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yLandCobra
2020-12-29T12:08:54+00:00
刚看了一个帖子,觉得写的很好,拿来分享一下
追星的人,往往最不能理解两件事:为什么某某明星会被人喜欢?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明星竟有人不喜欢?
从心理学上看,追星的本质是一种移情,也叫做投射效应。人的内心需要美好的想象和憧憬,潜意识中的这种诉求就会表现为对某个事物的喜爱。有的人选择信仰,有的人选择艺术,有的人选择书籍,有人的选择运动,也有的人选择偶像。
无论你选择了什么,这些事物的本质,都是你自己和你所向往的自己的投影。明星只是一个载体,反映的是你的内心。当理解了这个前提,再去探讨为什么有人喜欢杨超越,才能看到背后的本质。
根据将近一年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拥有如下三个特质(或其中之一),更容易喜欢杨超越。
第一,潜意识中自信的人。
先来看看相反的例子。潜意识中不自信的人,通常会喜欢借助外物来寻找优越感。你肯定遇到过这样一种人,他常常爱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可厉害了/我认识那谁谁谁,你们都听说过他吧/我大哥是XXX,他认识的人可多了……”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用他人来强化自己的自信。
所以有些人追星,他们只喜欢那些唱歌、跳舞、演戏等领域知名度最高的明星,从中获取一种自己也同样出众的错觉,本质上和“我朋友是XXX……”是同一种心理。而随着拜金主义的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了专门喜欢那些富二代明星的人群,其投射的,也是自己想要变成不劳而获的富二代的向往。当自己的偶像是C位、是某排行榜第一名、是某某奖得主的时候,这些粉丝的内心也会产生感同身受的幸福感,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实现,也就是在粉圈所谓的慕强粉、拜金粉。
而这种人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杨超越的,因为他们无法想象有人不需要外物来标榜自己。这些慕强粉、拜金粉,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或者成绩中下游,或者事业无所成,或者社交缺尊重,或者生活很拮据,他们找不到什么可以让自己产生足够信心的领域,所以才更加需要慕强,需要拜金。
而另一种人,在生活中拥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洽的领域,或者成绩学业符合自己和身边人的预期,或者工作事业能够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当内心足够自信,他们就不需要再通过某些明星的成就来满足自我,这种人才更可能喜欢杨超越。
第二,骨子里单纯的人。
单纯不等于幼稚。骨子里单纯的人,在社会上可能十分成熟,但他们内心仍然相信美好,追求简单。他们了解人性的复杂多变的社会的潜在规则,也大多屈服于现实而假意逢迎、委曲求全,但他们本质上仍然盼望着世界上有一片净土,能够真实而纯粹、不被外界所污浊。而他们从来没想过在娱乐圈里能够找到这片净土。因为他们看到的明星,大多和他们一样,是社会的、成熟的、正确的、符合每个人期待的。
其实,明星大多是真实的。除了极少数外,每个明星在镜头前都是未经伪装的自己,无论是采访、综艺还是微博、抖音,他们都表现的足够真诚。但他们的真实,是一种属于社会成熟体的真实,是一种适应了这个社会的种种规则,并且将自己调整为最适应这种状态、最符合外界期盼的真实。他们形象符合这个世界的主流想象,说的是被所有人接受的谨慎话语,做的是大家都能预料到的妥帖举动。他们是如此成熟,成熟到“真实”这个价值坐标已经没有意义。
而杨超越的“真实”,恰恰是她始终并不符合这个社会的大众预判。当人们以为她说“我是全村的希望”是想用贫穷卖惨的时候,她却哭着说“我骗了创始人们,其实村里没人知道我在干这个。”当人们以为她逆袭出道后,会去渲染自己对梦想的追求时,她却说自己其实就是个打工仔,只是想挣钱买房。当人们以为她在面对网络暴力,会分享自己如何坚定意志、乐观向上的时候,她却直白袒露只有在这方面变得麻木,才能不受影响。她说的都不是符合人们想象的、合理的、恰当的话语,却是最不受污染、不加修饰、不去迎合的真相。而这,就是单纯。
所以,当那些骨子里单纯的人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早已习惯了如何适应复杂的人性,如何去迎合外界的期许,却突然无意中发现,在更加复杂、更加扭曲的娱乐圈,居然有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单纯,始终没有被同化。这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被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做到了,自然会由衷的产生好感,甚至敬佩,进而深深的喜欢。尤其年龄越大、社会阅历越丰富、对复杂现实越适应的人,才越由衷的看到杨超越的单纯多么珍贵稀有,越想呵护这种向往的美好。所以,杨超越有大量30多岁、40多岁的粉丝,很多都是源于这种情感。
