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1
2021-08-03T09:40:37+00:00
看了很多门窗行业大佬写怎么选断桥铝、系统窗,但恕我多说一句,N多人看完还是不懂。。。
主要原因是点太分散了,很难提炼到重点。
发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降低大家的理解难度,以便于买到最合适的产品。
首先,断桥铝系统窗这个概念确实是中国特有的,但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主要原因就是最早的断桥铝窗实在是做的太差了,而系统窗的性能相较于之前的普通断桥铝窗要高很多,所以用称呼做一个区分。
从国标上区分就是普通断桥铝窗就是国标里的普通型门窗,系统窗就是国标里的保温型或保温隔热型门窗。两者性能上区别很大。
怎么判断是系统窗还是普通窗,外行人看完一堆材料还似懂非懂,非常容易被骗,而在我看来,最直观的一个判断就是从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隔音、隔热系数这几个实验室数据上进行判断。
首先,普通断桥铝的对性能要求是比较低的,国标里也有写。而保温型或保温隔热型门窗的要求则比较高,最重要的隔热系数K值国标要求不得高于2.5(越小越好,欧标不得低于1.4),而事实是很多市面上的商家连3,3.5都做不到,而且没几个人敢大大方方的把这个关键数据列出来。
我在买窗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商家必须提供检测报告,而事实是,很多商家提供不了,部分商家都不知道,更有甚者不了解,连国标都没看过不知道。。。。
而对于检测报告,也发现了不少猫腻,比较低级的是找那种很野鸡的检测机构出具报告;其次就是用自己最高配的产品,也就是把所有好东西都堆到一个窗户上然后去送检,用这一份报告代替所有的产品。而最多的还是制作一份报告,增配或简配后给你预估K值,非常不专业。
我大概找到20个商家,从要检测报告开始就pass了6家,检测报告货不对板的6家,没有检测报告的3家,剩余的5家在我看来是最正规的。这5家能选的款式不多,但是每一款都有对应产品的检测报告,而且你只要选择增配或简配他们都会提前告诉你,这样的变动会对K值有影响,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很靠谱且专业。
而我最终选的也是这其中的一家,从下单到最后的安装都很顺利,最重要的是踏实。
从开始研究到定窗我用了不到3个月,这里面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可以告诉大家:
1.商家一上来就给你吹配置的,就是欺负你不懂,换句话说配置很高吹得天花乱坠,那具体性能怎么提现?这就需要检测报告来证明了,这也是我认为必须要检测报告的原因了。
2.检测报告必须和你看的产品完全对应,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上都会有一页上标明所有的配置,这也一定要仔细核对
3.框架变厚不会对K值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PA66隔热条和玻璃,隔热条越宽,且是多腔体,隔热保温效果越好,当然价格越高;其次,玻璃的配置越高隔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效果越好,5low-e+15Ar+5+15Ar+5low-e 要比5+20a+5 高N个档,而玻璃占整窗面积的70%以上,所以玻璃的配置非常重要,市面上那种用普通双层中空玻璃,说自己K值1.5,K值2.0的 全是假的,根本做不到,无论是多厚的型材+这种最普通的玻璃都是做不到的。
举个例子:我看到的国检出具的检测报告上配置如下:75系列,K值1.3,型材1.6mm,玻璃,5low-e+15Ar+5+15Ar+5low-e ,泰诺风隔热条35.5,暖边条,好博+吉斯隐藏五金。
你这个配置,再看那些用10几mm,20几mm隔热条,玻璃中间用铝条,玻璃用5+20+5的基础玻璃,宣称自己K值1.4,1.5的,你敢信吗。。。。
时间有限就写这么多了,我当时就是按照这个思路选的产品,希望能给大家选购时候提供点帮助。
补充一句,消费者难选就是因为行业不规范,商家偷鸡的空间很大。行业发展潜力很大,但如果能更规范一些,前景肯定会更好。
主要原因是点太分散了,很难提炼到重点。
发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降低大家的理解难度,以便于买到最合适的产品。
首先,断桥铝系统窗这个概念确实是中国特有的,但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主要原因就是最早的断桥铝窗实在是做的太差了,而系统窗的性能相较于之前的普通断桥铝窗要高很多,所以用称呼做一个区分。
从国标上区分就是普通断桥铝窗就是国标里的普通型门窗,系统窗就是国标里的保温型或保温隔热型门窗。两者性能上区别很大。
怎么判断是系统窗还是普通窗,外行人看完一堆材料还似懂非懂,非常容易被骗,而在我看来,最直观的一个判断就是从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隔音、隔热系数这几个实验室数据上进行判断。
首先,普通断桥铝的对性能要求是比较低的,国标里也有写。而保温型或保温隔热型门窗的要求则比较高,最重要的隔热系数K值国标要求不得高于2.5(越小越好,欧标不得低于1.4),而事实是很多市面上的商家连3,3.5都做不到,而且没几个人敢大大方方的把这个关键数据列出来。
我在买窗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商家必须提供检测报告,而事实是,很多商家提供不了,部分商家都不知道,更有甚者不了解,连国标都没看过不知道。。。。
而对于检测报告,也发现了不少猫腻,比较低级的是找那种很野鸡的检测机构出具报告;其次就是用自己最高配的产品,也就是把所有好东西都堆到一个窗户上然后去送检,用这一份报告代替所有的产品。而最多的还是制作一份报告,增配或简配后给你预估K值,非常不专业。
我大概找到20个商家,从要检测报告开始就pass了6家,检测报告货不对板的6家,没有检测报告的3家,剩余的5家在我看来是最正规的。这5家能选的款式不多,但是每一款都有对应产品的检测报告,而且你只要选择增配或简配他们都会提前告诉你,这样的变动会对K值有影响,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很靠谱且专业。
而我最终选的也是这其中的一家,从下单到最后的安装都很顺利,最重要的是踏实。
从开始研究到定窗我用了不到3个月,这里面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可以告诉大家:
1.商家一上来就给你吹配置的,就是欺负你不懂,换句话说配置很高吹得天花乱坠,那具体性能怎么提现?这就需要检测报告来证明了,这也是我认为必须要检测报告的原因了。
2.检测报告必须和你看的产品完全对应,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上都会有一页上标明所有的配置,这也一定要仔细核对
3.框架变厚不会对K值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PA66隔热条和玻璃,隔热条越宽,且是多腔体,隔热保温效果越好,当然价格越高;其次,玻璃的配置越高隔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效果越好,5low-e+15Ar+5+15Ar+5low-e 要比5+20a+5 高N个档,而玻璃占整窗面积的70%以上,所以玻璃的配置非常重要,市面上那种用普通双层中空玻璃,说自己K值1.5,K值2.0的 全是假的,根本做不到,无论是多厚的型材+这种最普通的玻璃都是做不到的。
举个例子:我看到的国检出具的检测报告上配置如下:75系列,K值1.3,型材1.6mm,玻璃,5low-e+15Ar+5+15Ar+5low-e ,泰诺风隔热条35.5,暖边条,好博+吉斯隐藏五金。
你这个配置,再看那些用10几mm,20几mm隔热条,玻璃中间用铝条,玻璃用5+20+5的基础玻璃,宣称自己K值1.4,1.5的,你敢信吗。。。。
时间有限就写这么多了,我当时就是按照这个思路选的产品,希望能给大家选购时候提供点帮助。
补充一句,消费者难选就是因为行业不规范,商家偷鸡的空间很大。行业发展潜力很大,但如果能更规范一些,前景肯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