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ifee
2020-05-16T00:27:43+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23/-7da9Q5-50n4K2cT1kShs-10a.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23/-7da9Q5-36ceK24T3cSjs-sg.jpg.medium.jpg[/img]
近日宁德时代针对比亚迪刀片电池穿刺测试再放回应,展示了电池单体虽然无法通过穿刺,但是电池包拥有坚固的外壳,钢针根本穿不透!因此希望消费者放心,比亚迪就概念进行了偷换,单体电芯的稳定性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安全,坚固的外壳才是核心所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23/-7da9Q5-eclcZaT1kShs-10a.jpg.medium.jpg[/img]
在测试最后,直径5mm的钢针竟然折断,完全无法突破坚硬的电池护甲
个人认为,宁德这次的回击力度有些苍白,不如不搭理比亚迪
[quote][pid=424185540,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1758403]Sealguyue[/uid] (2020-05-23 08:31):
那网友自己穿刺实验用的是什么?
二胡?[/quote]这是一个不同概念,比亚迪和网友展示的是单体电芯,肯定无法通过测试。但是如果将电芯组合成电池包后,因为电池包的防护,穿刺的钢针根本扎不进去,所以也不会存在“电芯被针扎爆”情况
实验本身模拟的是电池包在遭到物理破坏后的情况(钢针应该算是最低限度的破坏了),宁德自己偷换概念成实验目的是电池包外壳的强度…
[quote][pid=424185540,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1758403]Sealguyue[/uid] (2020-05-23 08:31):
那网友自己穿刺实验用的是什么?
二胡?[/quote]把外壳拆了,而且那是个自媒体号,从历史发言来看和比亚迪的亲和度很高
[quote][pid=424185920,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60301394]RIgel7[/uid] (2020-05-23 08:34):
实验本身模拟的是电池包在遭到物理破坏后的情况(钢针应该算是最低限度的破坏了),宁德自己偷换概念成实验目的是电池包外壳的强度…[/quote]说白了,钢针是极端环境下的破坏
[s:ac:无语][s:ac:无语][s:ac:无语]
骗小孩子吧
如果宁德出来说下,以后宁德的电池,碰撞造成电池破损,从而引发的爆炸火灾所造成的损失,由宁德负责,我就真信了这坚固的外科。
虽然我们的电池芯容易爆炸,但我们的外壳很坚固!!![s:ac:喷]
[quote][pid=424185861,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304734]米利安[/uid] (2020-05-23 08:34):
这是一个不同概念,比亚迪和网友展示的是单体电芯,肯定无法通过测试。但是如果将电芯组合成电池包后,因为电池包的防护,穿刺的钢针根本扎不进去,所以也不会存在“电芯被针扎爆”情况[/quote]所以宁德时代不敢测试电芯被物理破坏后会产生什么变化么[s:ac:茶]
中石油"你这是学我,我油贵是桶贵,你安全是桶安全?"
借楼问问,比亚迪的三元理电池穿刺试验是不是也和宁德一样起火
[quote][pid=424187304,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3420177]huvr[/uid] (2020-05-23 08:43):
所以宁德时代不敢测试电芯被物理破坏后会产生什么变化么[s:ac:茶][/quote]结果是肯定的,只是这次宁德为了证明安全所以拿外壳证明,电池芯虽然脆弱但是坚固的外壳仍然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
[quote][pid=424187447,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61314733]没车没驾照[/uid] (2020-05-23 08:44):
借楼问问,比亚迪的三元理电池穿刺试验是不是也和宁德一样起火[/quote]是的,必须的,不分品牌
[quote][pid=424187334,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61479281]输给了黄瓜[/uid] (2020-05-23 08:43):
中石油"你这是学我,我油贵是桶贵,你安全是桶安全?"[/quote][s:ac:喷][s:ac:喷][s:ac:喷]你这么一说,好像还有点道理[s:ac:瞎][s:ac:瞎][s:ac:瞎]
[quote][pid=424187447,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61314733]没车没驾照[/uid] (2020-05-23 08:44):
借楼问问,比亚迪的三元理电池穿刺试验是不是也和宁德一样起火[/quote]这是三元锂的通性,所以比亚迪搞了刀片
[quote][pid=424187447,21865194,1]Reply[/pid] Post by [uid=61314733]没车没驾照[/uid] (2020-05-23 08:44):
借楼问问,比亚迪的三元理电池穿刺试验是不是也和宁德一样起火[/quote]现在市面上的622以上的三元电池没有能过针刺的。
特斯拉的NCA更过不了,就电池材料自身的稳定性来说,如果我们按照危险性排序的话是:
特斯拉的NCA=811的三元>622的三元>523的三元>111的三元>>>>>>>>磷酸铁锂 ,这是正极材料自身热温度性决定的。但是能不能过针刺跟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热失控温度很低的钴酸锂,在手机上电芯经过合适的设计一样是可以过针刺的,解释起来很复杂不解释了。不过811和特斯拉的NCA我还没有见过可以过的
特斯拉的NCA和AIONS上的811做针刺的话是直接秒爆炸的,没有什么逃生机会。622是冒烟急剧升温燃烧可能也会爆但是不一定,111一般冒烟然后急剧升温燃烧,磷酸铁锂一般就升温冒烟。
因为811之前过不了针刺,但是国家前几年在力推能量密度,所以把针刺从安全标准里去掉了。最近两年,爆炸事故比较多并且新能源车续航已经满足大多数场景需求的情况下,然后主要做电池安全的欧阳明高院士的力推下,国家基本放弃了激进的追逐能量密度,重新重视起了安全和经济性。
catl技术能力非常强大家没必要黑。c公司每年都招很多清北,c9和很多海外博,水平大家可以放心。catl也有做磷酸铁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这个领域我们在技术上占了有利位置,不会像芯片一样被卡脖子。只要是技术国货我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