第三,同理心强、善良的人
同理心和同情心并不相同。同情心是指对别人苦难的怜悯和提供帮助的意愿,而同理心更加强调代入自身、感同身受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苦难。心理学研究发现,通常智商越高的人同理心越强,甚至一些高智商罪犯也有着很强的同理心,能够以此推理出别人的行为模式,进而实行犯罪。而只有当同理心强的人足够善良,才能产生同情与怜爱。
许多缺乏同理心的人,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一个唱跳都不算好的人,却会被人当做偶像。杨超越的粉丝到底想从她身上能学到什么,学唱歌怎么跑调吗?当然不是。杨超越让人共情的,是她在面对一个难度巨大却绝无仅有的机会时,是选择抗住压力迎难而上,还是屈服外界默默退缩。
杨超越当然知道自己唱跳比不上其他人,但在面临着可能是人生唯一一个上升通道的时候,在面临着国内史无前例的全网暴力的时候,在面临着无数未知的困难和危险的时候,她坚定不移的选择了前进。有同理心的人,自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时候她的矛盾、无力、恐惧、焦虑,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她在那种情况下的勇气、坚韧、清醒、执着。她哭泣,却从来没有退缩,她害怕,却从来没有放弃。这就是杨超越粉丝想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
而那些有同理心却不够善良的人,或许能够看到一个从社会底层努力攀登的人,那副狼狈不堪又咬紧牙关的样子,或许还会因为她的跌跌撞撞而发出笑声。但内心善良的人,却在铺天盖地的谩骂中感到一丝心疼,对这个年轻女孩的选择充满担心和怜惜。对杨超越的辱骂越肮脏丑恶,那些有同理心而善良的人越想要保护她。从这个层面上说,杨超越的许多粉丝,都是被那些满嘴脏话的人一手培养出来的。
总结一下
那些内心强大自信、不需要从偶像身上寻找优越感的人,会无所谓杨超越唱跳的不足,反而不断看到她在综艺上的天赋、表演上的用心,随着对她的了解,她的性格、人品、毫无黑料的过往,都会让他们更加喜爱。
那些内心骨子里单纯,对社会的复杂扭曲早已疲倦却又不得不迎合的人,他们从杨超越身上看到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他们此前阅历丰富,从未想过追星,甚至与娱乐圈都长期绝缘,但一些机缘巧合让他们了解到杨超越,便会迅速沉迷,变成死忠。
那些内心善良而具有同理心的人,他们从杨超越身上看到了与她年纪不符的韧性和不屈,对她的力不从心感同身受,对她的义无反顾心怀敬佩。加上外界的谩骂、造谣、轻蔑、嘲笑,让他们对她更加心疼怜爱,以至于无论什么性别、什么年纪、何时何地,见到杨超越都会情不自禁的喊一句“妈妈爱你!”来表达自己的关怀。
这三种特质,可以独立,也可以交叠。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拥有以上任何一种特质,一旦了解了杨超越,都会喜欢上这个女孩。
但另一方面,这三点并不是喜欢杨超越的充分必要条件,其逆命题也不一定成立。杨超越的粉丝并不都是拥有以上特质的人。尤其是她在出道两年半取得了众多优异的成绩,也吸引了许多慕强粉、男友粉的加入,甚至还有想为自己谋利的营销号装成粉丝浑水摸鱼。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无论他是什么身份,都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护自己,此为对新入村的村民月芽的忠告。
最后想说,一定要知道,追星的本质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喜欢杨超越,喜欢的是她的坚持和努力,是她的单纯和有趣。而最好的喜欢,是与她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商务照相馆“天真蓝”的创始人在《创造101》时期即是杨超越的粉丝,在努力经营做大做强后,让杨超越成为了品牌代言人,这才是追星的最高境界。
而作为杨超越的普通粉丝,自然不能都要求开公司请她做代言人。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内心更加丰盛,当别人质疑超越的时候,才能够用自己的成就告诉他们:“你看,连我都是杨超越的粉丝,你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追星的人,往往最不能理解两件事:为什么某某明星会被人喜欢?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明星竟有人不喜欢?
