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_
2021-12-09T08:25:43+00:00
[url]https://m.weibo.cn/2043836390/4713956667033080[/url]
一般猜测是尼康贴牌给镀膜,腾龙设计生产,2875g2换屁股。
名义上不开放卡口,靠副厂代工贴牌掌握镜头质量和产品线以避免和自家高端镜头定位冲突,同时提供镀膜改善极端工况的画质。
这一招其实在单反时代就已经做过了,也不是很意外。
唔......这个焦段真的是毫无欲望[s:ac:呆]
这头应该不会超过8K吧?希望国内定价能良心一点。
穷人的Z口大三元?它终于要来了?
[quote][pid=573209223,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63760227]克里斯蒂安耳背[/uid] (2021-12-13 16:38):
这头应该不会超过8K吧?希望国内定价能良心一点。
穷人的Z口大三元?它终于要来了?[/quote]如果这个镜头热度高的话,35-150 f/2-2.8换个屁股和镀膜上z卡口也不是不可能。
主要是放出来的信号很好。开放不开放卡口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厂商来提供不同价位的镜头方案。刚好fe焊z屁股天生条件好。
[quote][pid=573208714,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5765714]嘉兴压力容器厂[/uid] (2021-12-13 16:36):
唔......这个焦段真的是毫无欲望[s:ac:呆][/quote]针对视频用户,为明年三代机布局。
Reply to [pid=573210220,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41381182]StanleyTsim[/uid] (2021-12-13 16:41)
这个操作确实非常到位啊!就是现在这个供应链的情况,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现货随便买。
感觉这是个视频头+平民头,大三元一半的价格,更小的体积,源生卡口,足以吸引一部分因为没有副厂放弃Z口的用户了
这头之前的路线图也没有,属于突然冒出来的,不过参考24-120,康康可能是耍了点策略吧
这个头干活蛮不错的,如果价格合适考虑入一个用来搬砖[s:ac:喘]
28和24差别真的蛮大的,我自己做富士16-55那个视频下面有几个评论不知道为啥都在吹适马的18-50,很像是在踩富士一样[s:ac:哭笑],我寻思焦段都不一样全画幅24和28的视角差距这么大远比14和16这种明显,你不在意可以不在意,但是没理由还能吹啊[s:ac:哭笑],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万金油的24-70视角广角端也远比长焦端重要点,只带一只镜的话长焦不够可以裁,广角不够就是没办法啊[s:ac:哭笑]
[quote][pid=573224498,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8590480]mozhu_cai[/uid] (2021-12-13 17:33):
感觉这是个视频头+平民头,大三元一半的价格,更小的体积,源生卡口,足以吸引一部分因为没有副厂放弃Z口的用户了
这头之前的路线图也没有,属于突然冒出来的,不过参考24-120,康康可能是耍了点策略吧[/quote]24120耍了什么策略吗,求解析
[quote][pid=573227806,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37662250]辐射牛[/uid] (2021-12-13 17:45):
28和24差别真的蛮大的,我自己做富士16-55那个视频下面有几个评论不知道为啥都在吹适马的18-50,很像是在踩富士一样[s:ac:哭笑],我寻思焦段都不一样全画幅24和28的视角差距这么大远比14和16这种明显,你不在意可以不在意,但是没理由还能吹啊[s:ac:哭笑],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万金油的24-70视角广角端也远比长焦端重要点,只带一只镜的话长焦不够可以裁,广角不够就是没办法啊[s:ac:哭笑][/quote]毕竟价格上便宜不少[s:ac:瞎]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价格更重要吧
[quote][pid=573228210,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60067120]QAQzxcqwe[/uid] (2021-12-13 17:47):
毕竟价格上便宜不少[s:ac:瞎]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价格更重要吧[/quote]那肯定,有一句话我绝对支持,抛开价格谈性能都是扯淡,只不过看你愿不愿意花额外的价钱追求性能上的表现而已
[quote][pid=573228673,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37662250]辐射牛[/uid] (2021-12-13 17:49):
那肯定,有一句话我绝对支持,抛开价格谈性能都是扯淡,只不过看你愿不愿意花额外的价钱追求性能上的表现而已[/quote]1655全新的价格等于适马加个二手一代1024了毕竟[s:ac:瞎]
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想等1850,不过看适马这个尿性得猴年马月了,就买了1655
适马轻呀
而16-55重量超过28-75
买富士也不是玩大三元
Reply to [pid=573224498,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8590480]mozhu_cai[/uid] (2021-12-13 17:33)
没有,一开始就是按24120/4设计的,是尼康传统规格。从来没有人说24-105是2.8-4。
[quote][pid=573232103,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63137195]花尚开[/uid] (2021-12-13 18:02):
适马轻呀
而16-55重量超过28-75
买富士也不是玩大三元[/quote]所以说不同人需求也不一样啊,比如你不需要三防但是我需要,是这个道理吧[s:ac:哭笑]
希望感觉公布三代机(透露个研发中,明年底前上市,我就铁了心等尼康了,狗日的佳能索尼[s:a2:鬼脸])
nikon rumors评论区有个人说的比较有道理,引入这一规格并不会和现有镜头群冲突
sline
24-70/4 廉价方案
24-70/2.8 快速方案
24-120/4 大变焦方案
非sline
24-50 廉价方案
28-75/2.8 快速方案
24-200 大变焦方案
镜头群规划非常清晰,不存在规格打架和下克上的情况
[quote][pid=573232467,29832758,1]Reply[/pid] Post by [uid=37662250]辐射牛[/uid] (2021-12-13 18:04):
所以说不同人需求也不一样啊,比如你不需要三防但是我需要,是这个道理吧[s:ac:哭笑][/quote]三防我会租老单反[s:ac:哭笑]
如果富士这焦段有两个镜头选择,那16-55就不用和18-50比了
而没有其他镜头下只好这样比
不过我一般是和全幅的24-70比,而且富士大三元价格有点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