集大成者成了麦克斯韦。
[quote][pid=577614557,30068540,1]Reply[/pid] Post by [uid=60371194]追星似箭[/uid] (2021-12-30 17:06):
会告诉同行吧,麦克斯韦就是用前人发现的实验现象总结出的公式,换句话说就是发现那些现象的人数学不够牛逼,最终电磁场理论的集大成者成了麦克斯韦。[/quote]对我是这个意思,因为数学不好的物理学家可能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很疑惑他们会不会有人帮忙
额,我感觉先阶段,理论物理就是纯粹的脑补,太超前了,实验物理跟不上,或者说人类科技水平被智子锁了?
天才也有,不考团队,无论想法有多天马行空,只要能用已经公认的数学严密证明就不是民科。
一般是分开的,你提出一个理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然后就是别的搞实验物理的那天突然发现了实验数据支持,你就成了。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就这样,他论文刚出时一堆物理学家反对,后来是两个天体物理学家偶然发现了证据,这两人还得了诺奖。
科研最直观的成果就是论文,发论文一般都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像NSC正刊这种级别的文章一般都会有半页的作者名单 这种就属于一个团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