从心理学上看,追星的本质是一种移情,也叫做投射效应。人的内心需要美好的想象和憧憬,潜意识中的这种诉求就会表现为对某个事物的喜爱。有的人选择信仰,有的人选择艺术,有的人选择书籍,有人的选择运动,也有的人选择偶像。
无论你选择了什么,这些事物的本质,都是你自己和你所向往的自己的投影。明星只是一个载体,反映的是你的内心。当理解了这个前提,再去探讨为什么有人喜欢杨超越,才能看到背后的本质。
根据将近一年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拥有如下三个特质(或其中之一),更容易喜欢杨超越。
第一,潜意识中自信的人。
先来看看相反的例子。潜意识中不自信的人,通常会喜欢借助外物来寻找优越感。你肯定遇到过这样一种人,他常常爱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可厉害了/我认识那谁谁谁,你们都听说过他吧/我大哥是XXX,他认识的人可多了……”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用他人来强化自己的自信。
所以有些人追星,他们只喜欢那些唱歌、跳舞、演戏等领域知名度最高的明星,从中获取一种自己也同样出众的错觉,本质上和“我朋友是XXX……”是同一种心理。而随着拜金主义的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了专门喜欢那些富二代明星的人群,其投射的,也是自己想要变成不劳而获的富二代的向往。当自己的偶像是C位、是某排行榜第一名、是某某奖得主的时候,这些粉丝的内心也会产生感同身受的幸福感,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实现,也就是在粉圈所谓的慕强粉、拜金粉。
而这种人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杨超越的,因为他们无法想象有人不需要外物来标榜自己。这些慕强粉、拜金粉,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或者成绩中下游,或者事业无所成,或者社交缺尊重,或者生活很拮据,他们找不到什么可以让自己产生足够信心的领域,所以才更加需要慕强,需要拜金。
而另一种人,在生活中拥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洽的领域,或者成绩学业符合自己和身边人的预期,或者工作事业能够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当内心足够自信,他们就不需要再通过某些明星的成就来满足自我,这种人才更可能喜欢杨超越。
第二,骨子里单纯的人。
单纯不等于幼稚。骨子里单纯的人,在社会上可能十分成熟,但他们内心仍然相信美好,追求简单。他们了解人性的复杂多变的社会的潜在规则,也大多屈服于现实而假意逢迎、委曲求全,但他们本质上仍然盼望着世界上有一片净土,能够真实而纯粹、不被外界所污浊。而他们从来没想过在娱乐圈里能够找到这片净土。因为他们看到的明星,大多和他们一样,是社会的、成熟的、正确的、符合每个人期待的。
其实,明星大多是真实的。除了极少数外,每个明星在镜头前都是未经伪装的自己,无论是采访、综艺还是微博、抖音,他们都表现的足够真诚。但他们的真实,是一种属于社会成熟体的真实,是一种适应了这个社会的种种规则,并且将自己调整为最适应这种状态、最符合外界期盼的真实。他们形象符合这个世界的主流想象,说的是被所有人接受的谨慎话语,做的是大家都能预料到的妥帖举动。他们是如此成熟,成熟到“真实”这个价值坐标已经没有意义。
而杨超越的“真实”,恰恰是她始终并不符合这个社会的大众预判。当人们以为她说“我是全村的希望”是想用贫穷卖惨的时候,她却哭着说“我骗了创始人们,其实村里没人知道我在干这个。”当人们以为她逆袭出道后,会去渲染自己对梦想的追求时,她却说自己其实就是个打工仔,只是想挣钱买房。当人们以为她在面对网络暴力,会分享自己如何坚定意志、乐观向上的时候,她却直白袒露只有在这方面变得麻木,才能不受影响。她说的都不是符合人们想象的、合理的、恰当的话语,却是最不受污染、不加修饰、不去迎合的真相。而这,就是单纯。
所以,当那些骨子里单纯的人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早已习惯了如何适应复杂的人性,如何去迎合外界的期许,却突然无意中发现,在更加复杂、更加扭曲的娱乐圈,居然有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单纯,始终没有被同化。这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被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做到了,自然会由衷的产生好感,甚至敬佩,进而深深的喜欢。尤其年龄越大、社会阅历越丰富、对复杂现实越适应的人,才越由衷的看到杨超越的单纯多么珍贵稀有,越想呵护这种向往的美好。所以,杨超越有大量30多岁、40多岁的粉丝,很多都是源于这种情感。
