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altyNewfie
2020-05-06T02:04:21+00:00
我今年37岁了,好多我这个年龄的人也不上啥b战,泡啥论坛了。但是还好,我认为自己应该保持年轻的心。
我90年上小学,读大学天天泡图书馆,书读挺多,喜欢历史政治人物传记,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曾是个愤青。
读书喜欢写笔记,看过《后浪》之后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录的一篇读书笔记,由于在老家放着没在身边,就网上找来给大家看一看。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书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在那个年代,基本是课外读物的标配。当初我看到这些话,说到我心坎上去了,于是我抄了下来。
回头再看看《后浪》,没错,我,我们,就是那个愤怒的机枪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7/-7Q5-epjhZhT3cSgh-gc.jpg.medium.jpg[/img]
要是往回15年,愤懑也是我的唯一感受,但是我37了也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我也能理解“他们”的生活,毕竟时代不同了,于国家,于家庭,于个人都大大不同了。
小时候我也点过煤油灯,也住在奶奶家当留守儿童,也一周吃一次肉,城里孩子的东西我都没有,小学毕业我才第一次去城里看电梯啥样。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后浪”,过去可能是死敌,后来是对立,再后来,可能是包容,再后来也许是割裂,再后来?循环?推倒重来?谁知道呢!
《后浪》中体现的无一不是小康之后的优沃生活,做一个校园贷广告挺合适的。但是年轻人应该这样吗?怎么回答?30年前,也就是我小时候,答案绝对是不可以,建设四个现代化写在墙上呢!。现在呢?有钱的自然可以,再未来呢?全面小康?祖国强大到超过美国薅全世界羊毛?靠什么?天上会掉下来吗?难道不是需要靠一代代人的奋斗?
b站也说了广告而已,但是选择在54在央视大张旗鼓宣扬,实属不妥,受众完全不一样。
我90年上小学,读大学天天泡图书馆,书读挺多,喜欢历史政治人物传记,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曾是个愤青。
读书喜欢写笔记,看过《后浪》之后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录的一篇读书笔记,由于在老家放着没在身边,就网上找来给大家看一看。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书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在那个年代,基本是课外读物的标配。当初我看到这些话,说到我心坎上去了,于是我抄了下来。
回头再看看《后浪》,没错,我,我们,就是那个愤怒的机枪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7/-7Q5-epjhZhT3cSgh-gc.jpg.medium.jpg[/img]
要是往回15年,愤懑也是我的唯一感受,但是我37了也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我也能理解“他们”的生活,毕竟时代不同了,于国家,于家庭,于个人都大大不同了。
小时候我也点过煤油灯,也住在奶奶家当留守儿童,也一周吃一次肉,城里孩子的东西我都没有,小学毕业我才第一次去城里看电梯啥样。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后浪”,过去可能是死敌,后来是对立,再后来,可能是包容,再后来也许是割裂,再后来?循环?推倒重来?谁知道呢!
《后浪》中体现的无一不是小康之后的优沃生活,做一个校园贷广告挺合适的。但是年轻人应该这样吗?怎么回答?30年前,也就是我小时候,答案绝对是不可以,建设四个现代化写在墙上呢!。现在呢?有钱的自然可以,再未来呢?全面小康?祖国强大到超过美国薅全世界羊毛?靠什么?天上会掉下来吗?难道不是需要靠一代代人的奋斗?
b站也说了广告而已,但是选择在54在央视大张旗鼓宣扬,实属不妥,受众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