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Cream
2022-04-16T01:38:34+00:00
听外文歌反而不用在意歌词了,反正听不懂,可以纯粹的享受音乐歌声
而且有的歌词其实挺尬的,听不懂反而觉得很好
想起昨晚在b站看的张碧晨和萧敬腾翻唱的[爱人错过],其中有一句“你妈没有告诉你,撞到人要说对不起”真是给我尬到不行。瞬间让我没有再听下去的欲望了[s:a2:囧]
还是得看具体作品,有的写的好的词给整首歌的加分绝不止一星半点;但是有的写的狗屁不通的,会让你感叹完全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曲
盖君炎的《我想要》“我想要天上的月亮 和地上的霜 想要雪白的姑娘 和漆黑的床”,
杨宗纬的《我想要》“我想要天上的月亮 和地上的霜 想要透光的书房 和少年的狂”
不同的歌词,这歌的意境都变的不一样了,所以影响挺大吧
这个观点肯定是不对的
古代的音乐,作曲更重要,这没错,因为当时对音乐的认识有限
但是近现代,音乐作曲作为一个数学问题,基本已经被发达国家完全研究透了。能听的音乐其实就那么有限种类的模式,所以现在音乐再无可能作出好听的新曲
所以你看到现在的音乐,都是说唱和打击乐,这种不讲究旋律,只讲究节奏的作品,这些才是当今音乐的中流砥柱。普通的音乐已经不适合这个版本了
风卷尘沙起,云化雨落地
无数英雄涌四方,人间正气存古今
刀剑穿梭急,情丝缠绕英雄体
清泪伴酒洒边际,饱蘸热血书过去
哪有常胜无敌,哪有人儿不去
哪有无终的曲,哪有不散的席
哪有常胜无敌,哪有人儿不去
哪有无终的曲,哪有不散的席
只有情深似海义无边,任凭云散风聚……
影响小吗?我觉得歌词对歌曲才是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段时间,很多新歌给我的感觉都是曲子挺好,歌词咋这么SB,然后就没听了。(后来发现很多都是拿国外曲子填词)
当然不是,很多信息都是通过词来传达的。李宗盛的很多歌就需要理解歌词才能听懂。
我向来听歌都不听歌词的。。。本来很好听的曲子,一看歌词都嘛玩意。尤其某些欧美的,全是脏字或者黄腔
中文就更别提了,虽说有一部分歌的歌词挺好的,但是这不影响,存在很多曲子不错但歌词稀烂的歌呀
我觉得听歌的时候对于音乐的感受,从最先到后影响人的是:旋律-感情-歌词,这很好理解吧,毕竟入耳的顺序就基本是这样的。
但是对人影响力大小应该是反过来的,和歌词比起来,感情和旋律都是比较虚的,看懂歌词然后听懂歌手的感情最后才进入歌的旋律。举个例子,一首听不懂歌词的歌,可能心情好的时候听感觉很轻松愉快,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就变诡异了;同一首歌,唱的人心情不同最后给到的感觉也不一样;但是歌词不变的话,就算旋律感情变了,对于我们对歌词这些文字的理解的影响还是挺小的。
路灯下的小女孩,她的青春已不再[s:ac:哭笑]
查原曲有惊喜[s:ac:哭笑]
FC党震怒[s:ac:怒]
[quote][tid=31628455]Topic[/tid] Post by [uid=63962330]gajz22[/uid] (2022-04-25 09:38):
听外文歌反而不用在意歌词了,反正听不懂,可以纯粹的享受音乐歌声
而且有的歌词其实挺尬的,听不懂反而觉得很好[/quote]明月几时有
谈谈这歌的歌词是不是影响最小的,你说说嘛
歌词还是更能调动情绪
单存音乐的话就要靠后面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脑补
以前听曲儿,现在听词儿
可能你还没到听歌词的年龄~~~