第三,同理心强、善良的人
同理心和同情心并不相同。同情心是指对别人苦难的怜悯和提供帮助的意愿,而同理心更加强调代入自身、感同身受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苦难。心理学研究发现,通常智商越高的人同理心越强,甚至一些高智商罪犯也有着很强的同理心,能够以此推理出别人的行为模式,进而实行犯罪。而只有当同理心强的人足够善良,才能产生同情与怜爱。
许多缺乏同理心的人,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一个唱跳都不算好的人,却会被人当做偶像。杨超越的粉丝到底想从她身上能学到什么,学唱歌怎么跑调吗?当然不是。杨超越让人共情的,是她在面对一个难度巨大却绝无仅有的机会时,是选择抗住压力迎难而上,还是屈服外界默默退缩。
杨超越当然知道自己唱跳比不上其他人,但在面临着可能是人生唯一一个上升通道的时候,在面临着国内史无前例的全网暴力的时候,在面临着无数未知的困难和危险的时候,她坚定不移的选择了前进。有同理心的人,自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时候她的矛盾、无力、恐惧、焦虑,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她在那种情况下的勇气、坚韧、清醒、执着。她哭泣,却从来没有退缩,她害怕,却从来没有放弃。这就是杨超越粉丝想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
而那些有同理心却不够善良的人,或许能够看到一个从社会底层努力攀登的人,那副狼狈不堪又咬紧牙关的样子,或许还会因为她的跌跌撞撞而发出笑声。但内心善良的人,却在铺天盖地的谩骂中感到一丝心疼,对这个年轻女孩的选择充满担心和怜惜。对杨超越的辱骂越肮脏丑恶,那些有同理心而善良的人越想要保护她。从这个层面上说,杨超越的许多粉丝,都是被那些满嘴脏话的人一手培养出来的。
总结一下
那些内心强大自信、不需要从偶像身上寻找优越感的人,会无所谓杨超越唱跳的不足,反而不断看到她在综艺上的天赋、表演上的用心,随着对她的了解,她的性格、人品、毫无黑料的过往,都会让他们更加喜爱。
那些内心骨子里单纯,对社会的复杂扭曲早已疲倦却又不得不迎合的人,他们从杨超越身上看到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他们此前阅历丰富,从未想过追星,甚至与娱乐圈都长期绝缘,但一些机缘巧合让他们了解到杨超越,便会迅速沉迷,变成死忠。
那些内心善良而具有同理心的人,他们从杨超越身上看到了与她年纪不符的韧性和不屈,对她的力不从心感同身受,对她的义无反顾心怀敬佩。加上外界的谩骂、造谣、轻蔑、嘲笑,让他们对她更加心疼怜爱,以至于无论什么性别、什么年纪、何时何地,见到杨超越都会情不自禁的喊一句“妈妈爱你!”来表达自己的关怀。
这三种特质,可以独立,也可以交叠。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拥有以上任何一种特质,一旦了解了杨超越,都会喜欢上这个女孩。
但另一方面,这三点并不是喜欢杨超越的充分必要条件,其逆命题也不一定成立。杨超越的粉丝并不都是拥有以上特质的人。尤其是她在出道两年半取得了众多优异的成绩,也吸引了许多慕强粉、男友粉的加入,甚至还有想为自己谋利的营销号装成粉丝浑水摸鱼。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无论他是什么身份,都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护自己,此为对新入村的村民月芽的忠告。
最后想说,一定要知道,追星的本质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喜欢杨超越,喜欢的是她的坚持和努力,是她的单纯和有趣。而最好的喜欢,是与她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商务照相馆“天真蓝”的创始人在《创造101》时期即是杨超越的粉丝,在努力经营做大做强后,让杨超越成为了品牌代言人,这才是追星的最高境界。
而作为杨超越的普通粉丝,自然不能都要求开公司请她做代言人。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内心更加丰盛,当别人质疑超越的时候,才能够用自己的成就告诉他们:“你看,连我都是杨超越的粉丝,你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